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杂志:汉习楼船,唐标铁柱
“南诏铁柱”古称崖川铁柱,俗谓天尊柱,立于弥渡县境西北5里之地,经近代修复的三开朱门唐式牌楼,于残照余晖,暮雨朝云,尚存几字文留。铁柱柱体中段所载遗刻,是为公元872年南诏十一代国王蒙世隆(唐懿宗咸通十三年)祭祀求福,重建之典题记。
元初郭松年《大理行记》可知铁柱庙建于元代以前。经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重修大殿及前后院诸殿和厢房,近代再次修复后,形成了前、中、后院的现貌,计一牌坊、一照壁、一砚池及三拱石桥、一山门及内外戏台七殿五厢和两休闲廊的建筑格局。
至于铁柱始建于何时何代,是为记功柱还是祭祀柱,抑或民族图腾柱,千百年来,其说不一。追唐摹汉,盛世遗风,而彪炳千秋,莫过武功之盛。自秦归一统,河汉为家。三分天下而鼎足,有汉相武侯平南,缴戈矛铸铁记功之说,熔铸败兵的史话尚无可追溯,蜀汉文化播入滇西南却随布于兵威。照壁所绘《南诏图传》“张乐进求祭柱图”,唐太宗时,白国酋长镇守大将军张乐进求约同八位部族首领祭柱问卜,忽有五彩神鸟(金镂鸟)降于柱顶,飞落于蒙舍首领细奴罗肩上,连鸣数声后复返回柱顶,张乐进求便顺应天心,禅位于细奴罗,从此白子国结束,南诏兴起。
清代著名学者李菊村所撰铁柱庙长联“盟石掩埋,诏碑苔蚀”中“盟石”,是指细奴罗跟张乐进求结盟时的一块纪念石,位于郡北二十里大路旁,张氏让国之始,蒙世隆视曰:如果当王、剑入此石,果入三寸,今剑痕宛然,如石工钻凿之状。
南诏之始,起于“石剑”之盟,可见君权神授的道统已深入蛮夷,合乎宗庙,顺天而应民。历代文治武功无不破篱籓于番隅,开疆拓土,归边民于化内,也是古往今来大治之观。
不管如何,铁柱庙是滇西地区早期土著民族融合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的产物,“威镇昆弥”“标绩全镇”表立天地,永镇山川,更是王权至尊的象征,庙内的“康熙古榕”历经340余载,绿荫如盖,终年亭亭,亦是自古王家之象。
至今每年农历正月上元芦笙不断,弥渡西山的彝族同胞上万乡民在此打歌跳舞祭祀祈福。“芦笙赛祖,毡帽踏歌”所云彝族传统踏歌艺术,承载着当地民俗文化的悠远记忆,彝族丧葬习俗是死者下葬后,于坟茔上选一棵小松树带回家,雕成5寸长的人形柱,供奉三代后,再把小木人送入本族的祖宗树,“树”“柱”从木,彝族的祭树由此而演变成了祭柱。祭祀完毕后就在铁柱庙内进行娱神打歌活动,由是铁柱庙成为一所巫道相容的宗教建筑,虽说彩云深处,惟余荒祠,但千百年的习俗祭礼绵延至今却仍香火不绝。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9年6月刊
撰稿:三胡/摄影李一波
作者:三胡,图文来源:普洱杂志,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