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作者:复兴沙龙  日期:11-12 来源:茶业复兴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读书会

11月3日晚,茗师联萌第41期读书会在“周重林看见茶文化”举办,本期读书会特邀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夏威夷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光映炯老师,她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的精彩讲座。以下为读书会实录,因篇幅有限,略有删减,可进入“周重林看见茶文化”视频号观看直播完整回放。

光映炯,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夏威夷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云南大学“理解中国”文化旅游研究基地专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各级科研教改项目20多项;著有《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等3部专著,主编教材3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周重林:欢迎大家来到由猫猫茶书馆、茶业复兴和小罐茶联合举办的“周重林看见茶文化”直播间。今天的读书会,光老师为我们带来《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一书的分享。光老师是第二次来到我们的直播间,节气茶会上光老师做过一次分享,很多人觉得听得不过瘾,所以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光老师走进直播间继续分享茶马古道故事,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光老师。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光映炯:各位茶友好,今天我继续和大家分享这本书。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05年,木霁弘老师知道我有旅游管理的学科背景,就把这个选题交给了我,当时找资料不如现在方便。阅读这本书有三个方面的背景:

1条古道:茶马古道(云南段)

资料太多了,我缩小到了云南段。

1根主线:旅行故事(所视所写)

4个主题:人、茶、马、古道

今天晚上我主要分享以下5个部分的内容:

一、古道古韵

司马迁与蜀身毒道

古道上的古韵,要从司马迁说起,司马迁一生有三次旅行记录:漫游东南、封禅泰山、奉使蜀滇。

在奉使蜀滇的过程中司马迁记录了一条“蜀身毒道”,这条路是从四川到印度。茶马古道主要有滇藏线、川藏线,与“蜀身毒道”有一些交叉。《史记·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历史地理的重要记录。

樊绰与《云南志》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樊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是最早明确记载云南茶的文献。所谓银生城,即南诏设“开南银生节度”区域,在今景东、景谷以南之地。这本书也写到了很多要道和少数民族的分布。

郭松年与《大理行记》

中记载了彩云之南的来历,“忽五色云起,萧索论困,终日不散,人以为祥。州居云之南,因改今名。”

李京《云南志略》

记载“五日一集,旦则妇人为市,日中男子为市;以毡、布、茶、盐互相贸易”,可见茶的重要。

余庆远《维西见闻录》

记载了藏族品饮法:“箕踞于地,木碗盛面,釜烹浓茶”。

杨慎与《滇程记》

杨慎写安宁的温泉是“天下第一汤”,他还写了“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杨慎关于云南的专著,主要有《滇候记》《滇产记》《滇载记》《滇程记》等四部,但只有《滇载记》和《滇程记》流传下来。《滇程记》写了“入滇三道”:第一条为“姚嶲路”,历史上又被称为“建昌道”“零关道”“西川道”“清溪关道”。第二条入滇通道为“西路”,经四川泸州,过永宁(今四川叙永)、赤水(今赤水河),进入曲靖地区。第三条入滇之路为“东路”,经贵州贵阳、安顺、普安,进入曲靖地区,以贵州贵阳和云南昆明作为起止点。

檀萃《滇海虞衡志》

中提到了云南的气候、美食(野生菌,宝珠梨)以及盛游。《滇海虞衡志》还记载了六大茶山,以及马、古道和人。特别是“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这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于各处。

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1607年至1635年,慕游名山大川;1636年至1640年,游历西南地区;1638年到1640年,徐霞客在云南旅行。在云南期间,他写了《鸡足山志》。徐霞客游记中记录了云南的很多茶,比如感通茶、太华茶等。《徐霞客游记》中所记录的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被认为是白族三道茶的源头。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徐霞客属于“专业旅游”者,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是公元1613年5月19日,这一天后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二、云南印象

外国的旅行者是怎样看云南的,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录的,马可·波罗到过云南的昆明、保山和德宏,但没有关于茶的记录。

塞缪尔·柏格里的《在未知的中国》一书中对民族文化有很多记录。

H·R·戴维斯的《云南:联结印度和扬子江的链环》一书中有很多关于茶的记录:那时的云南府,是盐和茶的主要集散地。“普洱茶由于质量好在中国很有名,茶种植在城南有6-12个行程的山上,地名叫耿洪或如汉人称之为出龙江……。茶做成圆饼形,直径约8英寸,厚约1英寸,重约12盎司。这称为圆饼的茶然后一个叠一个,共7个放在一个袋里,用竹蔑捆起来。一袋称为一筒,常这样卖,有十分之七的茶运往云南府”。但是,“思茅茶不适于欧洲人的口味,其销售主要限于中国内地和西藏”。他还提到了在西藏每顿必喝酥油茶,戴维斯还为读者贡献了很多旅游小帖。

