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一棵树看到整片森林?你可以在《绿色黄金》里寻找方法
人类历史上第一本茶学专著应该是陆羽的《茶经》。
《茶经》是什么?是一部大唐茶产业说明,是一本茶业百科。它讲述了陆羽当时所能收集到的一切关于茶的知识,并主动扬弃,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经典。
《茶经》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茶书,都停留在《茶经》的语境困局之中。不言《茶经》,不谈陆羽,你似乎连说茶的资格都没有。当然,我们乐于延续这种语境,从《补茶经》到《续茶经》,从《茶经述评》到《中国茶叶大辞典》……现今中国茶学早已枝叶繁茂,成长为了一颗苍天大树,却从未脱离根基,跳脱陆羽在一千多年前建立起的认知管道。
我们来审视一下当下的茶学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
在读博士往往在进行着分子层面的研究,一个新分子的分离和机理分析,可以构建一篇博士论文,这成为了学术常态。当然这不是全部,但这是当下为数不多,尚有意义的研究。
只是,这些前沿成果,依旧在寻求固定答案,努力接上伟大的茶学之树。陆羽的这棵茶树虽然根深叶茂,但所有的主干包括主要侧枝都已经固化,迸发生机的只剩下了极度专业化的细枝末节。
茶人们待在陆羽种下的茶树下,常年享受其庇荫。以至于让我们以为,它就是整片森林。
麦克法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他此前甚至从未在这棵树下待过,陆羽之树对他来说,只是整片森林中的一棵大树而已,他看了一眼,发出赞叹,匆匆离去,漫步森林。
随着麦克法兰的步伐,我猛然惊醒,原来还有其他的树!走出树荫,我看到了一棵又一棵的树木密密麻麻,才发觉这里竟然有一片森林。
行走的人类学家能够不断切换自己的视角。这有助于我们抛弃一元论或者一神论的有限视野,扩展自己思维的广度。这广度足够证明《绿色黄金》的优秀,但真正震撼我的,是《绿色黄金》的深度。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什么是茶?这个问题似乎不言自明。茶是一种饮料?等等,茶就是茶,还需要解释吗?对于中国人来说,完全不需要,我们的文化早已将这个问题固化到了基因里。
可在西哲思维的习惯中,不言自明的问题正是最需要去考究的。
茶是什么?正确的问法应该是,我们为什么称其为茶?
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都只有一个目的:求存。物种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够增强彼此的存在度,这就是共生。人类概莫能外。自从发现了茶,人类的存在度陡然上升,人口大幅增长。在与茶相伴的上千年乃至数千年中,人类社会构建了辉煌的文明,茶是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的基石之一,是构建人类文明的绿色黄金。
享受当下物质生活的极大繁荣之时,我们很少会意识到,这仅只是人类巨大文明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当我们捧起手里这杯茶,悠悠品味时,人类脚下数千年由绿色黄金铺就的地基正在此刻共鸣震颤!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