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对茶产业有哪些影响?

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对茶产业有哪些影响?

作者:谢付亮  日期:01-10 来源:谢付亮品牌策划课堂

谢付亮讲茶产业

先看两组数据,据中国经济网《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一文报道:

“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5.9万公里,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

“截至2023年底,‘八纵八横’主通道已建成投产3.64万公里,占比约80%;开工在建0.67万公里,占比约15%。”

4.5万公里、约80%主通道投产,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高铁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前,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那么,这对茶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重新理解“三种茶”

回答之前,我们先了解“三种茶”。

第一种:农业茶。这是茶之根本。茶,就是农产品,必须重视环境和种植过程,必须保障绿色健康,无论怎样涂脂抹粉,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对任何涉茶人员来说,认识到这一点,才算抓住茶产业的根。

这样来看那些炒作几十年、上百年的老茶,就一目了然了,显然是偏离了农业茶的根,变成了古董业,并且是水更深的古董业。

第二种:商业茶。茶,要在市场交易,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个时候的农业茶,就变成了商业茶。商业化,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会促使牛鬼蛇神齐亮相。但正规的商业茶是主体,有良知的商业茶也是主体。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若是无底线的商业,把金融无限制纳入茶产业的范畴,视茶叶如金融产品,不断炒作,不断让其增值,甚至是无限增殖,这等于是让茶吃了春药,最终祸害产业,伤及很多主动参与或被动参与炒作之人。

第三种:文艺茶。文艺茶,只是一种说法,也可以称之为文化茶,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农业茶、商业茶。文艺茶,充满诗情画意,充满风花雪月,充满……但无论怎样,必须以农业茶和商业茶为基础。通俗地说,必须有利润!

当然,若是家财万贯,从来不用考虑盈利的问题,或许是个例外。但,很多年轻人误判了这一点,以为茶就是文艺,就是文化,结果深受其害。这种状况要改变,也要提醒。

明白了“三种茶”,再来看一个很简单的事实:

高铁,改变了茶产地和茶市场的距离,并将进一步压缩“时空”,让茶叶两端的人越来越容易“见面”,越来越容易“沟通”,从前的种种传说或故事,也将因为时空的改变,而变得“朴素”起来,且越来越接近茶叶的“真相”。

换言之,承载着真相的“农业茶”,越来越重要!

这是必然的趋势,谁也挡不住。加之各种直播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更多消费者产生看看“真相”的冲动。这都迫使整个茶产业回到原点,重视“农业茶”。

曾经是,距离越大,越容易让人产生幻觉和联想,但高铁让“距离感”降低,很多心理层面的影响,也将随着原产地的“走出去”,“农业茶”的持续展现,而越来越低。

比如,去云南之前,我曾对普洱有过很多幻想,去了之后,经当地茶人一解释,很多“幻想”马上就消失了。正如普洱首先是茶,必须能喝,入口要干净,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做茶干嘛?相应的茶文化,根基在哪?

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再如,高铁开通后,相对于云南,去贵州则更方便,所以,贵州若能持续保障品质,做实品牌营销,抓住高铁时代,茶产业必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拥抱“高铁茶文化”

高铁带来的茶叶品牌营销之变,必然会带动茶文化的“五大转变”,“高铁茶文化”的特色越来越鲜明。

第一,更务实。我多次说过,最大的茶文化就是大家都喝茶,其它都是次要的。喝茶的人多起来,才有喜闻乐见的茶文化。“高铁茶文化”必将更务实,带动更多人喝茶、认识茶、爱上茶,甚至吸引更多人研究茶。

第二,更多样。茶,是“中介”,是“桥梁”,是“基石”,可以有很多创新,也可以链接很多元素,奶茶、抹茶、茶饼干等等,空间很大,关键是产品质量好,对消费者有益,相关工作做得扎实。

比如,高铁必然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产生“茶旅”的冲动,但前提是,茶叶必须做好,旅游的配套必须扎实,让消费者去了之后能留下好的印象,产生的好的口碑,而不是去了之后就对亲朋好友说:“某某地方不能去……”

第三,更简洁。生活节奏快的,想慢下来;生活节奏慢的,想快起来。茶,似乎在“调和”人的节奏,但茶本身必须简洁,必须容易操作,必须容易复制,必须容易品饮。倘若搞得太复杂,必然曲高和寡。

