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子《茶事艺文》:这本书提纲挈领地讲了茶文化是什么?
9月29日晚,茶业复兴第341期沙龙·茗师联萌第38期读书会在“周重林看见茶文化”直播间线上举办。于良子先生做客直播间,他围绕着《茶事艺文》一书进行了分享,以下为直播间分享实录,因篇幅有限,内容略有删减。
主讲嘉宾介绍
于良子
字初斋,别署茶墨轩,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茶文化研究、茶叶质量检验技术研究和茶艺师、评茶师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主要著作有:《谈艺》《翰墨茗香》《茶事百味》《茶经注释》《茶事艺文》等,合编有:《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浙江省茶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经》《中华茶叶五千年》等。
周重林:于老师是我的前辈,他对书法、篆刻都很有研究,是我眼中真正的江南才子。我认为这本书是比较好的茶文化入门书,提纲挈领地讲了茶文化是什么。于老师没有把茶文化包装成历史,是专门讲茶文化,书的整个框架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和茶有关的艺术和人物。
于良子:谢谢周老师的邀请,我对周老师也是很敬佩的,他的茶书店解决了我们学习茶文化的很多需求,今天和大家交流《茶事艺文》这本小书,我的分享主要有下面三部分内容:
一、“茶事艺文”的范畴及特点
二、“茶事艺文”的价值
三、《茶事艺文》内容简介
一、茶事艺文的范畴及特点
“茶事艺文”和“茶文化”有些相似,《辞源》和《辞海》都没有“茶文化”这一词条,因为这是一个新词,“茶文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但这个词、这个名分的确立,只有三十多年。“茶事艺文”和“茶文化”这两个词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我们写茶文化论文,找文献,很多资料都是艺术作品,所以茶事艺文和茶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茶事艺文的概念就是反映和表现茶文化的艺术作品,只要艺术作品中有茶的因素,都可以算作茶事艺文。
为什么要用反映和表现?茶事艺文有历史性,我们看到的很多作品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有的艺术形式在古代可能并不是一件艺术作品,它只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的一个留存,比如今天被我们当作艺术作品的一些古人的信件、尺牍,在当时并不是艺术作品,所以这其中有一个历史的变化。茶事艺文分为两大类:客观不自觉地反映茶文化以及主动地表现茶文化的内容。从研究角度来看,要看到反映和表现的区别,但是留下来的作品,客观上多多少少具有了茶文化的内容。
茶事艺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性
2,历史性
3,人文性
4,艺术性
首先是具有专业性,是茶的专业性,是有指向性的。比如讲到茶人、制茶、茶具、品饮等。这一点在诗歌中特别明显,唐宋诗词中种茶、采茶、制作、品饮的内容都有,这是作为“茶事艺文”本质的东西。
其次是有历史性,包含了客观和实用性。刚刚讲到的,从准艺术品到艺术品,是历史的变化。反映茶文化的时候,有当时的历史客观性,就像一个镜面一样留下了历史现状。因为有历史性,所以当时往往有实用性的存在。比如我们从李白的诗中知道了“仙人掌茶”是怎么做的。关于茶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其实古人早就发现和记录了,在茶事艺文作品里面有蛛丝马迹。
人文性包含作者的主观思想。有了主观创作的思想,人文性就凸显出来。这种人文性,根据作者的身份以及对茶的理解,在创作中流露出来,这种主观的思想性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人文。人文性也可以给我们当下一个参照,如不同时代的人对“品茶”这件事的看法,体现在作品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都不一样,人文是灵魂性的东西。
艺术性:艺术作品有艺术的手法和创作的形式,有审美的导向性,有作者的抒情性。凡是艺术作品都应有作者的情感注入。通过欣赏作品,就可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思想的动态。
茶事艺文和茶文化的关系
概而言之,
1、茶事艺文是茶文化的生动体现
2、茶事艺文是茶文化的形象表达
3、茶事艺文是茶文化的具体阐释
生动体现:茶事艺文可以用艺术手法来呈现茶文化,好的艺术作品是生动的。
形象表达:茶文化是枯燥的概念,茶事艺文呈现出来是具体的,具有想像空间的。比如《茶酒论》就很好的用到了拟人化的艺术手法,通过论辩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茶和酒的生动形象和各自的具体功能。
