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熟韵——“吾茶共饮”的熟茶合集(吾茶共饮)
“吾茶共饮”小陈总分享馈赠了一套他历年自己选料发酵制作的部分熟茶(2019~2022),出自同一位发酵师高俊言,有些是拼配,有些是纯料,由于是同一位发酵师傅发酵原料,加上小陈总自己对熟茶的工艺把控,基本上可以说已经形成并构建了自己的熟茶体系,所以这套茶品是挺有品鉴意义的。
感谢小陈总的分享馈赠。
这几款茶品基本上新茶期都曾经有过品鉴并写有品鉴文章,有些甚至连用于发酵的原料也都品鉴过,所以这次会依时间顺序挨个品尝并梳理,一是看看通过昆明专业熟茶仓储后带来的变化,二是看看是否能通过品鉴找到并总结一些规律,不一定能通过一两次品鉴就得出什么结论,喝喝看吧,反正茶在我这里,可以多次复盘,日后也有机会跟其他茶友当面分享交流(很多茶商朋友或者茶友寄来交流的整饼茶品不像零散拆茶茶样,会很快喝完,都会有留存,以后和茶友茶聚时应该都有机会喝到的)
统一冲泡方式,用水,来对比一下这些茶的品质变化,不做品鉴结论,只做当下品饮评价,最终统一点评归纳。
冲泡方式:
取茶样约7克,180ml紫陶小品,市政过滤水,保持95度以上沸水,快速洗茶两次,醒茶两分钟,不使用茶滤网,初始以10~15秒速度缓注缓出,然后依滋味呈现适当延时冲泡,尾段沸水重闷。
第一款,2019年“常和”,用料临沧、澜沧
品饮感受:
干茶,麦秸堆堆气息,散发着淡淡木质发酵酸甜;
洗茶,木质糖香、糯甜香,茶汤甜醇气息扑面而来,糖香突出,叶底木质发酵熟香、麦秸堆草木香、木质糖香,没有渥堆味和异杂气息,挂杯浓郁糖香;
冲泡品饮,糖香馥郁,入口醇甜,隐有微苦,涩感初始不显,木质甜醇感突出,香气已经融入茶汤中,熟香混合着木质糖香,甜感直接,回甘快,生津缓缓而来,茶汤随冲泡微有糯滑感,汤感柔顺,回甜持久,苦涩近乎不显,香气、滋味丰富度一般,相对纯粹,干净,木质香韵随冲泡愈发明显,喉部润甜,无燥感,隐有喉韵律动,气感相对温润,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肠胃没有生硬感,体感刺激性近乎不显,耐泡度一般,茶汤厚度回落稍快。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6分
2、甘(生津回甘):7分
3、重(茶质表现):6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6分
6、韵(韵感表现):6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二款,2019年“易”,用料布朗、澜沧
品饮感受:
干茶,麦秸堆垛草木气息,木质发酵微酸;
洗茶,木质糖香轻扬,茶汤气息甜醇,叶底木质发酵熟香、脂香、坚果香、草木甜香、木质糖香,没有渥堆味和异杂气息,挂杯馥郁糖香、蜜甜香;
冲泡品饮,甜醇气息扑面而来,糖香馥郁,入口醇甜,微苦,布朗山原料带来的清晰的小苦底,香溶于水,木质香、坚果香、果糖甜香,薄涩于口腔、上颚一闪而过,不停留,苦随汤走,沿舌面滑过,微聚于舌根,略一停留,转瞬化开,回甜快,生津缓缓而来,口鼻间香浓,齿颊间有淡淡木质香韵留存,汤感顺滑,汤质相对饱满,滋味协调,微苦打底,些许需要去捕捉的薄涩,甜醇相伴,仔细咀嚼,甚至可以捕捉到淡淡的“咸感”,滋味初具“立体感”,随冲泡,茶汤愈发绵滑,微有“糯”感,只是这种饱满的汤感不太持久,两三泡后汤质开始回落,依旧顺滑,只是厚度变薄,爆发力集中在中段,随后就变得相对绵甜,好在微苦底给出了力量支撑,不绵软,喉韵清晰,喉感不燥,韵感律动持续,气感相对温润,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温热,肠胃隐有“硬”感,不仔细捕捉近乎不显,体感刺激性小。
耐泡度一般,香气、滋味丰富度一般,木质香韵感贯穿始终,略有香韵留存,干净,不只是体现在滋味干净,口腔也干净,没有任何粘留附着,适口性也不错。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7分
2、甘(生津回甘):7分
3、重(茶质表现):7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7分
6、韵(韵感表现):6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三款,2019年“出云”357克大饼,用料革登、莽枝、易武
品饮感受:
干茶,麦秸堆堆草木气息,些许木质发酵酸香;
洗茶,熟果香、果糖甜香、木质糖香,茶汤气息甜醇,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叶底果糖甜香、木质糖香、坚果香、木质发酵香,没有渥堆味和异杂气息,挂杯果蜜香、馥郁糖香、木质甜香;