第四,更悠长。茶,能够“牵引”出的元素,不仅更多,还会更长,甚至会成为“长长的一串”,越来越长,越来越远,远到“出乎意料”。当然,我们不要吃惊,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此,只要抓住并用好。

例如,研究一个地方的茶产业,必然触及商业、商人乃至相关家族发展,因此,必然可以洞见一个地方的商业变革,也可以洞见一个地方的教育沿革。

再如,茶,可以引出“茶小说”,“茶小说”会引出“茶电影”或“茶电视剧”等等,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要看到。我也在研究茶叶品牌营销的同时,陆续推出我的《茶叶三部曲》小说。

第五,更深刻。茶的背后是人心,人心的背后是人性,人性的背后是天道。茶文化不会包裹一切,也不可能包裹一切。但是,实际调研的地方多了,看到的人和事多了,自然会慢慢变得深刻起来。

六步应对茶叶店“倒闭潮”

高铁的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茶区和销区的“距离”在缩短,会导致新一轮茶叶店倒闭潮。其实,高铁的发展,更多的是带来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这些是茶商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唯有在重视“农业茶”的基础上,转型升级!

第一步,不要希望顾客对你忠诚,而是你要想办法对顾客忠诚。

商家经常忽悠消费者的商业环境,这是一个必须具有的新观念,也是一个应该有的观念。比如,永远保持产品品质,永远考虑得比顾客多,永远向着如何为顾客多做一件事,哪怕是发个生日问候。

第二步,不要渴望顾客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而是任由顾客了解外面的世界。

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茶产业自然需要开放。比如,茶山的情况,毛茶的价格,你永远没法阻止他们,只有告诉他们你究竟在哪些方面创造了价值。若是你不明白,就思考一个更通俗的问题:你要告诉顾客,你的茶叶为什么值那么多钱!

品牌营销的三步是:出众、出名和出谋,不明白自己的茶叶为什么值钱,那就别要求顾客懂!一旦顾客懂得了你的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忠诚度随之而来,利润也会随之而来。

第三步,不要渴望员工为你服务,而是你撘平台,为员工服务。

雇佣思维必须转型为平台思维,只是要认清,平台有大有小,创造了价值就要有相关的利益分配,而不是老板独吞。

这种平台思维,可以说是互联网思维,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商业本质。不管怎样,叫什么不重要,理论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好了,人员才稳定,业绩才稳定。

第四步,无论大小,必须做品牌。

品牌是通行证,也是产品的“脸面”。“脸熟”“脸好看”,生意总会是好的。

做品牌,必须有科学系统的方法,同时也需要高屋建瓴,充分整合免费资源,不需要花额外的钱,具体可参考《推心置茶——大转型时代的22条商规》一书的免费资源法则。

若是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参加《国学智慧和茶叶品牌营销实战》的咨询式培训课,不仅讲述一天增加100位顾客的操作方法、说话智慧,也为每位学员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第五步,茶文化思维必须转变。

只要不离经叛道,茶文化应该以服务消费者为主,而不是凡事都要求消费者按照某种茶文化形式来。

没有销售、没有利润、没有茶叶流通,想发展茶文化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六步,老板必须终身学习。

如果不改变思维,收钱、付钱都没办法,更何况品牌营销的方法?“道”不变,“术”始终都在变。若是你不变,等待你的一定是被淘汰。优胜劣汰,这是商业不变的准则。什么是“优”,什么是“劣”,这和经济的发展、人性的需求变化有关。

口碑营销、新媒体、移动互联网、分享经济等等,茶老板必须适度关注这些变化。注意,是适度关注,而不是过度关注!不然下一个关门的,就有可能是你。我们都知道,做老板很辛苦,但没办法,辛苦也要学习、改变,不断转型升级。

总之,高铁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人们认识茶提供了便利,也为茶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大家自然会在交流过程中,更直接、更全面地理解茶,更深刻地认识茶文化。

希望拙文能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思考高铁对中国茶产业的影响,并为之做点实事。

作者简介:谢付亮,著名品牌专家、国学专家、茶叶品牌营销权威导师,《中国品牌》杂志报道其策划的“白茶娶妃”为“茶叶品牌第一案”,马来西亚《联合日报》称其为“中国茶叶品牌策划第一人”。

图文来源:谢付亮品牌策划课堂,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人专栏 > 高铁里程达4.5万公里,对茶产业有哪些影响?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