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刘华杰:勐海植物考察指南

刘华杰:勐海植物考察指南

作者:复兴沙龙  日期:07-25 来源:茶业复兴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盖将开物以成务,必先辨类而知名。

勐海植物记

7月14日晚,茶业复兴第323期沙龙·茗师联萌第26期读书会在“周重林看见茶文化”直播间线上举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先生做客直播间。刘老师围绕着《勐海植物记》一书进行了分享,内容包括创作源起、勐海实地考察过程、勐海特色植物、生态与可持续生存等。以下为读书会分享实录,篇幅有限,文字略有删减。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周重林:今天直播间邀请了刘老师来分享《勐海植物记》,这本书我很喜欢,也推荐给了很多人。勐海位于云南的西南边境,县委宣传部组织编撰了“勐海五书”,邀请各界大咖来写本土植物、昆虫和文化,我认为这种眼光非常了不起,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刘老师。

刘华杰:首先感谢周老师的邀请。我是北方人,家乡在东北吉林通化,我所了解的多是北方植物。勐海地处西南边疆,我并不熟悉。周老师的视频号主要是讲茶文化,我也不懂茶。我平时主要喝红茶、熟普。我理解的茶,就是某些树叶子或草叶子,不限于山茶科的。五列木科亮叶杨桐,卫矛科卫矛,唇形科毛建草、黄芩、藿香,菊科甜叶菊等,都可代茶。中国古人非常了不起,重点开发了山茶科茶叶。我觉得中国的四大发明应该是丝绸、茶叶、瓷器和豆腐,想一想现在的科技能比得上这四大吗?

我从博物学角度关注植物,最近又开始看虫子。云南的植物太丰富,作为北方人,我能理解的东西实在有限。云南的植物有一万八千多种,勐海有五千种,我这本书写了四百多种,只占很小的比例。

骨碎补科细裂小膜盖蕨

图1:骨碎补科细裂小膜盖蕨

我跟普通人一样,但我愿意分享个人在勐海的美好体验。这本书包含许多具体的知识,知识海量,其实更重要的是方法。下面主要讲缘起和过程,也涉及一些建议,主观色彩较浓。

我为什么要写《勐海植物记》

为了向全世界推荐勐海,勐海县委宣传部长刘应枚和作家马原策划了“勐海五书”。最早成书的是李元胜的《勐海寻虫记》。后来李元胜牵线搭桥,推荐我去写勐海的植物。云南当地有很多专家,他们应该比我更懂勐海的植物。县里的想法太好了,我不敢轻易答应。认真考虑了一晚上,第二天告诉元胜:先不最终答应,我想飞过去亲自看看再定。2018年8月27日,我乘飞机经昆明转机到云南勐海,做一次预调查。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图2:在勐海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

勐海的故事很多,《孔雀公主》《马儿你慢些走》等都跟勐海有关。后者是在勐海的勐遮坝子上创作的,网上MV给这首歌所配画面多为草原,其实根本没懂这首歌的意思。勐海和云南很多地方一样,特别是“两多”: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好多年前我们提出“两多固本,生态好在”八个字政策建议。“两多”是旅游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到了勐海试调查了一周,最终接受了这个项目,答应一年后正式出版一本植物书。不为别的,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实在丰富,太吸引我了。

