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说茶:对普洱茶的判断,除了用心喝以外
1
对普洱茶的判断,除了用心喝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在喝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出哪些是茶的本质特征,哪些是非本质特征,并在心里做记号。
通过排除法,把关注点放在茶的本质特征上,不在非本质特征上浪费时间。
当喝够一定的样本量的时候,非思考的、直接的“捕捉”力量就岀来了。
一定要喝好茶,喝不到好茶,参照样本品质不够,你的认知遮蔽着,打不开,也就无法理解什么才是普洱茶的本质特征。
2
没有什么是久长的,即使是我们今天写下的字纸,用过的杯盏与穿过的衣裙。
恰恰因为这一切的不久长,生命与生活的不久长与不可再来。
恰恰因为日子如落叶铺陈而朽灭。
我们才在幽暗与幽暗的交会处,说点真的。
仿佛这真的就是亮光,是花的燃,什么都不烧毁,只印证美丽的痕迹。
有时候我们就这样说着琐事,真事。
也没有想着去抵消虚无。相对于虚无的瞬间,大块大块的生活,似乎更遮蔽我们。
我们早就知道了,不论是读书、写字、交谈、做事、与亲朋好友偶尔的相聚种种,都是我们借来的衣衫。
向这个世界借来一用的,空间、时间、生活方式与内容,一切都是一辆列车。
我们早晚会下车。
早晚会消失。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怎样以真实的、倾心的、倾力的、倾情的自己去充实这旅途。
且,虽然各自独特,从不重合,却总有类似。
3
大多喝茶的但凡说茶,必说香气。
茶香分气香和味香,是构成茶审美的一部分,是产生“愉悦感”的原因之一,很重要。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也没有什么意思的,相对于品茶而言。
同时,对茶香的品味也分着不同的层次。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花香、果香、蜜香,这些都是浅层次的、显露出来的,比较容易辨析。
木香、菌香、参香,这一类的茶香比较内敛、隐匿,就需要内心安静才能与其相应。
而“苦香”的判断需要比较敏锐的觉性,这个觉性需要大量茶样本的品鉴实践。
是的,若鸿有苦香。
4
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茶,就是品饮的,而作为饮品,首先是健康的,其次才追求品鉴愉悦(精神享受)。
至于想要把茶当成一个媒介,然后变成一个金融产品,等着升值,挺可怕的。因为不是那个时代了(说白了,大家都醒悟了,都不是傻子了,套路不能一用再用)
还是那句话:同行不要坑同行,做茶的不要骗卖茶的,卖茶的不要骗买茶的。
5
什么是好茶?它应该具有所属茶类的特质。
而且有它特有的风格(如因品种,地理环境,土壤,制茶师等因素造成),水可溶物丰富(或可说是耐泡),香气含量高(所属类型的香气),各种成分(即滋味)的组配佳(达到品鉴者喜欢而且足以表现自己的特征)。
6
易武茶“一山一味”,山头茶众多,而且品质优越,风格鲜明。
产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其有别于其他产区的魅力和亮点之一。
只有更清晰地认识易武,更细致地判别出易武茶的密码,胸有阡陌,才能在每一年里选出更优质的原料,将易武茶的优点不断放大,在香气滋味上更饱满、在苦度涩度上更有力量、在后期陈化上更值得期待。
7
关于内心强大,我是这样理解的:
不用过于战战兢兢的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而是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的东西,使得自己可以更好的选择,令自己对目前的“失去”不再恐惧和害怕。
就好像关系,永远拓展新的关系,永远拥有更多关系,这样能够对比,知道好的关系,坏的关系,好的人,不行的人——人和人差距是很大很大的。
因为拥有的足够多,也敢于面对各种关系,这样就不会如此害怕失去,不会保持着“其实已经变质的变坏”的关系了。
内心强大不是唯我独尊,而是接受万事万物的流动和无常。
在这流动和无常中,不怕失去,总结经验,面对问题,做好自己,依然敢于付出,因而得到更多,因此亦敢于舍弃。
就是心善又心狠吧。
心狠是保护心善,呵护美好的火种,不至于泄气,能一直心善下去。
心善但能够客观看待世界,不被情绪裹挟,因而该心狠时心狠。
8
成功者之所以能快速摆脱负面情绪,迅速让那些脑区域停止放电,原因在于:
他们会把对问题的焦点控制在自己身上。
这是心理学家朱利安·洛特的独创。
遇到问题后,通常有两种聚焦方式:
一种是推卸责任,觉得都是环境或者
别人的问题;
另一种是承担责任,觉得都是自己的责任。
而认为是自己责任的人,更容易获得继续精进的力量。
承担责任的人,相信自己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而逃避责任的人正好相反,他们相信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外部力量的作用,他们所能做的非常有限。
其实能改变你生活的,能改变你人生的,只有你自己。
9
影响喝茶体验的要素有很多,时节、天气、环境、与会者、流程设置、冲泡展示、茶叶形态、茶汤颜色、茶汤香气、茶汤滋味、叶底形态、留韵、体感、喝茶氛围等等。
常见的,我们可能因为极好工艺的茶带来的一系列感官体验而感动,形、色、香、味、韵,这些好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往往是综合出现,观其形的感动会随着后续品饮流程的赏其色、闻其香、尝其味、品其韵等方面强化,以致达到一种更高层面的升华。
我们很多时候会把这种升华朝着一些品格方面去关联,如沉稳内敛、清雅如兰、正气豪爽等。
在面对这种高品格时,也如同我们在欣赏一些艺术作品所展现的品格一样,便会倾慕、向往,从而表现出感动。
我们可能还会以为茶会的宗旨氛围,对自己有特殊的意义而感动;
我们可能会因为喝到一些古树茶,感天地之大,岁月积淀带来的丰富而感动;
我们可能会因为喝到一些存放久远的老茶,感怀时光岁月的变化而感动;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可能很多人喝茶很久,也不乏喝到很多好茶,但却没有过这种体验,那怎么才能提升这种体验呢?