亨利·奥尔良的《云南游记—从东京湾到印度》,写到了从蒙自到元江只有马帮的道路,还形容马帮旅行是民族众多、语言各异的“巴别塔现场”。

《彼岸的目光——晚清法国外交官方苏雅在云南》方苏雅去了云南的很多地方,有意思的是他写到当地人怎么看他,比如称呼他为“洋鬼子”,这是“东道主凝视”的一种视角。方苏雅讲到了云南的街子就是舞台,在我看来,到一个旅游目的地,农贸市场是必看的。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约瑟夫·洛克的《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洛克的旅行是很奢华的,他设计了各种巧妙的设备,如折叠椅、折叠桌、折叠浴缸、热水瓶等,可以在露天尽情地享受大自然。

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顾彼得也对丽江有很多的记录,比如藏族马帮、丽江纳西古乐等。他的“步行郊游图”也很有意思,路线如下:(丽江东山脚下)大研古城——漾西(留宿和在瑞老师家)——进七河或转贵峰(留宿和友贤或和璜清、和汉清、和建清家)——金山开文上村或宏文村(进和则敏家或星祥家)——回大研古城金甲村(这个片区现为金山乡、七河乡)。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了《马帮旅行》,他说“马帮”是一个“令人心醉”的字眼。

三、文人情节

抗战时期,很多知识分子来到了云南,很多人都在云南留下了精彩的文学作品,甚至将“他乡”看成“故乡”。

艾芜《南行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昏,挑着换来的春天采下的茶叶,和夏天收好的鸦片,伴着山间的暮霭、牛羊的铃声,缓缓归来”。这就是一幅田园牧歌图。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1938年2月19日,由三校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全体成员从长沙出发,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长征”,这个事件影响深远。

在关于云南的很多文学书写中,沈从文的《云南看云》是必看的一篇,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汪曾祺写过很多昆明的文章,我最喜欢的是《泡茶馆》和《翠湖心影》,我也循着文字的记录,去找过汪曾祺笔下的茶馆,很多都无从寻找了,我想,是否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喜欢的茶馆。

马子华的《滇南散记》,记录了马帮三宝:马、茶和盐。

四、泊者之旅

费孝通先生写了《论旅行》和《鸡足朝山记》,费先生写到了旅行与冒险;近游与“乡土性”;“卧游”,“旅行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似乎也从来没有过好的印象。

方国瑜先生写过很多关于茶的文字:“茶,最初是一种小树的苦叶,称为“苦荼”,汉魏以后才有采茶品茗,到唐代此风大盛,种茶、产茶者益多。“普洱茶”实际上产自西双版纳的易武(今勐腊县)和佛海(今勐海)地区,云南人饮用之茶也主要来自西双版纳。”

姚荷生在《水摆夷风土记》中也记录了很多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以及与茶、与马有关的内容,“到了佛海(今勐海),就到了“茶的都市”;马帮就像是“一个很好看的旅行队”。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江应樑在边地行走,参加“滇西考察团”“京滇公路周览团”,边走边看边调查边记录,文字记录是研究傣族文化的重要史料。

很多学者的考察并不枯燥,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五、寻者步履

《旅行杂志》1927年创刊于上海,1954年在北京终刊。《旅行杂志》中也刊登了很多云南的内容,也可从当时的文章中看到当时的旅行者对云南的记录。

木霁弘老师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值得一看,重点推荐,这本文化游记也是很多旅行杂志推荐的必读书。

我在搜集游记的时候,发现很多资料,我分享我的阅读方法,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检索阅读:按游记搜集整理;

分析阅读:分析茶马古道与旅行的关系,云南的旅游史是离不开茶马古道的。

主题阅读:继续深挖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等不同主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生活都要自己去体会,去感受。

互动

周重林:谢谢光老师的精彩分享,书里面还有很多的精彩内容,相信大家读了这本书对云南的理解、对茶马古道的理解就不一样。茶马古道是普洱茶的文化语境,和龙井茶所背靠的江南文化不一样。刚刚光老师说马帮里有各种各样的语言,我在巍山遇见过一个老太太会五种语言,非常了不起,过去在西双版纳做生意的,也要会讲傣族。这些细节都是茶马古道上有意思的地方。

问:有没有计划写一本茶马古道旅行的新书?

光映炯:会继续一直关注茶马古道。目前聚焦在“茶文化旅游”,茶马古道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当然,还有很多茶文化旅游资源,如茶山、茶园等。

问: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光映炯:主要是想梳理文献中关于茶马古道的游记,提炼其中关于茶、马、古道、和人的要素,同时也就梳理一部“云南旅游史”。这本书也留有一些遗憾,在当时有很多的资料非常难找到。现在回想起来,那段读书的经历还是很难忘记的,2005年的时候我每天拿着小笔记本跑图书馆、找资料。当时的生活很简单、想法也很简单。

问:当代人研究茶马古道的意义是什么?

光映炯:茶马古道的过去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太清楚,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去研究。茶马古道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在当下把握住历史的厚度和文化内涵,这样才会让茶马古道散发出持久的魅力。

问:能不能用几个字表达茶马古道的精髓?

光映炯:我觉得“茶马古道”这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了,像刚刚说的茶、马、古道、人也能代表。

问:你觉得茶马古道的精神和历史要义是什么?

光映炯:我觉得茶马古道精神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在很多时候都是有意义的。

本文内容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校,解释权归嘉宾所有。文中插图由光映炯提供。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光映炯:茶马古道上的旅行者和旅游文化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