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叶规模批量工业化是趋势,品牌放下身段做大宗商品茶是出路
昨天,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2023云南省茶叶行业发展报告》。很值得大家认真去看看。尤其当下的云南茶行业面临着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当下生产销售经营云茶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
报告中详细列出了云南各年份茶叶面积、产量,各类茶的茶叶价格以及占比。这些数据都是增长的。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未必是好事,正常的工业规模批量化的商品,价格是随着市场数量增长而不断降价的。
勐海县去年把精制茶(0.96万吨)归到了工业品里。而农产品干毛茶3.86万吨。《勐海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20建设案例║“勐海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之路》文中得知,2023年勐海县成品茶总产量3.79万吨。
精制茶和成品茶在统计中有啥区别?笔者也不知道。
从茶叶市场看,这几年云南茶叶的价格在销售中是降价趋势是很明显的。从茶商的角度看是因为卖不出去降价。
而从品牌的角度看,则是品牌跟进市场,出厂价相比往年有一定的下降。但下降的空间说实话还有。尤其是一些大规模的茶厂品牌。
云南茶叶这么多年的生产,差异化很小。而一些有差异花的深加工茶品,不知道是研发生产成本高还是规模化程度小。价格往往离普通大众很远。例如茶膏、茶化石这种茶品。单价竟然做不到几块钱喝半小时。动则几百一份,有那个钱有那个时间的不去喝原茶为什么要去喝深加工茶?
这几年,云茶品牌的营销上,不知道是经费不足还是意愿不强。很少见到有大流量的营销。像网络上每年都会出几个顶级流量的大红人主播,但几乎没见过云茶品牌去跟这些主播红人合作下。这些主播红人自带的流量人群触达深度,是多少营销策划机构都比不上的。既能把茶品销售出去又能把品牌展示出去。
茶品牌是要考虑活得久的问题的,一味靠以前的经验模式,在存量市场下竞争,没有打价格站的底气,低价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大众人群和信任感。只有把茶触达到普通大众的茶杯里。从销售茶品建立起来的品牌信任感和知名度的问题才会水到渠成。
而不是像当下的一些茶品,停留在部分人的茶库和茶店里,看着流通很好,但没有很多人不约而同的日常消耗。这些库存茶迟早压到无力无意愿去经营。到那时品牌再去想办法找接盘侠囤茶经营已经不好找了。
作者:小杨,图文来源:茶空空,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