向外求之前还是应该向内求。
回到感动的表现程度与个体特质的关系上来看,提升增加喝茶时的专注度、亲和力,提升对茶相关的综合认知可以作为每个喝茶人自有的基础品质。
在本身就有对回归自然,与自然对话的这种渴望,同时也很欣赏尼采提出的“信仰大地”、喜欢普鲁斯特式的细腻的前提下,好茶在我看来是精灵,自然、闪烁、灵动。
只要在不同具有高认识与理解的制茶人手下制作而成的好茶,均是一条可以连接人与自然的道路,茶不同,路上的风景不同,感动就会不同。
所以在喝茶十余年当中,有过的感动也是不胜枚举。但表达的还是比较少,内化为精神愉悦的情况比较多。
在很多时候有些感受是不适合表达的,偶尔有的话可能是因为场合适,也可能是因为太感动了藏不住。
10
上午跟林总喝茶闲聊,得出一个感悟:
要想活着,其实怎么都能活,但是要想活好,就太贵了。
是的,2块钱/斤的大米是能吃,但是无论煮米饭的手艺多好,也煮不出20元/斤大米的味道。
茶,也是一样的。
曼松的贵,不仅仅在于产地环境特殊性,也不仅仅在于土壤的优越性,更不仅仅是产量少的因素,无论是香气、口感、体验,都是直线上升拉满的~
11
喝热乎乎的茶水,听低沉缠绕的乐曲,看绿色,看晚霞,也看夜晚的月亮。
想起那天凌晨梦醒翻得书“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窗外有是一大片建好未好的高楼,夜晚关灯窗帘拉起来总感觉有隐隐地高大的黑影守护在窗外。
早晨进了公园,遇见秋天第一朵虞美人,她也看向我,我们彼此都没说话。
也许明天不会再看到她,但今天她灿烂过。 ???
今夏一憾事,因出差太过频繁,养了多年的蝴蝶兰干枯了,就是怎么救都救不活,眼巴巴地看着她枯成一尊往事。
秋天是有颜色的季节。
小时候喜欢野菊黄,漫山遍野的撒泼黄,仿佛可以通去向往的地方。
到了东北后,喜欢丁香花,又白又香,香来幽腻,总会扯出心底文艺丝,缠成柔软句。
如今愿意看栾黄,秋天的栾黄,没有心事般,黄成小灯笼,照着归家路。
摁下心里隐隐地不适,好好过秋天。
12
已经做到的事情,与没做到的事情之间,与还没有做的事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做到的事情”能让自己获得更加丰富的认知和更多新鲜的体验。
人的亲身体验,才是一个人可以用来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超越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够帮助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的东西。
人生中所遇见的那些无法理解的人和事,之所以无法理解,缺乏的正是自己亲身的体验。
丰富的身心体验,才会产生丰富的内心语言,丰富的内心语言经过逻辑的推理和重塑,通常就会产生人们常说的“领悟”。
领悟,会自然而然地刷新认知,新的认知产生新的理解,新的理解总是可以产生新的行动力。
如果去洞察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正是那些还不能够理解的人和事,往往更能带给人丰富的身心体验,直到人理解了为止。
从另一个角度也在说明:一个人的行动力越强,他的理解能力则越强;理解力越强的人,总是拥有非凡的行动力。
行动,改变命运。
13
早上是被冻醒的,北方的清晨有了寒意。
突然想起炎夏的酒店里,开着一夜一夜的空调,半夜裸露在薄被外的小腿会抽筋,眯着眼睛,一下一下的揉着紧绷的肌肉,久久不见缓解,然后光着脚在房间里踱步,丈量着并不宽敞的房间……
拉开窗帘,地面是湿的,果然,一夜的雨后,天气凉爽了许多。
起床洗漱,套了长袖外套去附近早市,沿着两边的小摊,一路慢慢地走,没有目标的看着,瞧着什么有感觉就买上一把。
清晨的空气尽管有些微凉,身心却是舒爽的,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不由得想起一句话:“把日子的琐碎和鸡毛抛在脑后的自由,是治愈中年纷扰的良药之一。”
忙碌而紧绷的日子,每天都重复着,毫无新意,只能在四季变换的暇隙里发现美、欣赏美,并因此激发出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虽然人生中,每条路径都有它的风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曲折和理由。但如果懂得,便会把握好节奏,忙时赶路,闲时赏景,其他时间为了生活努力奋斗。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方向,有思想的支配,有身体的自由,活着有自律的,有随性的。该怎么过,该怎样活,其实都是自己的坚持。
而像秋天一样成熟、内敛、凉薄,我觉得就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图文来源:暖暖说茶,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