具体阐释:茶文化是需要阐释的,例如,当思想层面的内容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时候,诗歌往往最好的形式。“诗言志”,言志就是表达情怀、表达作者对茶文化现象的理解。比如卢仝的“七碗茶诗”,就很形象的表达了作者感受到的,茶对人的熏陶,这个艺术表现特点是其他形式达不到的。
二、茶事艺文的价值
茶文化中分为物态、制度、风俗、思想和心态等层面,这几个层面是逐步递增的。我们现在讲茶文化,主要讲茶文化的哲学和思想内涵,那它怎么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相关联呢?日常生活内容不可能直接跳到意识形态上去,这就需要知识分子、文人对民风有体会、有感受之后进行提取和加工,以魏晋南北朝为例,当时的文人开始对茶进行了审美的提取,可以说这个时代奠定了之后唐代茶文化的高峰,没有魏晋南北朝文人对茶的审美关注和提炼,不可能有唐宋茶文化的高度。茶事艺文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基于日常生活形成的审美,是高于日常生活的,在这些作品中有作者的思想,这些思想慢慢地就形成了相对明确的精神层面的内容。
茶事艺文在我理解中,应是茶文化的主干,打个不一定确切的比喻:
就像茶树的树干,它把底层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茶树顶端,将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茂盛的树叶,然后,顶端的营养又返回来滋养茶树的根系,进而整体得到茁壮成长。具体来说,茶事艺文就是将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形成艺术作品,又通过作品形成一定的思想,艺术思想又可以“反哺”日常生活。
茶事艺文里面有很多的信息,它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库。不管是书法、印章还是绘画,都有很多人文、历史信息,还有一些技术信息、艺术信息。对我们当下有不少的参考价值。
下面我讲讲茶事艺文具体的价值
1、茶学佐证
比如我这本书的封面,我的责编张磊老师用了怀素的《苦笋帖》,这是一幅很美的著名草书作品。怀素是唐代的草书大家,在他传世的作品中,《苦笋帖》是唯一与茶相关的,这是件很小的作品,上面只有十多个字:“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这是一个尺牍,就是一张便条,由此我们知道怀素有很好吃的苦笋和茶,且是不一般的好,他拿到这么好的食物,就迫不及待想和朋友品尝分享。怀素用笔流畅、一气呵成,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心情。这对茶学有什么佐证呢?以小见大,至少可以佐证唐代佛教推动了茶的发展,茶促进出家人的精神状态,茶在僧人生活中必不可少,这样一些史实。
第二个作品是西汉的“茶陵”印章,这是西汉文景时期的随葬印章。陆羽《茶经》转《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茶陵,就是上面种了很多茶树的山坡。现代出土有汉景帝墓里的茶,说明西汉就有茶的种植规模,这个出土的印章就是很重要的证据。汉代还有哪些茶文化资料呢?王褒的《僮约》,它是汉宣帝时期,大约是公元前59年,是在茶陵印章和汉景帝茶之后的时期。随着考古的发现,我们相信还会对茶的远古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其他的还有很多:
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这首诗还有很长的序,这篇序让我们知道了湖北宜昌地区有仙人掌茶,李白对这种茶的描写很多,不仅有生长环境,工艺有日晒,干茶的形状是扁平的等等。
又如,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这首诗提到了茶的’炒青”工艺,炒青在明清是主流,但可见在唐代就有这种工艺了,这首诗歌是可以作为例证的。
再如,刘松年的《斗茶图》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中呈现了宋人斗茶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斗茶遍及各个阶层,这可能和我们认知的斗白、斗浮不一样的一面。而《茶具图赞》是一件白描作品,让我们了解了宋代点茶的茶具。除此之外,北苑还有石刻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对贡茶的管理机构、制茶工场和用水都进行了记载。
2、拾遗补缺
我们以陆羽为例,其实陆羽的成就不局限于《茶经》,我们不应该把陆羽仅定义为茶人,他应该是文人,他留下了很多作品,有散文《游慧山寺记》《论徐、颜二家书》;有诗《六羡歌》《四悲诗》《会稽小东山》;有赋《天之未明赋》。陆羽一生写了很多作品,所以唐代有人形容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3、人文参照
