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对我们的身体有益。除了补充营养,带来感官愉悦之外,它的主要益处在于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的价值。
听寨子里的老人讲起寨子过去的历史,“勐簸”傣语意为美丽的地方,是两百多年前的傣族人建造的。后来傣族陆续向南迁移,寨子就被遗弃了。
跟对人,喝对茶。普洱茶的千变万化,不是一个做茶人或者一个喝茶人能够去完全表达得清楚的。做茶人的关键是要把原料做真做实,喝茶人的关键是靠喝。
最近两次和张彤姐一起在工作室喝茶,三人对饮,向英子老师提问等,又对一些泡茶的细节又有了强化的认知,具体如下:
曾经的大益7542生茶和7572熟茶,是大益茶中的爆品,能成为爆品,一个是巨大的数量,一个是亲民的价格(性价比),第三则是最关键的销量,第四则是喝的人多消耗快。
今日是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秋天带走了枝繁叶茂、和风暖意,却也为大家送来了糖炒栗子与漫山红枫。
今年的“狂热之夏”匆匆结束,陡然而至的冷空气让人措手不及。于是,我们开始向往安静客厅里一壶暖暖的茶。它不仅可以给身体带来温暖,更能让我们在醇厚温润的茶汤中找到内心的安全感
四时轮转,时光不停。每个时节都有独到的美,暮秋时节,天气虽然时不时的充斥着寒意,但满眼的金黄、橙红却给人无限暖意。
班章茶小树茶有没有这么便宜的我们暂不说,但从品质上来说,如果你缺乏横向的多喝多记忆多对比。首先你就很难知道哪个品质好,其次喝了你也对比了不知道哪个好。
“心动,则万物动;心静,则万物静。”这世间的动与静,无非是我们的心念波动。静由心生,境由心转。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心浮气躁之人,做事容易出错,做不
一个行业的发展,除了政策支持,就要看老板的眼光了。 屡次被视为“风口”的茶产业,自然没少吸引大小老板的目光,但也没少让满怀信心的老板折戟沉沙,铩羽而归。
陈茶最大的问题在于评估,一方面是品质评估,一方面是价值(价格)评估。目前,普洱茶流通市场是买家在做评估这个事。品牌普洱茶的品相、真伪、口感、价格、仓储等等。
2003年以前,喝普洱茶的人总共并没有多少。但如果你稍微对于普洱茶有些历史认知,应该听过“普洱茶,味最酽(yàn)”。
羊城一周的学习培训结束了,来去匆匆,课程安排很紧,没有闲暇时间,本想去普洱茶的营销传奇圣地——芳村看看,也带了一些特殊的茶品准备跟本地茶友交流一下
生活是调研,调研是生活。这几天,工作室附近的奶茶店越来越多,其中一家主打大红袍茶底的奶茶店火了,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陶瓷界泰斗陈万里曾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
《荒诞医学史·中国篇》中每一篇故事都足以说明,为了祛病灭疾追得健康,人们曾经可以做出多荒诞的尝试:长生不老炼丹术、柳枝接骨、鸡血疗法……
种茶、制茶、饮茶、食茶,我们不仅追求勉强裹腹,满足味蕾,寻得药用。数千年与茶为伴,只因茶中有饮食,茶中有康养,茶中有诗意。
501白布条7542内票打的是勐海茶业责任有限公司,而501 7542是勐海茶厂出品,其实两款茶都是501 7542,茶品都是一样,只是内票不一样而已
普洱茶行业超级概念将会越来越少,高端熟茶承接不了古树茶。普洱茶行业这几年大概的一个情况:茶树可采制资源多、原料库存多、成品库存多。
作为在茶界功夫一流且特别能打的普洱茶选手,不仅内功一流,外功也变幻无穷。随着普洱茶身形的的不断发展,不仅出现了砖、饼、团、坨等形状,还有许多普洱茶被做成了茶珠。
谢付亮,著名品牌专家、国学专家、茶叶品牌营销权威导师,《中国品牌》杂志报道其策划的“白茶娶妃”为“茶叶品牌第一案”,马来西亚《联合日报》称其为“中国茶叶品牌策划第一人”。
最近在翻书柜,翻出来已经吃灰多年的一些关于普洱茶的书籍,一时兴起翻阅起来。看到一些信息,分享给有兴趣了解大益历史的茶友参考。
普洱茶流通市场中,由于普洱茶的的特殊性—在符合相应条件下可长期保存。因此,正规生产出来的合格普洱茶,流通到市场中销售(存储)。
关于这三大项的分值配置,内感和外感都是40分。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买茶是基于外感,茶买到手开喝才能获得自己的内感。所以,外感的分值和内感的分值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