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陈年易武刮风寨茶王树
合肥茶友“阿喵”分享交流的茶品,两款陈年易武茶区刮风寨茶王树,放一起对比尝尝,看看品质如何。
第一款,2009年刮风寨茶王树头春
取茶样约7克,140ml慕古明式,办公室桶装水,保持95度左右沸水,快速洗茶一次,醒茶两分钟,初始以15~20秒速度缓注缓出,然后依滋味呈现适当延时冲泡,尾段沸水重闷。
洗茶,果糖甜香,叶底果香、木质甜香,微微发酵果酸甜,没有仓储味道、异杂气息,挂杯果蜜香;
冲泡,果香馥郁,入口醇甜,微苦,微涩,微微果酸甜,滋味有丰富度,苦涩初始化开速度快,生津回甘随之而来,果糖甜、果酸甜已经融入茶汤中,汤水含香,果香与木质香的复合香型,滋味随冲泡愈发浓郁饱满,苦、涩、酸、甜,只是协调性稍欠,略有驳杂感,估计是原料整体纯净度不够(树种与树龄都有可能)造成的,茶汤顺滑,口含茶汤缓缓顺喉而下,过喉留甘,口腔、喉头有果木香韵留存回馈,口鼻呼吸,有果香萦绕,齿颊间有果糖蜜甜感留存,香韵持久,耐回味,涩感显,随品饮略有累积滞留,虽能缓慢化开,但影响整体愉悦感,喉韵舒畅,韵感律动持续并随品饮渐有下沉,口腔后段回韵尚可,气感温润,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
品鉴结论:
优点:香韵凸显,滋味丰富,气感温润,喉韵舒畅,耐回味。
缺点:涩感略显,滋味协调性略欠,汤感绵厚度有待时间打磨。
这款茶仓储处理得比较干净,没有沾染任何异杂气息,滋味丰富度不错,香韵凸显,留存持久,只是涩感略显,且略有累积滞留,整体滋味协调性略欠,圆润度不足,疑似原料可能是混采造成的纯净度不够,滋味释放也相对较快,五泡后,汤感厚度就有明显下降,气韵尚可,适口性不错,可以现喝,冲泡时注意调整水温及冲泡手法,遮掩瑕疵,提升适口性,也可以继续陈化藏养,待涩感降低,甘醇感凸显,木质陈香显露,汤感绵厚度提升后再品饮,愉悦感会更好。
陈化预判(类似郑州一年四季分明且偏干燥地区密封存储):随时间陈化,苦涩感会继续降低,香气、滋味丰富度会有所提升,汤感绵厚度会略有提升,韵感沉入度、回韵会略有提升。
发烧友玩家级评级标准:4#下
(叶底,泡至最后无味依旧有部分叶片无法展开,揉捻有糜烂感,略有疑惑,有初步猜测但是不一定准确,就不在文中记录了)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9分
2、甘(生津回甘):9分
3、重(茶质表现):7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8分
6、韵(韵感表现):8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二款,2004年“0435”刮风寨茶王树
取茶样约7克,140ml慕古明式,办公室桶装水,保持95度左右沸水,快速洗茶一次,醒茶两分钟,初始以15~20秒速度缓注缓出,然后依滋味呈现适当延时冲泡,尾段沸水重闷。
洗茶,果木甜香,叶底木质香、果甜香,略有些氧化过渡的“油耗”味,挂杯果蜜糖香;
冲泡,果木糖香馥郁,入口醇甜,初始隐隐微苦,微涩,果糖甜凸显,渗入齿缝与舌面的甜感,略显“化”感,齿颊间果木香弥散,口鼻间有果香、木质香萦绕,略微有些“油耗”味、杂气,几泡后消失,果木香已经融入茶汤中,汤水含香,木质香随冲泡愈发浓郁,微苦,微涩,微果酸甜,滋味丰富,生津回甘持续,涩感随品饮略有累积,能缓慢化开不粘留,口腔、喉头果木香韵留存回馈,汤感顺滑,汤质厚度一般,顺喉而下,过喉留甘,喉部甘润舒爽,喉韵律动持续并随品饮略有下沉,气感温润,渗透力不强,能隐隐感觉到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
品鉴结论:
优点:滋味丰富,苦涩轻微,喉韵舒畅,气感温润,有回味;
缺点:略有杂气,茶质厚度一般,汤感绵厚度略欠,茶质疑似有流失,整体气韵显弱。
香气馥郁,滋味丰富,茶汤柔顺,木质香凸显,酸甜适口,有回味,留存尚可,已经可以现喝,只是前期仓储不佳,略有杂气,茶质疑似有流失,气韵不足,整体偏弱,汤体厚度也缺失,回韵短,2004年的茶,已经将近快20年,转化成这个样子,我是不甚满意的,但是没有办法,那个年代留下来的茶品,仓储完美,转化完美的太少了,个人觉得继续陈化藏养的意义不大,因为茶质的流失造成提升的空间不大,无非是增加一些木质陈韵罢了,不如直接拿来喝。
从陈化效果来说,该茶品没有达到本该陈化的效果,造成整体愉悦感不高。
该茶品不做陈化预判和玩家级评级。
(叶底)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8分
2、甘(生津回甘):9分
3、重(茶质表现):7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7分
6、韵(韵感表现):7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两款茶从陈化效果来说都不算是很完美,单从茶质厚度、韵味留存以及潜质来说,09的明显要高于04的,再次说明一个道理,茶,不一定就是存的老就一定好,而是首先要存的好,然后再有时间的打磨,那才是真的好!当然,最初制作工艺是否正确是起决定作用的,不然,根都是“歪”的,你就不要期望能“长”多好了。
作者:茶客老金,图文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