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红内外销沉浮录:云南大叶种的辉煌与悲歌
要谈论“工夫滇红2.0”,我们必须回到1938年,冯绍裘在凤庆县利用凤山大叶种原料试制滇红茶。其借鉴祁门红茶工艺,创制滇红,利用云南大叶种的适制性,做出不同于祁门红茶的特色——香气不及祁门红茶,但味浓过之。
这表明,云南大叶种做红茶,从创制之初,就有先天的不足——高香是短板。传统滇红茶其实也很香,有独步天下的“蜜糖香”,是许多老滇红茶客的“心头好”。但这种香,是浓郁型,而不是高扬型,属于低调的奢华。虽然,香气馥郁,香充分融入茶汤,但许多不会品茶的,体会不了这种妙处,或者喝惯小叶种茶的,觉得香气不够高,味道太浓,欠鲜爽,“傻大粗”的外形,不能在茶杯里赏心悦目。
当然,先天的优点也是天花板级的,香气馥郁,味浓,为中国小叶种红茶未曾有,虽不受国内清饮市场待见,但非常适合国外调饮市场的调性,可与国外顶级大叶种红茶一争高下。
这就是滇红茶发展的两条总路线之争,清饮与调饮。强调先天“味浓”的优点,针对国外的调饮市场做文章,通过几十年的外销挂帅,形成传统滇红“蜜糖香”“浓强鲜”经典品鉴体系。但将国外吃得开的那一套,拿来做国内市场,却在国人的清饮传统面前吃瘪,被归为不入流的茶类。
云南大叶种红茶的这种先天优势与不足,在不同时期的产业语境会产生截然不同之命运:外销市场的长期宠儿,内销市场的低端品类。
滇红的产业语境分为四个时期:
1939——1984,外销挂帅的黄金时代。
1985——九十年代前期,外销继续热,内销开启,是内外销并举的时代。
九十年代中期——2007,滇红的疲软时代,内外销都陷入困局。
2008至今,滇红产业复兴,相继走向高端与泛生活化时代。
先看第一个时期。大叶种做红茶,如果不做后天的重大调整,肯定不能跟小叶种比高香、鲜爽与优美的外形,而要走醇厚路线,加上1985年放开茶叶流通市场之前,发展滇红产业,是服从出口换外汇之大局,凤庆当地的茶农与茶工都没有机会喝上红茶,当年生产的红茶要全部调拨出口,内销市场无从谈起。
建国后的外销挂帅,又分两个时期。一是五十年代主抓工夫红茶,针对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因为他们喝的是工夫红茶。二是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转向以伦敦市场为核心的欧美国家,出口红碎茶。于是,滇红茶的产业重心,由工夫红茶转向红碎茶,一直到70年代,中苏关系缓解,工夫红茶才逐渐得到重新重视。
在外销占主导的年代,由于老外不管喝工夫红茶,还是红碎茶,都是调饮,滇红虽然香气不高扬,但香气馥郁,有独特的蜜糖香,味道浓,非常适合调奶,故被视为可与印度、斯里兰卡的顶级红茶相媲美,从而为滇红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第二个时期,是1985——九十年代前期。1985年茶叶流通体制放开,滇红在确保外销的同时,可以做内销,从而进入了内外销并举的时代。这一时期,外销继续火热,内销也取得一定成绩,开拓了东北等一些国内销区,到今天这些地方已成为滇红的传统销区,成为滇红大众消费的基本盘。流通市场放开,搞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乱相,大量外商涌入凤庆等云南滇红原产地收购原料,从1985年起到89年,至少掀起了三轮“茶叶大战”,无序竞争造成原料价格上涨,品质下降,凤庆茶厂等计划经济年代正规厂家已经明显不适,严重冲击其传统的产销格局,这就为90年代中期滇红衰落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的第三个时期,就是滇红衰落的十年。90年代初期起,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掀起了消费市场大升级,名优绿茶、花茶、铁观音引领了这一风潮,政府、茶厂与茶商的都盯着国内市场与当红品类打,主攻外销的红茶自然成为爹不疼娘不爱的鸡肋。
消费升级会推动产业升级,大家都来追绿茶、花茶与铁观音,会造成原料价格快速上涨,好原料用来生产市场宠儿,低档甚至级外料用来生产滇红,导致品质一落千丈,滇红碎茶成为国际市场的低端货,沦落到靠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来生存。内销则是两头受气,在消费端,味浓、糙哥形象的滇红,不受国内清饮客待见,被视为“粗茶”,自然卖不起价,掌控市场的外地茶商,自然舍不得用好料生产滇红。而在生产端,原料价格上涨,为维持抵档成品的价位,自然要降低用料等级,品质严重下降。滇红内外销就陷入了向下流竞争的恶性循环。
滇红外销很难建立中高端话语权,向上升级困难。但中国各种茶类内销是风水轮流转,在90年代以来的消费升级的黄金时代,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具备,许多边缘化的茶类都可以向高端升级。这就是滇红茶高端崛起的背景,喻示着其将进入第四个时期。
到了2006年,以滇红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从业者借鉴名优绿茶的打法,大幅度提升收鲜等级,强调好看的外形,口感要清雅一点,用“经典58”这个划时代产品,开创了“名优滇红”。滇红茶第一次可以卖较高价格。而2008年,“中国红”的横空出世,填补了滇红缺高香茶的短板,在中国式的茶叶审美上提升了好几个段位,标志着滇红也可以做内销的顶级茶,从而又将滇红价格推向新高。2013年以前,名优滇红、高香滇红的相继出现,让滇红有了逼格,加上政府与厂商大力宣传,就入了“三公消费”与“土豪消费”的法眼,造就了“礼品滇红”之火热。
2013年,国家控制三公消费,礼品茶大降温,滇红又借鉴普洱茶原生态与越陈越香的打法,开启了滇红茶的原生态革命,用古树红、野生红与晒红打响了“原生态滇红”金字招牌,引来全国各路茶商、茶客的青睐,从2014年一直火到2019年。
同时,滇红的消费属性比普洱强得多,针对精品消费与大众消费的各种“花式滇红”也应运而生。
近年来,滇红的老品种、老工艺、老味道,又重新受到消费者青睐,于是“传统经典滇红”,即“老工夫滇红”又开始兴起。这无疑是一个轮回,从传统出发,创新,回归传统!
以上,就是滇红高端化进程的六大赛道:名优滇红、高香滇红、礼品滇红、原生态滇红、花式滇红与传统经典滇红(老工夫滇红)。
2020年以降,中国专业主义主导的茶叶品类升级红利进入了尾声,是将茶叶卖给懂茶的专业茶客,还是卖给广大不懂茶的精英、白领与老百姓,从业者都将认真思考与抉择。在未来,滇红由专业主义的高端,向泛生活化的消费主义挺进会非常明显。这标志着,现阶段,滇红茶处于高端向泛生活化的过渡。
诞生于1939年的滇红,也就形成了滇红3.0:传统→高端→泛生活化。请上帝喝茶工作室携手凤庆龙头茶企将在滇红的三个时代、六大高端赛道的背景下,审视传统工夫滇红的巨大成就与时代局限,系统复盘与总结新时期的创新,推出引领高端与泛生活化潮流的“工夫滇红2.0”体系。
文/白马非马,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