冲泡品饮,香浓,入口醇甜,初始隐隐微苦,微微薄涩,香溶茶汤,汤水含香,果糖甜香与木质糖香的复合香型,甜醇凸显,些许的苦涩不停留,转瞬化开,生津回甘缓缓而来,茶汤绵柔,汤水相对细腻,有“肉汤”感,略显稠滑,口腔触感舒适,喉感舒畅,无燥感,舌两侧、舌底生津不断,齿颊、喉头有木质醇香留存,滋味相对丰富,协调,平稳,随冲泡呈现出一条“抛物线”,没有突然的爆发和突兀的回落,耐泡度尚可,喉韵清晰,韵感律动持续,气感温润,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肠胃略有“暖”感,体感相对舒适。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8分
2、甘(生津回甘):8分
3、重(茶质表现):7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7分
6、韵(韵感表现):7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四款,2020年200克“出云”小饼,用料蛮砖、易武,2018~2019三个小堆发酵拼配
品饮感受:
干茶,麦秸堆垛气息,木质发酵酸香;
洗茶,果木甜醇气息,木质发酵甜香,茶汤果糖香浓,叶底果香、熟香、木质发酵甜香,没有渥堆味和异杂气息,挂杯果蜜醇香、木质糖香;
冲泡品饮,香浓,甜醇气息馥郁,入口醇甜,初始隐有苦意而无苦味,需要去捕捉的薄涩,木质香醇气息已经融入茶汤,香绕口鼻,汤水含香,茶汤绵柔,顺喉而下,过喉留甘,回甜迅速,生津缓缓而来,口腔干净清爽,有清凉感,木质香韵在齿颊与喉头留存回馈,随冲泡,汤质渐趋饱满,汤感绵糯、顺滑,微有稠厚压舌感,可惜只有一两泡,随后茶汤回落,滋味相对协调、平稳,起伏变化细微,木质甘醇愈发凸显,依旧隐有苦意,涩不停留,生津回甘持续,气感沉稳有力,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推进,喉感不燥,肠胃没有生硬感,体感相对舒适。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8分
2、甘(生津回甘):8分
3、重(茶质表现):8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7分
6、韵(韵感表现):7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五款,2021年“镜和”,用料易武弯弓、弯弓河黄片发酵而成
品饮感受:
干茶,淡淡干草堆气息、奶麦甜香;
洗茶,发酵熟香、果糖甜香轻扬,茶汤糖香浓,甜醇馥郁,叶底果糖香、坚果香、木质发酵甜香,没有渥堆味和异杂气息,挂杯蜂蜜甜香、果糖甜香;
冲泡品饮,浓郁到糖香中间夹淡淡花果甜香、蜂蜜甜香、木质糯甜香,入口醇甜,初始无苦,无涩,香气入汤,木质甘甜,甜醇凸显,滋味干净,随冲泡,隐隐微苦,需要去捕捉的薄涩,汤水顺滑,汤质偏轻盈,汤感微有绵滑但缺乏质感,略显水薄,以木质香与蜂蜜糖香形成复合香型为主,仔细咀嚼,还是能捕捉到些许黄片特有的草木粗老气息,香随汤走,汤水含香,只是香韵留存略短,饮后只余回甜和淡淡的木质香韵,稍欠回味,生津回甘持续,有微弱喉韵,喉部润甜无燥,气感温润,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肠胃没有生硬感,体感相对舒适。
滋味丰富度、茶质厚度不足,耐泡度一般。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7分
2、甘(生津回甘):8分
3、重(茶质表现):6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7分
6、韵(韵感表现):6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六款,2021年“靖阳”,用料布朗、邦东原料发酵拼配而成
品饮感受:
干茶,木质发酵熟香,木质糖香,类咖啡奶糖甜香;
洗茶,木质糖香混合着奶麦香、咖啡糖香,茶汤气息甜醇,糖香馥郁,叶底木质发酵甜香、脂香、坚果香、些许玫瑰糖香,没有渥堆味和异杂气息,挂杯果蜜甜香、蜜糖甜香;
冲泡品饮,香甜气息扑面而来,玫瑰果糖甜香,入口醇甜,直接到甜,微苦,类似咖啡的醇苦感,苦韵微聚于舌根,缓缓化开,微微薄涩,于上颚一闪而过,不停留,生津回甘随之而来,香甜伴随着苦韵,滋味的立体感凸显,丰富而有质感,汤感绵滑,有微糯感,甘、香、醇、厚,有爆发力,有力量感,只是这种爆发来的快,去的也快,汤质的饱满集中在一两泡,随后开始回落,苦韵贯穿始终,香气、滋味随冲泡渐有变化,花果香减退,中后段以杏仁香、木质糖香为主,苦显涩轻微,苦涩不粘留,茶汤初具“滑”感,喉韵舒畅,韵感律动持续并随品饮略有下沉,喉部无燥感,气感透彻,气足,有穿透力,直透后背并向身体发散,肠胃隐有生硬感,体感微有刺激性。
香气、滋味丰富,耐泡度尚可。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8分
2、甘(生津回甘):8分
3、重(茶质表现):7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8分
