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产地 > 倚邦古茶山 > 致敬倚邦:何为好的山头茶?

致敬倚邦:何为好的山头茶?

作者:思考鱼  日期:10-25 来源:開元七子號

倚邦普洱茶

茶,取之自然,繁盛于自然,每每嗅到春的气息,那些历史源远的古茶山,满满的都是客;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为了同一个目的:到茶山走一走、瞧一瞧,在惊叹自然的神圣之余,疯狂抢夺那神圣的叶子;符合心意了,带着它回到繁华的大都市,或在一个僻静的巷子、或是繁华都市中一个宁静的角落,抚琴听音,静静的,用多年锤炼的手法,将沸腾的开水,缓缓注入那叶子构成的茶丛中,瞬间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或觥筹交错、或清歌荡漾……

顿时舒畅了、通透了,人也顿悟了。

这就是普洱茶境。

说真的,何为好的山头茶,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则对于流传几千年的圣品而言,个体的生命实在过于短暂,何况我们自己?二则好的普洱山头茶不易得,不可得。

好友新开了一茶店,茶都是好茶,光看山头名称就觉得激动;倚邦、易武、攸乐……

倚邦普洱茶

可每次喝,不晓得是因为时机不和,还是心情不畅,十次有九次都没喝出到底神奇在哪儿?

得了,这次国庆,也没什么隆重安排,我这朋友刚好要进山取经,就相约而行了。

原计划中午出发,但被电话告知得早点儿去,否则晚上都到不了。心里咯噔一下,因此还专门请了倒休,早上九点多就从普洱市出发了。

一路都是柏油马路,高速、水泥路、石头路,偶尔还与土路亲密接触,朋友是老驾,一路都是高速行驶,到了停车点约莫下午。

车停在一个学校里,刚下车我还嘀咕,来早了。后来才知道,我们刚到中转站,此处下车是为了等待朋友从山上来接,阳光灿烂的中午,人也恍惚;朋友终于来了(后来才知道他是水雲濮创始人,因此我叫他水总)。见面简单寒暄,带着我们把中午饭补起来,其实也不隆重,只是在一家简易包子铺,带着狼吞虎咽的心情吃完,就开始匆匆赶路。

倚邦普洱茶

路虽畅通,但各类车辆印痕明显,左拐一会,就得急速回转方向,有些路段,稍不小心,车轮子可就得往路边去了,一点儿不留情面。路是纯粹的泥土铺垫,车辆进进出出,路基下沉、积水、乱石,时不时都会与车底做个最实在的接触,让坐车的我们,一直在模拟踩刹车、加油门,真是可怜水总的车啊。

摇摇晃晃绕着山路,到了开阔地,远眺,满山的绿色,连一点儿泥土的光泽都看不到;随着山势起伏,一波一波地浮现眼前,人的视力真是有限,远处隐约还能见到“雾气”,“高山云雾出好茶”,真是一点儿没错。远远看见有些蓝色屋顶的房子,茶人都知道这些就是茶加工厂,手机咔擦声中,点点滴滴,分散在满屏的绿色里。

大约下午4点,我们进入了村庄,名为村庄,实则家家户户都散落着,相互隔着一段距离,村庄的道路已是水泥路,走起来十分方便,只是偶尔遇到对头的摩托、车辆,极其考究技术。对于我们而言,进村就意味着有惊喜,如孩子般一路问这问那,手机的相机功能就没停息过。

终于停了下来,车留在一个小山坡的开阔地上,沿着山坡往下走约莫20米,就是水总的驻扎地,初来乍到,都没准备什么,一盒月饼、两袋土豆、两瓶自烤酒,在茶山上也显得十分惬意。主人家对于新来的客人,热情极了,又挪位置、搬凳子,又沏茶,我们也就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房子共有三大间,两层,主屋后面还有一个晾晒场,屋顶用塑料包裹着,里面堆放着玉米等粮食;主屋的右边连着厨房,院子很大,鸡鸭等声音不时响起,但是,院子、屋子干干净净,让我十分惊奇,作为人类学专业后生,读书时偶有机会到各地实习,如此讲究卫生的还十分少见,足见主人家的教养与好习惯。

后来才了解到,主人家一家四口,爷爷、父母亲及一个小孙子,小孙子很可爱,以三岁看大的角度讲,他将来是一个超级大帅哥。一家都姓曹,直到我们从山上返回,才知道,主人家就是当年被任命为千总的曹当斋后代,实在可惜,在山上的时候,知识的浅薄让我们疏忽了。

倚邦普洱茶

插播一段历史,倚邦山明代初期茶园已成片,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明代隆庆四年,车里宣慰司划分十二版纳时,将古六大茶山与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统称茶山版纳(版纳整董),其治所便设在倚邦,随后从明代隆庆四年到清代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古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

清代雍正七年,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倚邦土弁曹当斋因协助清军平乱有功,被授封为倚邦土千总(子孙世袭)。从曹当斋开始,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革登、莽枝、蛮砖等茶山近200年。虽然民国初年,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和交易中心已移向易武,但倚邦依旧有着号级茶如元昌号、宋元号、庆丰号等十来家茶号,从文献记载来看,倚邦茶在道光年间已卖到印度和欧洲,随后抗日战争爆发,茶号停业,茶商茶农迁移,热闹喧腾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尤其是1942年,攸乐山人起义进攻倚邦,战火连烧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倚邦古镇化为灰尽。

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今天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土司府的柱脚石、“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牌,乾隆皇帝的敕命碑,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它曾有的辉煌,我们居住的主人家,也就是曹家,从他们生活习惯、待客之道、对生活的态度、曹当家(本文指家中顶梁柱)的言谈举止,很容易让你产生疑问,硕大的倚邦,并没有优秀的教育水平,但是他们保留的优良传统(停留太短、知悉太少了),足以让外面的人投去钦佩之目光。

