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资讯 > 行业资讯 > 政策红利为茶产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年度报告①

政策红利为茶产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年度报告①

作者:赵光辉  日期:01-04 来源:茶周刊

2022年中国茶产业观察报告

已经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全国茶人在艰难险阻面前勇毅前行的一年。站在新起点,中国茶行业面对哪些新挑战、新变局?迎来哪些新变化、新趋势?中国茶行业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求发展?

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推出的《2022年中国茶产业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建设性”,把握行业发展大势、聚焦突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通过业内资深媒体人和专家的视角,以真切的体验、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深刻的思考,全面解读了2022年中国茶行业产业链条中的焦点、难题、变化和创新,对中国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给出了科学研判和专业建议。

《报告》共分十个篇章,涵盖了茶行业政策、品牌、资本、电商、渠道、教育、茶馆以及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白茶、六堡茶、普洱茶等十个重要方面,坚持“观察源于一线、结论源于实践”,坚持从实践中找问题、向实践要答案、透过实践看趋势。

本期刊登《2022年中国茶产业观察报告①》政策篇。

政策篇

《2022年中国茶产业观察报告①》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记者 赵光辉

引言

2022年对茶产业发展可谓是特殊而重要的一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万众瞩目中胜利召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为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习二十大报告,梳理一年来农业农村部和有关部委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到2022年涉茶产业政策均具有时代特色和重要意义。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三产融合为途径,以茶业品牌精品建设、茶文化弘扬和应用为突破,国家一系列政策红利为茶产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茶行业需要提高政策研究和运用的自觉性、主动性,将行业发展、企业需要与时代、与国家发展紧密融合,获得更广阔的舞台、更有力的支持、更高质量的发展。

政策介绍

1、乡村振兴方兴未艾,给行业提供良好政策机遇、广阔发展舞台。

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广大茶区内生发展动力,国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就推出、实施很多承上启下的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包括扶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等,都为茶区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支持项目与平台。

2、“三茶”统筹为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提出路径。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三茶”统筹是基于茶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出的重要指示,为茶产业统筹三方面资源、协调调动各方积极性、增益发展效能给出了发展指引。各个茶区纷纷通过论坛和典型经验的总结研讨,推动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的落实。

3、三产融合提升茶区发展新动能、涵养茶区产业承载力。

经过多年探索、累积,广大茶区迎来三产融合的快速发展期,国家围绕这个方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恰如其分、恰切其时。包括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农业农村部推动的茶叶公园实践、文旅部发布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政策和项目,都为茶区提供了新的动能和增收模式,也极大提升了茶区在农民就业、致富增富方面的产业承载力。

4、茶行业品牌建设进入新时期,在整体推进中突出精品战略。

国家对农业品牌建设在整体推进、获得成效基础上,进入分层级、精细化引导、精品化突破新阶段。比如“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帮扶”政策、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出台和推进,为参与茶区带来实质性提升,对全国茶区品牌建设带来示范引领作用。

5、绿色发展政策的约束越来越强,对行业的牵引和推动越来越大。

国家从立法层面、从市场消费端强化对食品、茶叶绿色发展和品质提升的约束力和牵引力。2022年通过、将于2023年元旦实施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成为茶产业的重要法律遵循,为茶产业追求高质量发展,产品更加安全、理念更加进步、发展更加标准化带来长期正向影响。

观察解读

1、茶产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践行要提高到新阶段。

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要求出发,从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健康、更丰富茶品的需求出发,从建设“一带一路”、弘扬中华茶文化、深入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出发,中国茶产业都必须对茶品安全、茶叶质量有更新更高的认识和践行。这是底线思维,也是全局思维,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严标准、最佳机遇。

2、对乡村振兴,茶产业要有历史自觉和主人翁意识,主动作为。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重要战略和实践,它既是一个广阔的大舞台,又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的长的历史周期。茶产业首先要有明晰的历史自觉,把乡村振兴当作主战场。分散而又具有富民功能的茶产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茶区要争取参与更多的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生态文明工作和项目,企业要加强政策意识,主动了解、对接、参与具体项目和扶持举措,争取发展机遇,提升企业眼界和水平;与这个历史工程相衔接,乡村振兴对茶区人才培养有明确目标、长远规划。

3、在三产融合发展中实现增产增收、探索推进“三茶”统筹。

三产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实践载体,茶区增产增收、效益倍增的重要途径,也是茶区很多龙头企业已经置身其中的长期发展进程。重大国家战略的政策既有阶段性目标和措施,又注重延续性,这就提醒龙头企业,一要善于运用、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二要跟紧国家政策节奏,善于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总结提升,跟紧步伐、争当先锋。现在看,全国不少茶区的三产融合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比如湖北省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云南省下关沱茶工业旅游区等,都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节节推进,跻身国家相关项目建设先进行列,通过发展参观、游览、体验、购物等新业态,收获了三产融合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探索推进了“三茶”统筹。

4、将品牌和精品作为突破口,将绿色发展理念熔铸进企业基因。

对尚处于农产品特色突出、还没有完成“小散弱”突围的中国茶行业品牌建设来说,协调发展、重点突击的品牌建设思路是最现实的、有利的。茶区茶企既要参与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区域共用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又要树立雄心,参与国家品牌精品计划,为企业品牌的快速发展争取政策、抢抓机遇、善用项目。

绿色发展、生态农业是茶产业、茶企业的发展底色、底线思维,又是高格追求、长久动能,也是茶品牌在市场通行无阻、发展获得加速度的重要加持力量。企业要分外敏感、从严要求,将绿色理念经过企业实践内化为绿色文化、绿色基因,成为企业夯实根基、行稳致远的基础。

5、珍惜现在的良好政策环境,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追寻自己的加速度。

从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经过十年努力,茶行业市场环境得到持续净化,给行业发展塑造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和竞争环境。近几年茶行业积累的发展问题逐渐显现,比如深受市场诟病的天价茶、金融茶炒作等危害茶行业的问题频频暴露,以2021年9月《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代表,国家政策既有纠偏,也为行业健康发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引导路径,成为茶业领域基础性政策。如今,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茶业新发展擘画了蓝图、明确了方针。茶行业对这个市场和政策环境要倍加珍惜。

近几年,福建、云南、湖南、四川四个产茶省,率先进入千亿元规模,其成绩与各省的茶业支持“条例”和务实推进密不可分,为其他茶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有20余个产茶省份,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特色不相同,既是客观现实,也是有利条件。茶区省份、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自己的产业目标、发展政策和实施计划,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政策支持空间。茶企业要善于把本省本地区的政策精髓把握准、运用好、出成效;要开阔眼界,从全国各地政策与实践中学习先进经验、认识行业发展共性、遵循产业历史规律、把握市场脉搏趋势,为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获取政策动能,在不平衡中追寻自己的加速度。

《2022年度茶产业观察报告》课题组

组长:安明霞 蒋同

副组长:赵光辉

成员:陈浩 梁妍 王璟 孟丽姣 王浩源 王子腾 洪洁仪

智力支持:和君咨询

版权声明

《2022年中国茶产业观察报告》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推出,所有相关内容的知识产权为中华合作时报社及作者共同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进行转载、摘编。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作者:赵光辉,图文来源:茶周刊,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资讯 > 行业资讯 > 政策红利为茶产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年度报告①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