勐海植物记

工作量小计

从北京到勐海6次实地调查,共65天(不算到达与离开的当日),讨论120科,约400种。勐海全县各乡镇都跑了。很多地方是走马观花,要细走可能需要好多年。

拍摄有效照片48000张照片。

初稿写好之后,要找专家帮助审稿,不审的话,等于祸害读者。以下是写作、出版过程中为我提供过帮助的专家、学者、朋友和机构。通过我老乡马金双先生请到李老师西双版纳植物园标本馆馆长李剑武先生主审稿件,李老师帮我消除了许多错误。苔藓专家张力老师帮助鉴定了苔藓,蕨类专家张宪春先生帮助解决了若干蕨类问题。分类学家刘冰先生帮我审核了APG和PPG分类系统。写作中也就各种问题请教了吴健梅、林秦文、罗毅波、马金双、李庆军、潘勃、刘夙、严莹、李元胜、杨鸿雁、田震琼、林海波等。成书后许智宏老校长、马克平先生、吴彤教授都给予推荐。每次到勐海县委县政府都给予具体帮助。北大社周志刚编辑对稿件做了认真加工。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大家很熟悉西双版纳,但对勐海可能不太熟悉。普洱茶的最大厂区就在勐海,勐海的海拔比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要高许多,气候也更凉爽。勐海地处边境,位于中国和老挝、泰国、缅甸交界处。

勐海植物在云南的植物分区(红色部分)(据Zhenwen Liu,Hua Peng,2016):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北京到勐海必须经昆明中转,行李中途要取出再重新安检,很折腾。书写到一半时,可以直航了!早晨从北京出发,中午就可以到西双版纳嘎洒,租一辆车,下午就可以在勐海到处转了。

勐海县6镇5乡相对位置图: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这些地名一开始我很陌生,没感觉,背下来也没用,得亲自走。后来烂熟于心,在各处都遇到过什么植物,脑子里非常清楚。

行前准备:

·从图书馆、旧书店搜寻全套《云南植物志》,这件事很点难但马上就解决了;从数据库中下载勐海植物的研究论文;《勐海县志》和当年的知青回忆录。

·相机,充电器,电池(以上要准备两套),普通军刀和卡片军刀,链锯(从来没有用上过,但每次都带着),长筒水靴。鞋太重要啦,勐海动不动就下雨,水靴一定要有。

刘华杰老师在勐海苏湖

刘华杰老师在勐海苏湖

刘华杰老师在勐海苏湖

·小标本夹:采集必要的小标本。珍稀、保护种类不能采,我个人不收集标本,采小标本主要是为了回北京后鉴定。

·帽子:防丛林中的小蚂蝗。

试验性考察与路线规划

刘华杰老师在勐海苏湖

勐海的植物太丰富了,重点写什么呢?我的想法是先把一些有趣的东西介绍给大家,主要集中在好吃的植物。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我们的祖先要生存繁衍,关心某种东西能不能吃非常重要。博物学讲究吃,吃并不可耻。现在可吃的东西很多,需要生态、可持续、健康地吃。

刘华杰老师在勐海苏湖

竹筒饭、火镰菜

第三次的考察图: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我写植物一定要依据现场考察,不是坐在家里硬写。在勐海活动靠租车,自己驾车行动方便,我一般一个人行动,不喜欢县里人陪着。到考察地之后,住的要讲究。对我而言,标准是要看植物方便。每次过去考察尽可能在乡镇早市附近住下,便于清晨到市场上了解当地人对植物的利用状况。这些植物当地人用了数百年,这与民族植物学、地方性知识有关。观察菜市场、地摊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当地的物产及可能的生态状况。我去别的地方出差也是这样,喜欢住在市场附近。我还住过南糯山最高峰一个废弃的雷达站。

勐海农贸市场菜摊子

图:勐海农贸市场菜摊子

菜市场的植物直接查植物志并不是一个好办法,问当地人也没啥用,当地人对植物的称呼和植物志上的正规中文名及拉丁学名很难对上,我写书的一项任务是把“指称”关系研究清楚。我的书对植物学专家而言没有新东西,但我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把这种指称关系建立起来,对当地人和旅行者还是有用的。

勐海的野菜极为丰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吃的蔬菜大多是人工种出来,不是不好,不如野生的。西双版纳百姓食用的野菜可能占了日常食用蔬菜的一半。野菜节省土地资源,也没农药化肥等污染。