唐代袁高的《茶山诗》以及李郢的《茶山贡焙歌》,都是写唐代贡茶地区茶农的辛苦,是揭露性的。同样是唐代,刘禹锡写了《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姚合写了《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人茶山》、杜牧写了《题茶山》等,他们都在湖州做过刺史,管理贡茶。同样的地方,角度不同,有批评的、有称颂的,这就有了人文参照,我们后来的人再看这些诗,就可以比较完整地认识唐代贡茶的社会现象,不致偏颇。
4、审美的价值
(1)书法之心绪流美
书法艺术是书写者心情的流露,如看怀素的草书,线条的形态让我们感受怀素的心情。除了线条,中国的书法以文字为载体,有内容呈现,有不同侧重。再比如读苏轼的《一夜帖》等作品,都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流露。
绘画最大的特点在于意趣生动。比如《萧翼赚兰亭图》本不是以茶为主题,但因左下角有煮茶的场景,可以让我们了解唐代饮茶片断。还有明代的《惠山茶会图》是纪实的,这些人是从四面八方来到惠山,是非常值得纪念的。还有黄慎的《采茶图》,画的是一个老人在采茶,表达了作者对“采茶”的不同理解。
(3)诗词之情志扬抑
诗词善于表达内心世界,比如袁高的《茶山诗》,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比如卢仝的“七碗茶歌”,主题其实也不是在品茶本身,他有自己的寄托,站位是很高的。范仲淹的诗也有很多是表达自己情感的,看似喝茶、斗茶,其实都是寄托了自己一定的思想和情绪。
(4)文章之闳约深美
前面也讲过,王敷的《茶酒论》很有意思,用很大的篇幅表现茶和酒的争辩,争了半天,最后水出来了,水的一番话非常有哲理。又如赵孟頫《请谦讲主茶榜》写了茶和佛教的一些关系,读读这篇文章可以体会到所谓“茶禅一味”的些许内涵。
5、审美标新
不少茶事艺文中的审美标新,对茶文化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杜育的《荈赋》,为什么唐宋要欣赏茶的泡沫?其实早在杜育的文章中就奠定了这样的审美趋向。茶本是开门七件事,但从杜育开始,茶就有了审美的价值。陆羽的《茶经》三处引用到杜育的文字,可见陆羽对杜育是很认可的,陆羽的《茶经》内容也有很多是集中在审美层面。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中大家很熟悉的部分“七碗茶歌”,也是第一次将喝茶时内心世界的快感,层层递进表达得如此透彻,也是一种突出的审美表达。
我在编这本书的时候想尽可能把我熟悉的茶事艺文收进来,我对音乐不太懂,文学、书法、篆刻、绘画资料关注得相对多些,涉及的内容包括茶的文字、器物、品饮、人物、事件等。古人对品饮很重视,很多作品是在品饮后创作的。这本书比较小,我想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尽可能把相关的内容带进去,内涵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可能挖的深一点。此外,尽量增加资料,多述少论。
为与开篇的“茶茗字形的嬗变纪略’作个呼应。我在书的后面还录了一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的篆书《角茶轩》,这三个字与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典故有关。感谢本书的责编张磊老师,帮我补充了很多高精度的图片,装帧我也很喜欢,也感谢周老师给我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交流!
互动
周重林:谢谢于老师的精彩分享,这本书是在艺术框架下讨论茶。茶文化的价值在于和各种文化融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茶文化,周边喝茶的国家也是如此。茶有物质文化的高度,也有精神文化的高度,我和于老师一样,更关注艺术层面的茶文化。
“看见茶文化”线上读书会是猫猫书店、茶业复兴和小罐茶共同举办的,线上活动很节省时间,我希望这个读书会可以一直举办。举办茶书会,我的收获是最的大,厘清了我的很多困惑。我们书店的很多顾客是高校老师,昨天大理大学马桢老师来买书,她说,要是没有我们,她做研究会很孤独。在意大利做茶文化研究的查立伟也说,有了我们这个平台,他在大洋彼岸也不孤独了。
问:关于杜育的《荈赋》确立了茶审美价值这一块,能否再细讲?
于良子:杜育的《荈赋》,没谈茶的形状、香气、滋味,而是谈器具、水,以及茶刚煮好的状态:“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我们现在形容茶一般是用口感的审评术语词汇,而杜育是用视觉艺术形象化的词语,通过它的描述,你可以感受到冬天的积雪和春天的鲜花。《荈赋》始终都没写茶的香气和滋味,而是放在了视觉美上,这很重要。
再延伸一点,到唐代陆羽的《茶经》,为什么要用青瓷,青瓷是绿的,可以衬托茶汤的色彩,白瓷碗里的茶汤往往是不好看的。陆羽的审美思想和杜育是一致的,陆羽也是用大量的文学的比喻手法形容了茶汤中的沫、饽、花三种形态,也是引用了杜育的审美视角,陆羽的《茶经》中,对茶的审美占了很大篇幅。由此也可见到,杜育的《荈赋》审美价值是很高的。
本文内容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校,解释权归嘉宾所有。文中部分插图由于良子提供。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