6、韵(韵感表现):8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七款,2022年压制的易武熟茶,用料老街放养茶园原料21年发酵而成。
品饮感受:
干茶,麦秸堆堆气息混合着干草甜香,淡淡木质发酵甜香;
洗茶,奶麦香、蜜糖香、木质糖香,香甜气息轻扬,茶汤散发着醇甜气息,叶底发酵熟香、麦秸堆香、木质糖香、些许花果蜜甜香,没有渥堆味和异杂气息,挂杯蜜糖香;
冲泡品饮,香气馥郁,花果蜜甜香混合着木质糖香,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入口醇甜,初始无苦,隐隐薄涩,一闪而过,茶汤蜜香显,汤水略含香,但是甜度却不算太高,反而显得滋味平和,茶汤绵柔顺滑,水路细腻度一般,随冲泡,依旧苦涩不显,隐隐的苦涩若有若无,甜醇突出,木质糖香与蜜糖香的复合香型,干净,纯粹,协调,平稳,味感柔和,滋味丰富度一般,汤感绵滑,汤质厚度一般,耐泡度一般,稳,顺,微有喉韵,喉部润甜,隐隐微燥,气感温润,入腹略有暖意,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肠胃没有生硬感,体感相对温和。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7分
2、甘(生津回甘):6分
3、重(茶质表现):6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6分
6、韵(韵感表现):6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第八款,2022年压制的凤凰窝熟茶,用料墨江凤凰窝,20年发酵而成,散料存放两年散堆后压制
品饮感受:
干茶,草木甜香,淡淡木质发酵酸甜气息;
洗茶,木质糖香,带着淡淡陈醇气息,茶汤糖香浓郁,叶底木质发酵熟香、坚果香、木质糖香,挂杯蜜糖甜香;
冲泡品饮,甜醇气息扑面而来,蜜糖甜香混合着木质糖香,隐透淡淡花蜜甜香,入口醇甜,初始无苦,无涩,茶汤温润,软滑,隐有“化”感,甜度虽不算高,但好似冰激凌在口腔融化一般,渗入齿缝、舌面,口腔有清凉感,茶汤顺喉而下,过喉留甘,木质香韵在鼻腔、齿颊间、喉头回馈,香韵贯通,留韵持久,干净纯粹,随冲泡,苦涩不显,滋味平和,协调,汤质愈发绵柔饱满,水路细腻,汤感绵柔,细密,香、甜、软、滑,喉感舒畅,润甜无燥,喉韵清晰,气感温润,随品饮缓缓向身体发散渗透,胃部温热,“暖”,后背毛孔打开,额头微汗,通透,体感舒适。
汤质起伏平稳,耐泡度尚可。
(叶底)
当下品饮评价:
评分:每个评分项满分10分
1、香(茶香表现):8分
2、甘(生津回甘):8分
3、重(茶质表现):8分
4、滑(汤感表现):8分
5、气(茶气表现):8分
6、韵(韵感表现):8分
(注:“香、甘、重、滑”是从嗅觉、味觉、触觉等口感滋味上去评测,“气”主要是体感标准,”韵“则是一个由口感和体感综合得来的指数,评分只针对当下口感滋味)
这几款熟茶对比最初的品饮感受,品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有几款的提升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易”,“靖阳”,“凤凰窝熟茶”这三款,“易”的陈化时间最长,主要是时间打磨的功效,而“靖阳”与“凤凰窝熟茶”则更多是原料的因素了,散去刚压制成型后的水气,汤质都有所提升,展现出好原料发酵熟茶的韵味。
高俊言师傅的发酵技术非常稳定,试图通过一两次品饮找寻到发酵师的发酵特色是非常困难的,本身熟茶在我看来就是“三分料,六分工,一分天注定”,有时候有运气成分的加成,但至少小陈总和高师傅发酵制作的熟茶有几个基本的特点:
1、干净
这个干净不仅仅是气息、滋味的纯粹无异杂,也体现在口腔味感的干净,无论苦涩程度,没有任何粘留附着;
2、纯粹
单一区域纯料发酵后的纯粹香气和味感,乃至拼配后仍能感受到,说明用料相对统一;
3、协调
无论是纯料还是拼配,都给人一种整体的协调感,表现相对平稳,不突兀。
由于年份相对短,陈韵都需要时间打磨,这个急不来,而且熟茶的陈醇我觉得需要的时间相对生茶可能更久。
对于熟茶而言,由于好的高品质熟茶我遇到的不多,所以没有建立熟茶的玩家级评级体系,只是针对品质和潜力做了一个粗略的划分,分为“口粮级”、“品饮级”、“享受级”三个级别,这八款熟茶按这个分类划分就是:
口粮级:
“常和”、“易武熟茶”
品饮级:
“出云”大、小饼
享受级:
“凤凰窝熟茶”
“易”、“镜和”介于“口粮级”和“品饮级”之间,“靖阳”介于“品饮级”和“享受级”之间。“易”和“靖阳”当下主要是温润感、陈醇不足,略有刺激性,不够柔和,“镜和”属于内质不足,至于能否破级进入下个层次,要靠时间和仓储打磨了,不过,“易”和“靖阳”的潜力相对要大一些。
作者:茶客老金,图文来源:茶客老金的品茶日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