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缘:“喝茶”等于“喝水”的家乡话和“苹果园”茶摊往事
“喝茶”,约等于“喝水”
在童年的记忆里,在我的老家——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鲁城镇,当老家人问来客“喝不喝茶”时,多数意思就是“喝不喝水”。“喝水”约等于“喝茶”,一般是用大瓷碗盛着。一碗白开水,热的或者是温凉不热,没有半片茶叶也被叫做“茶”。有时候瓷碗还缺边少沿的,一碗入口解渴解乏,还带着岁月的清甜……
记忆最深的是夏天,爷爷奶奶总是一早用“六印”大铁锅烧开水,再用铝壶装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放凉。遇到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也会用提上来的井水“拔凉”。家里有一个陶罐,我们总习惯用它来装烧开的水,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记忆里总觉得它很神奇,凉开水的凉得特别快。
乡土生活,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似乎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着自然而然的时间节点。就连“烧茶”这件事也是如此,清晨烧一锅开水,可以喝上一整天。下地干活,带着一壶,放在草丛的阴凉地里凉着:一个大铝壶,配一两个大瓷碗。有时候赶着收庄稼,干活忙起来连喘口气的功夫都不一定有,哪里还顾得上讲究卫生。大家都是合着一起用,大不了,就用一点壶里的“茶”涮一下,算是比较讲究的了。现在回想起来,所带的“茶壶”中,还有一种比较高级的——那种老式的,部队用的老水壶——87式军铝制水壶。拧开盖,喝起来方便。在地里干活带着还不怕摔,又有一条肩带可以背着,也方便。“喝茶”的仪式感强,孩子们拧盖喝水会装作野外作战的样子。对爸妈60年代的人来说,都是从曾风靡年轻人的绿军装时代一路成长过来,想来这种水壶在农村流行也不全是偶然,多少有些那个年代乡土时尚的意思。
“喝口茶”,意思是“茶歇”
在地里干活累了要休息,开口就说“我去喝口茶”,其实完整的意思是“喝一口茶,再接着干”。想在回想起来,算是农村生活里劳作中间的“茶歇”吧。只不过这里的茶歇,可没有城市生活的点心、咖啡,一碗凉白开就够了。
老家地处丘陵,地块小且一般是散落在村子周边。所以经常要奔赴各个地方去下地干活。在本地方言中,家里人下地干活,就是“下湖”。为什么有这个说法?我翻了字典、词典,也看了古汉语词典,硬是找不到出处。想来应该是很久很久之前,老家的丘陵地块容易积水成“湖”,又或许村子的东西南北本来是各有一处“湖泊”。湖不大,四周有地,圈起来的一池水而已。当地气候容易干旱,在灌溉条件不发达的时候,难得的“湖水”对于耕种非常重要。下地干活,总是要描述一下去了哪里,或许就逐渐在方言中简化为“下湖”了,于是“东湖”“西湖”“南湖”“北湖”,还有“东北湖”“东南湖”“西北湖”“西南湖”。当然,这是我打小就有的疑问,只是自己给自己找一个解释而已,其真实原因现在不得而知。
“喝口茶”,在本地话里还不仅仅是“歇一歇”的意思。乡村生活,各家各户左邻右舍,都是房子挨着房子。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习惯在没有农忙的时候,在院子里、大门口闲坐。遇到来往的乡亲们,打招呼都是说“进来坐会儿,喝口茶再走啊”。随时随处都可以听到这样的乡音,并非是客套寒暄。而是随时准备好,给路过的人递一碗“茶”。
不收钱的“苹果园”茶摊
爷爷奶奶家打我出生的时候起,就承包了村上的“苹果园”。所以“苹果园”就成为十里八村对爷爷奶奶家的雅称。就连我爸妈最早认识的时候,中间人给介绍对象,就说我爸是“苹果园”老董家的,排行老三。“苹果园”老董家虽然没有种多少苹果树,苹果树也结得不多,但是“苹果园”茶摊倒是不少人都知道。说是茶摊,其实就是一个茶罐子,几个白瓷碗,路边树底下放几个板凳而已。
“苹果园”不挨着村子,刚好是在附近几个村子到公社必经路上。农村每隔五天要赶一次大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要到公社(乡镇)买东西。我童年时候的农村生活还是十分落后的,没有公交车,就连自行车都不多。去赶集都还是习惯走着去,附近村的人去赶集,走到“苹果园”基本上会半路停下来歇歇脚。有时候口渴了,也就很自然习惯敲门讨口水喝。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爷爷奶奶就发现路过的人不少都还有这个需要。他们于是就习惯每到逢集或者天热的时候,煮上一锅白开水备着。有时候会放一把自己炒的金银花的叶子做的“茶叶”,放凉了装在陶罐里。拿到路边的树下,就地放着,凉着给路过的人喝。爷爷奶奶不收一分钱,就是给路人提供个方便而已。有时候他们会搬个板凳坐在旁边,陪着南来北往的人,喝碗茶、歇歇脚,听他们聊聊家长里短、山川湖海。慢慢地,“苹果园”茶摊也就成为路人共同的记忆。
再后来,我读到一本很薄很薄的书《了凡四训》,里面有这样句话:“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让我想明白“苹果园”茶摊这件很小很小的事,这件我记到现在,记得很久很久的事。
如今回忆里的这碗凉白开,依旧清甜。
这味道,是茶;这茶摊,是我的茶缘。
董晓光:山东兰陵人,高校教师、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政治学会理事。
作者:董晓光,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