勐海胡颓子

勐海胡颓子

多依果

多依果

毛车藤夹竹桃科

毛车藤,夹竹桃科

图:勐海的几种野果

勐海野菜野果很多,我尽可能一一考证、试吃。有的植物容易搞定,有的很难。为了确定是哪个物种,有时一分钟就解决了,有时竟然要用几个月的时间。

余甘子

图:余甘子

首先从吃的角度展示生物多样性,比如余甘子。第一次在普洱吃的,第一口酸涩,喝口水后就变得很甜。山茶科叶萼核果茶,果子长得漂亮但很难吃,根本就没人吃它,但其嫩叶可以泡茶。我试着煮过,汤淡黄色,味道也不错。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这个红果看上去能吃,叫藤漆,但此时吃了嘴发麻,要难受一整天。要等果子红透、发黑才能吃。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无患子科的韶子,当地人叫野生红毛丹。树高大(很难爬),结实率很高。我一直惦记着这种植物,记住了其地点。2019年6月6日终于等到果实熟了,吃个够,摘了一大包放到车上,天天吃。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面向普通读者,我要写特色植物、重点植物。有些人第一次也认不出来,等它生长、开花、结果,这样就好辨识了。要记住地点!我是学地质的,从小在山里长大,在野外我不用罗盘,方向感很好。

无患子科野果韶子

图:无患子科野果韶子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图:勐海野果干果木

来到一个地方,要注意区分本土种和外来种。本土种是好的、安全的,已经经过百年甚至万年的考验。对外来种要小心,外来种有好的有坏的,许多外来种入侵很严重。我建议行道树不要种外来种,要发现本土植物之美;要注意发现本土植物的价值。

在野外要把植物的关键特征拍摄好,不要嫌麻烦。要多拍,拍全。有一些植物的花期很长,几次来都能看到,不用着急拍摄。

斑叶唇柱苣苔的花期很长

图:斑叶唇柱苣苔的花期很长

采集小标本,便于日后鉴定,珍稀植物是绝对不能采的。为了鉴定,有的植物果实宜现场解剖或当天解剖,时间久了会变质。勐海的栝楼属种类很多,果实漂亮,我带了工具当场解剖。

勐海常见三种野生的栝楼属植物

图:勐海常见三种野生的栝楼属植物

物种鉴定很重要,有的容易有的很难。返回北京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进行室内鉴定,极其耗时。遇到困难怎么办?用尽各种办法。收集的信息不全,就鉴定不到位。怎么办?下次继续观察。

下图这种植物,一开始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叶子很一般,没味道。我看它栽在院子里,猜想果实是可以吃的,于是在树下找到了果核。真找到一粒,看果核知道是蔷薇科的,范围大大缩小,翻植物志很容易确定是坚核桂樱。后来多次遇见,当地小朋友看我在拍摄、爬树找果实,他们主动爬到更高的地方给我摘更熟、更好的果子,曼吕的这些小朋友很可爱。

坚核桂樱果核和树叶

坚核桂樱果核和树叶

坚核桂樱果核和树叶

我全程关注生态

·茶园盲目扩张,偷着砍树。茶园上的杂树,影响产量,但对茶质量有好处,不能大面积一律种茶。

·不要盲目崇拜外来种。提醒关注和欣赏本种种,监控外来种入侵状况。

·垃圾非法倾倒问题严重,有些竟然是有意的。

我重点说一说单一种植的问题。勐海除了茶,也种甘蔗、水稻、樟树、火龙果和云麻,但比较少。单一种茶(甚至是无性克隆体),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不够,产量上去了,但茶农收入没上去。现在普洱很便宜,很不正常。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降低产量,把质量提高。这是我拍的班章的风景,大面积的毁林种茶,你看了会心痛的。这样种出的茶叶质量不行,真的要悠着点。本土树木都弄掉了,茶叶的质量肯定不行,大面积种茶,对生态造成压力,是不可持续的。

