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忽悠了,茶叶耐泡跟好茶的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
(茶汤看得到的粘稠感)
茶叶耐泡,一般是按注水次数和泡茶用水总量来表达。
茶叶是否耐泡有多个方面的影响:
1、投茶量2、茶叶内含物质3、茶叶级别(芽<叶<梗)占比,梗天生更耐泡4、泡茶手法。
同等条件:投茶量、同一个茶之外,影响最大的就是泡茶手法。
快冲茶的情况下(快速注水出汤),如熟茶、小青柑这种泡次会依据使用的冲泡器具形成泡次的差异,比如180CC盖碗和500ml公道杯(滤网)冲泡,盖碗容量小于公道杯,每冲一次的茶汤量是不一样的。再由于公道杯是边冲茶边出茶汤,跟盖碗冲了之后还天然的几秒时间泡一下。所以耐泡次数是不一样的。
那么茶叶耐泡和好茶的关系在哪呢?
尤其普洱茶,总有人说这个茶很耐泡是好茶。
仅从喝茶的角度:好滋味+好汤感=好茶
茶汤出好滋味和好汤感,它就是好茶,好茶喝着喝着没了好滋味和好汤感,也就是这泡茶进入到了结束的尾水阶段(背后的意思是要好滋味好汤感就换茶)。假如这个好茶只能泡到6泡。
而相同泡茶条件下,其它款茶能到8-10泡,也就是遇到上面的第2点茶叶内含物质少,如果是普洱茶,内含物质少逆推到工艺和原料,就有工艺的合格性优化(适口)性、原料的季节性(春秋夏,夏茶最不耐泡)、茶树品种等。另一个则是仓储保存的问题。
到此,也就是说茶叶耐泡是多方面综合形成的,但级别很低的茶梗,它的耐泡度同样很高。
综上,茶叶耐泡和好茶的关系不相等,但是相关,好茶可以很耐泡也可以不耐泡,需要具体茶品具体分析。
耐泡是好茶的锦上添花,好茶+更耐泡,意味着茶叶能泡久些,使用性能更强些。
那么对于普洱茶来说,近年来工艺优化适口性这方面已经十多年了,能不能存下去取决的还得是原料本身。并不是这个工艺优化,工艺优化只不过是解决了新茶品适口性的问题。
以前用毛茶的拼配来解决,用时间仓储茶品来解决。
现在用毛茶的工艺优化来解决。
未来会不会用茶树品种(种植技术)来解决呢?
很值得期待!
作者:小杨,图文来源:茶空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