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茶区凸显出来的一些现象
一、小茶商上山的少了
今年小茶商跑山的人少了,最主要的几个原因就是库存周转慢,销售不好,手上没钱。随着信息的透明和茶农直播,大家都对上山卖茶的茶商慢慢失去新鲜感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则是想尝试这些名山头名村寨地块茶的人,大多也手上有些茶,并且这些年对于把钱花在茶这方面预算也减少得多。仅进入普洱茶的新客人数还是相对少。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茶商拿小量货上山成本有些高,就会形成弄虚作假才能保本甚至有微利。这就会造成信任度的缺失。拿大货量又怕压货拿不出去,还压着钱。
另一些相对顶部价格的茶山,则只能去跟其它茶商分点货。因为那些量少价高的茶,基本上都是大小树搭着卖的,起步价都得大几十万才有资格购买。
二、茶农的超投资
前些年的茶叶好卖,价格也好,稍微有点想法的茶农,都在近十年更新了制茶坊和设备以及居住的房子以及其它生活大件(汽车)。再算上每年生活成本的话。这些年茶区村子里的那些场地和设备,都是需要花钱的。一般茶区的茶农,每年的收入和开支之后结余下来的钱,在没有其它老板的合伙投资下,自己去弄上面那些超额的产能资产配置投资,是需要借贷的。
一般茶区主要茶季每年也就春秋两季,仅做茶叶初制,那么这些投资的场地和产能大多是一年只用半年的。另一个情况则是一些不自己制茶的茶农,他们只卖鲜叶。相对就没有这种烦恼。但从外省其它茶区的情况来看,茶鲜叶价格的下降和是否收购就成了茶农的两大愁事。这时候一些所谓的聪明茶客,亲自去收购茶鲜叶,然后再拿去茶作坊代加工,直接把某地干得直接出个“制茶办证”的情况。
茶行业仅到茶农参与这部分,从茶树鲜叶到初制干茶,再到销售。而其中几大交易:茶地承包流转、茶树采购权承包、茶鲜叶买卖、茶初制的场地和制茶设备配置投资。都是需要很多资金的。
从销端茶叶销售减弱,茶商库存周转变慢。传递到生产端的有茶无人收、茶价下降,类似低价茶区的茶叶平替。这种茶叶市场势态,再另一边当地相关机构、协会、组织也是非常重视。这涉及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里就不在细说,不能说。
三、部分茶价的下降
云南茶区的茶价,目前看到听到几个降价的“传说”,一个是某品牌常年收购的某村的收购价下降了,具体多少没说。另一个则是某茶商说的,茶农主动给他降了一些茶的价。
对于部分地区的茶价下降,其实是必然的事。因为当销售变现困难和库存周转变慢,茶价下降是必然的,好多地区的茶,出于某些原因,这些年的茶价已经是越来越高了。当然,茶价多少是买卖双方的事。买家不觉得高就无所谓。
茶价下降到一个很低的价位间,会不会造成砍了茶树替换其它经济作物?我想这个是会发生的,只不过看替换作物品种的价值是否超过低价位间的茶叶。因为土地就那么多,不可能一直亏钱一直种吧。
销售困难,没人买卖,茶价降低,茶叶的流通交易价值就会减弱。这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的“恶意循环”,螺旋向下不仅会卷走同行,同样也会卷亡自身。破局自然是新注入的资本,这对于新入行的茶商和新喝茶的茶客或许是一个福音。
对于行业来说,更大的影响是洗牌重新来过。这或许也是冥冥之中的“新陈代谢”。只不过这个代价是曾经参与的部分人的某种资产财富的转移。
作者:茶空空,图文来源:云茶观察,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