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一杯味蕾上的邂逅
普洱,一杯味蕾上的邂逅
迈入不惑之年,对于饮品的选择亦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历经了少年时代的井水与凉白开、青年时期的碳酸饮料和而立之年的各种酒水之后方才顿悟,原来那一杯温热清幽的淡茶,才是抚慰心灵、保健养生的“妙药灵丹”。
行走江湖多年,世间茗茶尝遍,若说印象最深,当属云南普洱。普洱茶,让我这样一个对茶一知半解之人,渐渐变成一位充满生活情趣的“雅士”。上好的茶叶、精致的茶具、优质的水源与愉悦的心情完美契合,才会让每一次喝茶,变成心灵的朝圣和精神的洗礼。
我家的茶柜里存放着天南地北的茗茶,我按照地域属性将它们分类摆放,并随着心情选择其中一款冲泡品饮。
在这些风味迥异的茗茶当中,普洱成为“新宠”,家中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喜爱它的理由——降脂减肥、美容养颜、健齿护齿、延缓衰老……作为“茶圈界”里的“小学生”,我对普洱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茶色、口感及功效这些浅层表象之上,从不敢与茗士高人品茶论道。
所以每次在朋友面前,我都会借用相关资料这样介绍:“普洱是云南独有大叶种茶树所产之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喝,亦可混饮,保健功效其它茶类不可与之媲美。”我自知才疏学浅,难以述尽普洱的特点,故而只能用虔诚的味蕾,珍惜与它的每一次邂逅。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好的茶叶固然重要,但茶具也不容小觑,精致的茶具宛若战场上的御敌武器,武器锋利才能所向披靡。我虽对茗茶知识知之甚少,但却对茶具如痴如醉。每次逛商超和茶城,我都会在茶具货架前流连忘返,一旦遇到心仪茶盏,便不吝斥资“带”其回家。陶瓷、玻璃、紫砂,容量、形状、手感,不同茶具用于不同场合,当是对饮者的尊敬,茶具能于细微之处体现奉茶之人的品味情趣。
我喜欢于悠闲的周末坐在阳台上的书桌前,泡一杯普洱茶,读几页圣贤书,赏数盆花木景。阳光照在杯中,茶香盈入鼻腔,鸟鸣响于耳旁,此时此刻此情此境,品一口茶,想两三事,闻几缕香,便是一天当中最美的时光。
就饮茶而言,茶叶上乘、茶具精美纵然可以锦上添花,然而如果泡茶的水质欠佳,那也难以品到一杯好茶。
我每次回乡探亲,都会给父亲带上不同的茶叶请他享用品尝。但是多年之前,由于老家的水质碱性较大,加之父亲泡茶的技艺过于“粗劣”,一份上好的茶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糟践了。
为了避免暴殄天物,我开始在无视水质的前提下教授父亲如何泡茶,告诉他泡一杯茶使用多少茶叶、多少度的开水以及冲泡几次为佳。父亲很快“茶技傍身”,但一直苦于没有生在山清水秀之地,没有优质水源滋养身心。
后来,老家的自来水厂设备通过升级改造,水质得到极大改善。学会了泡茶技艺的父亲,喝茶的兴致大大提升,并乐此不疲地在乡亲面前展示“茶技”。每当茶叶快喝完的时候,他都会点名让我给他邮寄,邮寄次数最多的,便是云南普洱。普洱茶,成为连接我们父子深情的温暖纽带。
时至今日,我只在多年之前有幸去过一次云南,所以不敢对云南的茶山妄言,但是对于高原明珠如雷贯耳、享誉全国乃至声动世界的普洱茶,对于云南美不胜收的旖旎景致和多彩多姿的独特风情,则有着忘我的痴迷与慨叹。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2年5月刊
文|艾科,图|欧巴非
作者:艾科,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