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共性和特性的识别及喜好的区别
以人为本的去认知普洱茶,你会发现普洱茶其实并没有多复杂。
当你喝了足够多的普洱茶,并且经常喝,那么你就会自然无形中形成某些记忆点,如果喝茶后还思考这款茶的印象如何?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会让你品鉴普洱茶的水平快速提升。
而有些人能喝出普洱茶与普洱茶的差异,但他表达不出来(口述、笔记)。这时候就需要掌握喝普洱茶之后加上个人记忆思考的两维:普洱茶共性和普洱茶特性。
普洱茶的共性:也就是普洱茶都具有的东西。例如普洱茶生茶的回甘生津、苦涩等等滋味感受。普洱茶熟茶的气味(习惯了会忽略、香气、酸味(发酵食品大多有)、甜度、汤感等等滋味感受。
举个实例:古树茶生津回甘,普通的小树茶也生津回甘。老班章、冰岛、薄荷塘等等也如此。这就是共性。
普洱茶的特性:普洱茶具有的特色特殊性。也就是一款茶品或者某个地域茶的识别度。对于普洱茶的特性。很多人是只愿意相信一部分。
比如说一款茶的涩感,入口涩(能化)、喝着涩(能化)、喝后涩(能化)。普洱茶的涩感可以说是共性,但具体到一款茶品饮不同阶段的涩的感受,是会增加一款茶的特性的。
简单来说就是涩化的时间快慢以及涩的收敛感难受程度。虽然会因为个体体质不同形成一定的感受差异。但不能否定的一点在于,这种涩放在一款茶中作为特性的一部分。
例如一款快速涩化生津的普洱茶,一路喝下来都几乎感受不到涩(化得太快),这是因为某个地域的茶才具有?还是因为树龄大?还是因为工艺技术?
因此,大家脑中是否想起班章茶具有这个特性?那别的普洱茶是否也具有这个特性?
很多地方的小树茶通过工艺可以做到这个特性,所以不是所有快速涩化生津的普洱茶就是班章茶。仅仅这样不足以形成班章茶的识别度。
回到前面说的普洱茶特性,需要更多方面的描述才能构成特性。而普洱茶共性一方面即可。请思考普洱茶中的烟味是共性还是特性?
普洱茶的识别度,是一款普洱茶跟更多款普洱茶对比之后形成的差异之后的结果。所以没有喝到过或者对比过很多普洱茶,谈不上识别。别看普洱茶棉纸包装花花绿绿,其中很多普洱茶滋味还真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普洱茶小白分不出普洱茶低中高品质货的原因。就算拆开了泡了喝也喝不出来。
这就得说到个人喜好,因为个人喜欢所以是好茶。但自己所认为的好茶,放到更多人来评论,又是另一回事。人还是参与社会运转之间的。所以个人喜好刚好跟大多数人相同是不可能的,几率很小。但对普洱茶达到一定品鉴能力的人,好就是好,不会因个人喜欢吝啬赞美之声。当然,销售场景下、人情世故场景下除外,因为跟销售是奔着成交成功去的。捧也好踩也好的手段都是为了销售。人情世故场景下自然更多的是为了人聚在欢声笑语,自然不会说些不发财不愉快的话。
文末说下前面让大家思考的烟味问题。烟味并不是所有普洱茶都有,所以不是共性;烟味虽然是某些普洱茶具有(不管原生品种附带经过时间转化出来还是工艺赋予),也不是普洱茶的特性之一。因为有烟味从品鉴上来说是杂味,有人会说那茶叶感官术语上有“松烟香“这词,拜托,那是用于烘焙的茶叶品类的。有人喜欢是个人喜好问题。毕竟,有烟味的普洱茶并不全是大白菜好吧,早期有烟味的普洱茶价格高是因为品质好,不是有烟味才品质好。是因为品质好虽然带了烟味,但不影响大家能接受品质好的普洱茶带烟味。
作者:茶空空,图文来源:云茶观察,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