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品茶话」喝茶,渐懂养生
营养学家于若木曾说:“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天然的最佳中药配方。”
饮茶养生已经是我们乃至全世界所达成的共识。而要说到养生,实则要从“养神”说起,作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叶的民族,中国人把茶叶誉为“万病之药”,既能“养生”也能“养神”。
1、好的精气神是健康源泉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头是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很多时候,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澄清、解决。
为什么儒、释、道这么重视“惭愧”“反省”“忏悔”,先得觉察到自己错了,才有“知非即离”的可能。
也就是说,心念的转变往往能够左右生活的航向。
「《黄帝内经》里有一段对话:“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黄帝问岐伯,当一个人形体破败了,气血也耗干了,治疗就很难见效,这是为什么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
病人的神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医生也没有办法调动了。
黄帝接着问:什么是神不使呢?
岐伯回答:“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细细品味这段话,仿佛可以从这里找诸多“病因”:无形的思想、精神产生了困顿,负能量的蔓延,最终以身体不健康体现。
2、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时候,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
很多人背道而驰,以外物为原点,只权衡物质、只立宏伟目标、只参考别人……往往就会失去对当下的自己和周围的感受。
而“感受自己”,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合适自己才是最好的,而非去向外寻找一个外在的统一标准。
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纠结和难过。
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3、喝茶养神,渐懂“柔缓”
现在的很多亚健康问题,都源于“急”。比如: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征甚至肥胖,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这都离不开“急”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
《黄帝内经》对养生和养神说到:“恬淡虚无”,简单来说就是“慢一点,淡一点”,喝茶最是契合这种状态。
而如果把“恬”换成“甜”,即“甘”,中药有一个原则叫做“甘以缓之”,意思是所有的药,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茶叶,就能让人的精神、身体的运转,包括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及态度柔和、缓和起来。
也就是说,喝茶既能养生,还能养神,不但能舒缓我们的身体,还将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
养生在于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喝茶,是一种最温柔也最深刻的方式。
当我们开始感受自己、懂得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生命一天天在茶香的浸染中,也会变的愈加醇厚耐品。
图文来源:津乔普洱,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