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复兴:东坡有茶,重林有书,江南有味
1
上书洲的老板袁卫东,除了精经营书籍,还售卖琳琅满目的瓷器,以及老白茶。当然,还是苏州十大杰出点菜大师。
昨天的蒓鲈宴,第一次品到吴江三道茶,名日熏豆茶。主料是芝麻,还有胡萝卜干,老袁说胡萝卜干是熏茶灵魂,比较起来毛豆反而只是配角,当然茶叶也只能是配角,因为这种茶本身就与纯粹饮茶不同。这是简化版的三道茶,事实上的三道茶更为复杂。我只能留有想念。倒是后来的台州仙居大杨梅,吃得感慨万干。
蒓菜自然也是不错的,张翰为了一口鲈鱼而辞官返乡。在今天往往容易获得共鸣。乡愁,最后只能是滋味上的乡愁。我每年返乡最勤时间,就是野生菌出土时,恨不得自己就是一颗树,长在山里,看着菌一点点冒出来。
离开昆明去黄山前,一口见手青吃下去,轻微中毒,冒着风险上路。接着从徽州到苏州,鳜鱼有甜有臭,恨不能左右互夹。曹操得意时,想吃鲈鱼。左慈从袖中掏出鱼竿,在脸盆里钓出一条四鳃鲈鱼。生鲜可爱得溢出纸面,历代吃货流出的口水可以倒灌松江。
今夜在太湖边,乘着雨水开小差,出摸鱼去。
2
住进书店里,枕书而眠。去年来,心田里住宿还没好。今天来,还是特意留了才有房。书+宿+茶的模式,过几天还要去成都体验不知春斋。
司机说,这带经常来,民宿多。我对民宿的理解是,多样性。主人用自己的爱好去吸引同好。
鹿茸哥来自茶乡,喜欢茶。以开书店闻达四方。是通过书活下来,并升级了书店生活方式。
3
赶巧,昨天下午参加慢书房无名读书会举办的第一期,书友从张家港,无锡以及苏州各个角落赶来,雨太大,他们不得不再带一个人,司机或者观察员。
从林渡村去的面包店老板说,读书真好,即便哪天不小心坐牢了,也可以在里边读书,玩手机那是不可能的,这真是别样的角度,于是读书会有了一次高潮。这次有书友带了桃子。下次读书会就可以吃上她的面包。一想到这里,不少人雀跃不已。
有人退休了,有人才刚开始工作,喜欢的书五花八门,作者更是闻所未闻。有一位早上才在另一个城市参加完读书会,她参与这场后,还要赶回另一座城市。为了书,一日三城。
主题发言是韩静娴老师,她带来了自己校注的《红兰逸乘校注》,满纸苏州事。我们同年生,同年上大学,在不同时空读了相同的一本书,看了同一部电视剧。现在做了同样的工作。把读书注书作为职业。
静娴还有一个茶空间,那里寄存着自己的爱好与志趣。安得促膝,说彼生平。
主持人陈盈大学念中文,长时间都在张罗读书会,开了一家不赚钱的黑胶唱片店。唱片店,茶馆以及书店,多少是理想主义者的自留地。晚上是我分享《和苏东坡吃茶》,他们大部分留了下来,于是我再次遇到上次遇到的母女三人,读书的种子,丢不了。
昨天大雨,心田里河流大涨,鹿茸哥看着河流,盘算着下一场即将到来读书会到来的时间,以及作家,还有读者。
4
江南的雨,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头,也无从揣摩。以前不太理解烟雨江南,现在才知晓,是带着声响的滤镜。昨夜无雨,心田里听蛙声,居然叫着叫着断了,没想到这家伙也会下班。今天在雨声中醒来,恍然间竟然不知身在何处。辛弃疾说,诗未成时雨催早,只好烧一壶水冲茶,边啜饮边读陶文瑜的《喝茶》。
陶文瑜文字,有江南茶气与雨声。客居姑苏的九说,苏州是一个连装修师傅,也会指导栽花养草的地方。苏州人在自己家里,往往闲不住,要想法设法给自己屋宇取个大名,诸如听雨轩之类的,往往不是经营场所,只是主人家聊以自慰之地。进了屋,房间门上也贴着称谓,仿佛清风明月是使唤出来的。
人到了苏州,尘埃迟早会被洗尽。出黄山时,带着的小罐茶园出品的滇红。没想到随身的水,居然也是从新安江带出来的。
携带包裹重,重在水与书,也重在才华,需要卸一卸。
5
无锡有好人。
苏轼日常吃茶,有三不点,人不好不点。在扬州西塔寺,一场茶会后,他感慨地说,在坐皆可人。昨天读书会后,我也忍不住喟叹,真是一场好人局啊。
来的人,有救人于困厄之中的人,有救锡城记忆之人。他们中,有老党员,有好少年。能高唱东坡词,亦可扮演东坡人。也许觉得还不够,老郑晚饭,用好水二泉吟烧了一碗鱼汤,鲜甜可口,众人绝赞。他还觉得不够,年份普洱,岩茶牛肉,一日三绝,像极了宋式日常。
石声先生购书《和苏东坡吃茶》,先想到谁,得有一本。又想到谁谁,还得有一本。才回座位,又想到,怎么漏了她?再要一本。二泉故事,他烂熟于心,是讲二泉故事的三昧手。频圆本打算把余下书籍抱回书店,却没想到最后得自己先截留十本,好几位书友,才出去看了一眼手机,就匆匆回来,嘱咐在扉页写上某某。
我签到的最多的是,某某,某年某月,某日。看似重复,但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思。晚上去汪云老师茶室,老郑一宿没睡,还是精神百抖上今年守采老班章,见大家续杯不畅,换上陈年普洱熟茶,茶甜,气氛更甜。友说,你一来,无锡茶味不一样。我说,因为无锡水好,人好。
6
前天抵达苏州的时候,下着下雨。还没下高铁,便问了几位苏州朋友。她具体住在哪里。朋友都说不知道。我先去见了朋友,饭后车子拐到事发公交站台,看了一眼,然后去见另外的朋友。整个苏州,都在谈胡友平。
因为你,苏州从此不同。
暴徒从来不缺,果敢向来零落。
为妇孺挺身而出,扶起一城之良知。
《和苏东坡吃茶》新书首发期间
每本都有周重林亲笔签名与钤印和题字
作者:周重林,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