2019年勐海班章局部区域

图:2019年勐海班章局部区域

公众想象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很多,其实不然。这张图是在勐宋滑竹梁子,这是不错的林子,这样的已经很少见了。生态被破坏直接可视的后果是“人象矛盾”:大象行走的通道被人为改变,大象时常伤人。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是全球现象。格林鲍姆的《野性与文明》聚焦了刚果,讲述了生态遭到工业文明挤压破坏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后果。这三年我们感受到了病毒的困扰,有阴谋论解释,更可信的解释是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勐宋滑竹梁子的原始森林

勐宋滑竹梁子的原始森林

怎么办?应该多方发掘保护力量,以勐海为例,要用行政、科技、信仰、传统文化等多种手法,提升公民素养。

这样的书真要做好,应该要写五六年,但大家等不及,时间只有一年。写作上,我不想写得太虚太煽情,而要传播具体的植物知识,但单纯描写植物容易单调,必须多样化。于是融进一些地方性知识,这也是博物学的性质决定的。完成书稿,后期制作中我说一说封面设计。虽是一本讲植物的书,但封面用植物不抓眼球,最终选了大象。

勐海植物记封面图田震琼绘

图:《勐海植物记》封面图(田震琼绘)

傣族人认为大象是神,现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西双版纳突出表现为人象矛盾,每年都会死人。这一点可展示在封面上。要展现大象可爱的一面,希望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百姓原本与大象友好相处,从长远看人、动物、植物也确实应当和谐共生。设计中在大象躯体上融入了多种蕨类、栝楼、铁刀木、钩藤、猴耳环、假苹婆、云南黄杞等本土植物图案,还有蝴蝶、水牛、马、人等动物图案,以及曼宰龙佛寺著名的僧舍壁画。我把素材提供给我老乡田震琼(花老道)请他绘制,封面最终由老友林海波设计完成。

这类博物书若只传播知识,很多人很难读下去,需要要穿插点故事,写作中有意识多样化。比如每一章的开头我要加“章首引语”,这是为了调解书的可读性。

在书中,以及图书出版后的研讨会上,我讲了一些建议:

·优先辨识、使用、展示、宣传本土物种,慎重引进、使用外来物种。

·严格禁止在行道树用苗中使用非本土种,因为那样做是不自信的表现,相当于用自己的广告牌给别人免费做广告。

·立即建立勐海本土种苗圃,向社会各界提供各种本土种苗。版纳州有很多植物园,但都在低海拔,有些植物没法养。

·规划勐海本土植物园,研究、开发并展示本地特色植物。

·改变单一种植局面,茶园中应当保留足够多的本土树木。

·全县普洱茶宜减量提质,严格控制开辟新茶园。

·本土资源很丰富,可以驯化、开发本土野菜、野果,形成产业。

·将保护“两多”与生态旅游宣传、研学基地建设密切结合。

·编写地方性知识教材,为人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打下坚实基地。现代教育体制下,读书的过程是忘记自己家乡的过程,这很可悲。教育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受教育者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成材后,才有可能想着家乡,报答家乡。

《勐海植物记》出版后得到认可,成为中国书评学会推荐的月度好书。但我自知时间太短,水平有限,有机会也想修改,还想写续篇。这只是博物学实践的一种形式,盼望大家各尽所能,记录大地,憧憬生态文明。

猴耳环树

图:猴耳环树

互动

周重林:谢谢刘老师为我们提供方法论,听下来我受益很多。我认同刘老师的观点,本土知识很重要。我手上有一本胡宗刚《云南植物研究史略》,一批大植物学家从国外留学回来,就开始研究本土植物。我前段时间回老家看了古茶园,我写茶写了很多年,终于写了一篇家乡古茶树的文章,总算有个交代了。植物在这个星球上的历史比人类悠久,用植物的眼光来看人,来看历史是很有价值的。

问:在勐海呆半年预算大概是多少

刘华杰:在当地持续生活花销不大。我最大的花销是多次往返的机票,当地吃住便宜。景洪物价高,勐海要低一些,住菜市场附近能吃到有趣的美食。勐海气候宜人,适合养老。现在高速公路也通了,未来勐海还要修本地小机场。我很喜欢勐海,地方好,人也好。

问:草果是姜科植物么?

