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6饼!80年代双飞红印铁饼品鉴:一泡喉韵生凉,十道茶气上头

——【龑王牌】喝有温度的茶,做有温度的人
【龑王牌】小众名山茶文化品牌,距离百年茶企品牌还有94年
茶,几经翻滚,见质;人,几番往来,见心。
在普洱老茶中,80年代双飞红印铁饼因其“双飞”特质而显得尤为珍贵——茶饼内部压有两张具有标识意义的内飞,这一特征在存世老茶中实属罕见。此茶经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推荐后,早已成为资深茶客心中不可多得的珍藏。如今存品剩余6饼,每一饼都承载着时光的重量,静待有缘人。
品鉴小记
干茶:陈香沉稳,烟香清晰可辨,略带仓味。
备茶:取茶8.6克,投入160毫升柴烧壶中。
温杯投茶:干茶在温热的壶中苏醒,烟香、陈香交织,山楂味浮现,细嗅仍有一缕仓味。
一、洗茶两道
头道洗茶:汤体金黄,通透澄澈。茶底陈香、梅子香与药香显著,仅闻其香,已令人唇齿生津。杯底香则层次分明,陈香、兰香、梅子香与果香萦绕。
第二道洗茶:汤体转为橘黄明亮,通透度依旧。茶底香气转向烟香、木质香与陈香的主调。杯底香延续丰富,陈香、兰香、木质香、梅子香、果香和谐共舞。
茶汤入口,甘甜润滑,参香初显,津液顿生,饮后齿颊留香。
二、正式品饮
品鉴头道茶汤:入口甘甜润滑,木质香与参香成为主导,略带仓味。生津感迅速涌现,回甘悠长。
品鉴第二道茶汤:滋味愈显饱满厚实,入口甜润依旧。陈香与木质香更加清晰,生津感强烈,茶汤的骨架感凸显。
品鉴第三道茶汤:口感出现转折,入口微酸带出些许苦底,但茶汤的厚度与饱满度依然坚实。生津回甘持续,饮后茶气开始显现,体感微热。
品鉴第四道茶汤:参香在这一道变得尤为显著。茶汤滋味饱满厚实,生津回甘强劲,茶气带来的体感持续增强。品饮至此,渐入佳境,或许是近期昆明连绵雨水影响了茶品内部微妙的转化节奏。
品鉴第五道茶汤:入口甘甜润滑,参香仍是主角。茶汤质地饱满稠厚,生津回甘表现优异。饮后通体舒畅,茶气充盈,体感温暖舒适。
冷杯香:杯底冷却后,高雅清幽的兰香持久不散。
品鉴第六道茶汤:入口甜润感佳,汤感细腻且保持饱满。生津回甘持续有力,茶气与体感依然清晰可辨。
品鉴第七道茶汤:甜润感突出,参香与糖香交织。茶汤甜润细腻,滋味饱满度不减。饮后唇齿留香持久,茶气带来的体感强烈。
品鉴第八道茶汤:甜度进一步提升,入口即甜。滋味饱满度维持良好,饮后满口生津,香气留存,气韵体感依然强烈。
品鉴第九道茶汤(闷泡4分钟):入口带有明显苦韵,参香变得极为浓郁,茶汤浓酽饱满。生津迅猛,回甘持久。饮后“闷头感”(茶气上头感)明显,气韵强烈。
品鉴第十道茶汤(闷泡4分钟):入口清甜,汤感甜润顺滑。参香、陈香沉稳显现。生津感依旧迅猛,回甘绵长,滋味饱满厚实。饮后仍有“闷头感”,气韵体感强烈收尾。
三、整体品饮体验
此次品饮感受相较以往略有不同,汤中始终伴随一丝仓味,推测与昆明近期频繁的雨水天气有关,影响了茶品当下的状态表达。然而,这款老茶的深厚底蕴与核心魅力依然清晰可辨:
1、参香显著:贯穿品饮始终,尤其在第四、五、七、九、十道中表现突出,成为茶汤的标识性香气。
2、陈韵悠长:干茶、茶底、杯香、汤感无不透露出沉稳内敛的陈年韵味。
3、汤感细腻饱满:茶汤质地从甘甜润滑到浓酽饱满,层次丰富,稠厚度佳。
4、体感气韵强烈:自第三道起茶气显现,体感温暖,后续愈发明显,尤其闷泡后带来强烈的“闷头感”和气韵冲击。
5、生津迅猛,回甘持久:从闻香开始生津,贯穿整个品饮过程,回甘悠长。
6、喉韵清凉,耐泡度高:饮后喉部留有清凉舒适感,即使闷泡至十道,茶汤滋味依然饱满有力,足见其底蕴深厚。
7、仓储良好,陈化得当:虽带微仓味,但整体转化路径清晰,无不良气息,足见仓储环境优良。
结语
80年代双飞红印铁饼,独特的“双飞”印记,是历史赋予的稀有标识。尽管此次品饮受天时影响,茶汤中微带仓味,但那份沉稳的参香、厚实的汤感、强劲的生津回甘以及贯穿始终的强烈体感与茶气,无不彰显着其作为顶级老茶的非凡品质与陈化潜力。现存6饼,每一口都是与岁月对话的珍贵机缘。这样的老茶,懂它的人,自会视若珍宝。
本文系艾老师选茶栏目原创,首发爱普茶网。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