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门店普洱茶商,该醒醒回归商贸本质了
现实中的很大一部分生意,是从买开始的,普洱茶也是如此,很多人还没开店,已经有一大堆库存的普洱茶了。而开店,多多少少还是要铺一些货的,这些普洱茶茶品同样是从买开始的。也就是要学会花钱之后才能挣钱。而带头带着别人花钱买普洱茶的人,在这几年普洱茶的行情中已经很少了。
这几年普洱茶消费的转移,转移到效率更高的直播,转移到经营模式更强的茶企公司。也就是能卖的茶企强者恒强,传统的茶企逐渐没落,小散茶商越发边缘化。
很多茶商还处在被定义的身份角色中纠结,是继续厂牌更好的卖,还是帮客户和消费者更好的买卖?
但是否有想过,抛开这些身份角色之后,很多的茶商本质就是商企,业务不就是商贸活动吗?
围绕普洱茶这个商品的商贸活动,那关联起相应的能卖的茶商企或者消费者,似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通用的商品流通要素:商品——流量——成交。商贸:货品出去,钱回来。钱出去货品回来再出去钱再回来。周转慢了就找快的办法。
有了这种认知,再去看很多很多的茶商经营行为,或分析市场行为活动。很多看似不符合常理的一些行为,似乎都会变得合理起来。
也就是每个茶店的茶商,都在不断追求利润(不管短期还是长期)最大化。当他们的想法和执行行为在市场中呈现出来的经营行为,就是博弈、妥协之后的市场现象。
长期在普洱茶直播榜上的那些茶企,无疑是把商贸模式玩转得很溜。而在实体茶店的一些茶企,同样玩得很溜。
哪个普洱茶品牌热门玩哪个,而他们的玩法要么是执着到极致的交易,要么是综合体量。
我经常交易的的几位广东的茶商,他们能找到茶的高效率和好价位(便宜)。是对那些茶品极致的资源人脉的整合。
而综合体量的,以身入局,哪个品牌火热就开个授权门店,一边是授权茶商一边是中间服务商,更是末端零售商。几年之后他们就形成了品牌集合的交易平台。也就是从茶店上升到平台店的级别。别人不敢买的普洱茶他们敢买,别人敢买的他们更敢买。同样,别人不敢卖的他们刚卖。
因为一个品牌的普洱茶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别人低价,他们更敢低价。别人涨价他们更敢涨价。甚至他们带头。
你会发现他们的茶品买进去的价格可能不同,但出来的价格对面是茶商还是茶客,大体上差不多。基本上拉平了茶品的卖价。
他们和厂牌,天然的既合作又破坏竞争。厂牌的茶品价格体系在他们面前就是用来破坏的。而厂牌对于他们也是一边欢喜一边头疼。厂牌定茶收钱的时候笑哈哈,茶发到市场,他们卖的时候就头疼。因为那些专一老实的其它授权门店一看,没法赚钱了投诉到厂牌了。
现象就是,小茶商你认为自己定的茶价合理,你认为厂牌价格体系的定价合理。但当你认为的合理定价到了公开的市场中,有很多个和你一样的茶商在卖这些茶品。并且价格比你低。你还如何卖呢?
除非你的茶客户非常信任你,愿意为你的销售服务付费。不然,潜在客户就成为别人的客户了。所谓的控价,是控不住的。
所以,市场的核心就是乱买乱卖,买卖着大环境好了或者你成长到可以影响市场了,就好了。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毕竟,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市场和规则,只不过你有没有觉察到已经变了。又或者说商贸的本质亘古不变,只不过形式方式随着时代变了。
作者:小杨,图文来源:茶空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