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峰《读懂中国茶》:茶的美学(节选)
图为《读懂中国茶》书影(出版发行:中州古籍出版社),图源于马哲峰老师朋友圈。
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注定要踏上美的历程。从农耕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倘以文化、哲学、艺术的视角审视这小小的茶叶,从中可以照见一个瑰丽的茶世界!
茶的形态之美
茶的形态,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哲学观,一种是紧团茶的形态,另一种是散茶的形态。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紧团茶也好,散茶也罢,它们都是古人师法自然的产物。
在茶的古典时期,兴于唐、盛于宋的时代,紧团茶占据着茶的主流形态。有宋一代,龙凤团茶名闻天下,皇权的尊严,在这小小的一团茶上显露无疑,龙凤的图腾被栩栩如生地描摹在茶上,有着令人观之生畏的凌然气象。
迨至明清时期,承继了紧团茶的衣钵,在遥远边地的云南,普洱茶应世而生。上贡清朝皇帝的贡茶,大而圆者被唤作人头贡茶,小而圆者则昵称为女儿茶。封建王朝统治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头贡茶、女儿茶,隐含着向皇帝尽忠的意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茶中蕴含有狞厉之美。
从产茶之地的南方,到外化之地的边疆,因了茶,人和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南路边茶、西路边茶,枕头型的金尖茶、砖块型的康砖茶,沿着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往边疆地区。常常会猜想:身处华夏腹地的皇家宫廷里,贵为九五之尊的天子,是否如其所愿,以茶治边,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结局总是如铁马冰河入梦来般悲凉。
环顾华夏的周边地区,湖南安化的茯砖茶、湖北赤壁的青砖茶与米砖茶,通过万里迢迢的茶路,输送到新疆、青海、内蒙古,甚至经由蒙古、俄罗斯运往欧洲。康砖、茯砖、青砖、米砖,这一种又一种、一块又一块的砖茶,可否如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所企望的那样,铸就成巍巍的长城,御敌于千里之外呢?当远道而来的俄商深入长江流域的商埠重镇汉口设立了砖茶厂,伴随着蒸汽机动力的砖茶机器轰鸣声,农耕文明下手工制作砖茶的技艺遂湮没无闻。一个时代的背影就此远去。
唯有打破旧有的藩篱,才能够迎来美丽的新世界。从湖南输往新疆的茯砖茶,从湖北输往内蒙古的青砖茶、米砖茶,从四川输往藏区的康砖茶——当边疆之地的少数民族与华夏腹地的汉族亲如一家地融汇在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在自觉自愿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用我们的血肉之躯,铸就新的长城!
在人间,芸芸众生有着自己的信仰。从华夏腹地到遥远的边疆地区,从汉族到少数民族,从母系崇拜到父系崇拜,或者含蓄文雅,或者直白热烈,祖宗崇拜根植于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只有子孙繁衍不息,文化才能够源远流长。在潇湘水云深处的湖南安化,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雄壮的千两茶,一定能够读懂其中蕴含的父系崇拜的深意。晋商的身影如同已经消逝的万里茶道,在岁月的深处渐行渐远,留下这千两茶与后世的子孙们相伴相生。在七彩云南之地的普洱,夷女们采制成“小而圆”的女儿茶。有清一代,伴随马帮铃儿响叮当,上贡给清朝皇帝享用。在民间,馒头形的姑娘茶,及后来化作窝窝头状的沱茶,一脉相承地都是来自对母性的赞美,滋养了万万千千的华夏儿女。
人间的苦难磨砺了众生,却不能磨灭他们虔诚忠贞的信仰。经由滇藏茶马古道,心形的紧团茶传递到了藏民的掌心,一片赤诚之心,尽在其中。(节选马哲峰老师新书《读懂中国茶》一书,第七章《茶的美学》,全文阅读敬请翻阅《读懂中国茶》)
作者简介:马哲峰,洛阳人,久居郑州。师从茶文化名家李伟先生习茶多年,已故书画大家王九朝先生私淑弟子。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兼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受聘担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安阳工学院、平顶山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周口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创办有郑州马哲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行知文化讲习所,致力于茶教育、促进茶经济、弘扬茶文化,《人民政协报》等多家媒体予以专题报道。2014年荣膺河南十大文化先锋人物,2017年荣膺《普洱》杂志创刊十周年优秀撰稿人。所著《普洱寻茶记》荣登2018年茶媒推荐阅读十大茶书榜单,2019年出版新著《读懂中国茶》。
《读懂中国茶》一书订购,敬请联系本网主编艾文华老师,微信:YQaiwenhua
附录:《读懂中国茶》目录
第一章:南方嘉木
茶树的演化
树型的演化
树叶的演化
繁殖方式
茶之母树
认知的深化
第二章:千山摘翠
幼嫩的茶芽
老嫩适度的芽叶
茁壮的新梢
第三章:匠心制茶·初制工艺
匠心制茶
通用工序:摊放为提质
特有工序:做青为求香
通用工序:杀青为求香
通用工序:揉捻为做形
通用工序:发酵为升华
通用工序:干燥为存储
第四章:匠心制茶·精制工艺
通用工序:拣剔为洁净
通用工序:拼配为求稳
特有工序:发酵为升华
特有工序:窨花为求香
通用工序:紧压为运输
特有工序:发花为保健
通用工序:干燥为贮存
第五章:藏茶成珍
老茶源流
选茶有方
藏茶有道
第六章:评茶技艺
溯源
环境
器具
水品
方法
茶人
结语
第七章:茶的美学
茶的形态之美
茶的汤色之美
茶的香气之美
茶的滋味之美
茶的叶底之美
结语
后记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