刘华杰:是的,现在是人工种植。种多了也会影响生态。

问:请问勐海的哪种野果好吃?

刘华杰:坦率地说,大多数野果的滋味没栽种的好。但正如梭罗所说的,在大自然中品尝野果,感觉非常特别,可以和祖先链接。勐海种植的火龙果很好,小而甜。勐海的野果中韶子好吃,干果木也不错。

问:为什么树一旦知名就容易死?是因为看的人多了?

刘华杰:有个说法是,开辟了道路,破坏了小环境的气流,甚至带来病菌,影响了树的生长。这不是玄学,一定有具体的因果关系,只是人们一时还没有弄明白。生态演化很复杂,科技是相对简单的,我们观察的时间有限,所知有限。

问:对要鉴定的植物,怎么拍摄?

刘华杰:对于开花植物,最主要拍花和果,但你不一定赶得上。分类还可以看叶子,要拍叶脉、绒毛、正面、反面、生态等拍全、拍清楚。对于蕨类,重点是拍摄叶背面的孢子囊群。

问:教科书的编写怎么结合当地植物?

刘华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都出过一些乡土读物,我小时候看吉林省出的《赤脚医生手册》学习植物知识,很有效。当年知青下乡有积极的一面,现在可以重新考虑,要把知识回馈土地。乡土教材的编写其实也不难,关键是要有诸葛地做起来。当地的植物、动物、地质、地理、物产、历史、文化都要考虑,选一部分写进去。首先做一个合格的家乡人,然后才是全球人。做一个云南人,应该了解云南的自然、饮食、文化。北京人也一样,不是因住在北京就是北京人,要了解北京才算合格的北京人。

问:人为什么会喜欢植物?

刘华杰:涉及到人的生存。我们吃的米饭、馒头、水果、蔬菜,欣赏的花卉,都来自植物,植物对人这个物种的生存是底层、基础性的东西。植物还很美,有多种原因让我们喜欢植物。刚刚有人问养花,养花也有伦理问题,不能随便挖野生的植物来养。

问:徒步中认识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

答:可以用手机拍照,建立自己的自然种档案。用手机百分一的功能关注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是可行的。现在手机拍摄功能很厉害,拍下来要尽可能自己去查。不认识的植物,开始可以向别人打听,但不能老打听。打听获得的是廉价的知识,一般是记不住的。要自己去查,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积累了一些知识,欣赏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学会欣赏一个东西,是不容易的。最主要的是,要有兴趣。兴趣一开始不能太广,要收敛一点,有一定基础后再慢慢扩展。识花软件识别栽培植物可能靠谱,但目前对野生植物还不行,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辅助工具,不能完全相信。

到一个地方要看本地的植物、吃本地的食物。这是人类学的眼光。传统的哲学太独断,人类学比较谦虚,我认为哲学要改良,可适当学习人类学的眼光。哲学应该立基于大地之上。我这是边缘性的想法,哲学界多数人可能都不同意。

问:在勐海喝过最喜欢的茶是什么茶?

刘华杰:我在勐海的确喝过很贵的茶,一包茶据说值60万,但我喝不出来!可能是我的品位不够,经验太少。我觉得勐海的很多茶都不错,只要生长生产过程安全卫生,勐海的茶都可以喝。我们的祖先很牛,驯化了茶,他们对茶树的栽培是讲生态文明的,虽然那时就用这样的词儿。中国茶叶曾是世界贸易的主角,茶的驯化、栽培、加工是很了不起的技艺,这里面有很多科学和技术,现代科技反而比不了。茶叶栽种和加工技艺,比机关枪、导弹、航母、基因工程伟大得多,友好得多。

刘华杰勐海植物记

文章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校,解释权归嘉宾所有。

文中插图由刘华杰提供。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刘华杰:勐海植物考察指南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