倚邦晒青茶

说到茶,其实一到主人家,就看到院子里放着很多竹子制作的簸箕,里面晾晒的都是做好的茶,林林总总,遍地都是,因为牲畜都是圈养,包括鸡鸭都无法来与晾晒的茶作伴,所以干净之余,她们还完完全全吸收了倚邦独一无二的阳光和天然气息,并伴随着代代相传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间朋友和我到处逛游去了,顺便还看到了当地独有的小叶种茶叶。

在我们惊叹这个地方如此高密度森林覆盖率,如此清新空气及古今繁华与孤寂的对比后,我们期待倚邦茶越走越好。聊着聊着,我们又返回到住所,刚到院子,就看到几个中年人在院子中忙碌,仔细打听才知道水总为了招呼大家,花了5000大洋购买野放的一头牛,村民宰杀了在做后期处理,心里也顿时乐开了花,因为今晚肯定要有大局。

倚邦

作为客人的我们,并没有参与他们的劳作和晚饭的准备,不知不觉中晚饭时间到,拎着带来的自烤酒,上了桌,满桌的牛肉香。那晚,所有的人都醉了,有人醉得失忆、有人醉得次日饭菜不进,作为不常喝酒的我,因为喝得太急,现场直播了好几次,反而躲过了这场开幕式。

既来之则安之,依稀记得晚上来客都睡大通铺,也感谢主人家的细心,我们睡得很好;第二早我赶上了吃早餐,其他人都没这好运气,九点、十点起床的他们,估计也是醉酒的结果。早上我们都在喝茶,喝了不止五款,茶山喝茶感受不出在闹市的茶室里那种悠悠岁月感,可能周围的景色过于魅人吧。

因为古茶区离得我们太远,原计划在茶山待三天的我们,第二天就没去,中饭后选择到村里逛逛,说是村,实际都是被茶树、茶园围绕的房屋区,一路上手机就没停止过,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古茶树,有些长势很好、有些显得过于独处。路上又认识了另一家的主人,热情邀请下,我们走进了他家的茶室,茶室用铁皮围成的房子(显得豪华大气),因为在缓坡上,地上用了钢铁做支架,踩在地面上,还咯吱咯吱作响,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品茶;根雕旁坐下来,就开泡了,在这个周围都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内喝茶,还真能品出所以然,今年的春茶与刚做好的秋茶,对比中发现春茶饱含“春的气息”,秋茶显得有些单调了。

倚邦茶树鲜叶

其实对于主人家而言,茶并不是必需品,他们需要的是粮食、蔬菜、肉类,因为一日三餐少不了他们,而茶只是伴随茶价的增加,慢慢可以增加他们收入的一种作物,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经济作物的领头羊,所以,他们也需要腾出一点空间来安置他们。或许是我依旧不静,在这里品茶不被更多东西打扰,方能感受茶之春秋。

主人家院子里到处都是收回的玉米,偶尔看见几个簸箕里还在晾晒的茶,旁边是一些已经包装好的250克倚邦茶;远处老人在忙碌、小孩在家里嬉戏,一片祥和,令人羡慕,因为初来乍到,加之有新客人的到来,我们便回来了。

倚邦普洱茶

回到曹家,我们一边喝茶、一边照看早上端出来晾晒的茶。今晚不在主人家晚餐,曹当家小舅子请客,菜饭已好,毫无婉拒之心跟着他去了。一进屋子就是满桌的大菜,毫不客气中,我们动起碗筷,说实在的,昨晚的酒已经让我产生恐惧之心,但是盛情难却,我们还是喝了,原计划喝一杯,但一杯结束,又被加满,倚邦人的热情,不仅体现于待客之道中,也体现在酒文化里。

伴随着聊天哈哈声,陆陆续续附近的男主人都来了,也就被喝开了,酒足饭饱之余,是那种再喝一口就会倒地不起的境界,踉踉跄跄我们开始返回,但是,已经到了深夜。

倚邦茶山美食

第二早我们都早起,因为改变了原计划,今天就要返程,主人家早早做好早餐,用过后,我们开始将晾晒好的茶做装袋处理,一大箱一大箱,先将塑料袋套入纸箱,再将茶叶放入塑料袋,摇晃后拉紧袋子口,并一箱箱放置在主人家里,临走时我还担心茶会不会丢了、少了,实际我多心了,主人家说一不二,着实放心。

走时朋友买了两公斤春茶,计量单位为两公斤,提在手里感觉没多少,但是货真价实,这种亲身上山的感受,加上后续的品鉴,才发现,倚邦登上贡茶之巅,那自有道理啊。

倚邦茶

临走时,曹当家用自封袋送了我们一些茶,心里着实感激。吃住都在他家,走了也没给银子,还免赠茶。

怀着满意的心情,我们驱车返回。

倚邦之行,并没有按照原计划去看古茶的景象,但是陆陆续续瞄见的茶树,其实已经在告诉我们,这里的茶,汲取天地之灵气、吸收万物之荣耀,历经历史的繁华沧桑,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中,用最古老的制作方式、用最热情的待客之道、用最真诚的言传身教方式,传递着倚邦人对历史的崇敬、对访客的的热情、对朋友的真诚和对未来的憧憬,相比住所旁就是购物点的城市,他们的生活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满足基本的购物需求,但是,依托茶,他们连接了天南地北、打通了与外界的屏障,他们理应自豪,因为淳朴、真诚的他们,一直幸福着!

以此文感谢他们。

作者:思考鱼,首发:開元七子號,本图文由作者授权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产地 > 倚邦古茶山 > 致敬倚邦:何为好的山头茶?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