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茶业复兴:美国建国初期,在与中国贸易中走出封锁困境

茶业复兴:美国建国初期,在与中国贸易中走出封锁困境

作者:周重林  日期:08-03 来源:茶业复兴

周重林茶叶战争

200多年前,是中国帮助美国度过了最艰难的建国时刻。

1784年,国运如日中天的大清皇帝乾隆所主持的《四库全书》编撰成功,在江南游山玩水的时候,他边喝着极品绿茶,边盘算着还要清除掉那些对大清不利的思想;巴麦尊在爱尔兰出生,多年后他策划了二次对大清的鸦片战争,并成功把中国拉入最贫穷国家行列。

这一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助长茶叶销量的“抵代法案”[1](Commutation Act),茶税从以前的119%直降到12.5%,自此之后,输入英国的茶叶呈现几何级增长,诸多贸易公司除了茶叶外,什么都不从中国运出[2];这一年,英属印度总督哈斯丁在加尔各答听着印度版的莎翁剧《爱神的春梦》,喝着上好的中国茶,正享受着退休前最后温柔,他的入侵西藏计划因为不成熟而搁浅;而这一年,美国独立革命正式结束,百废待举,打仗欠下的巨额战款如何赔付,让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倍感煎熬,他已经受够了喝霉茶的日子。

好消息终于在华盛顿55岁生日这天传来,财政部长莫里斯和其他三位美国商人投资的木制帆船,终于下海起航了。这艘可以装载360吨的木帆船,装满了各种奇怪的美国制造,他们驶向的地方,只能是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他们谄媚在船上写道:“中国皇后号”。

中国皇后号

《中国皇后号》

美国人对中国一无所知,他们以为中国像英国一样,女人会有很高的地位。这种无知,一定程度上,延续到了现在。

多年后,最早抵达北美洲那些黑人奴隶的后代——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奥巴马也把同样的谄笑带到中国,他说:“美国与中国的纽带,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1784年,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艘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希望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胡锦涛2006年在白宫与布什也说过这段历史,只是奥巴马后来只说了美国对中国的帮助,却没有说中国对美国一直的帮助,更不好意思说,中国现在还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独立后的美国可谓四面楚歌,国内通货膨胀,国外被海上霸主们经济封锁,陷入无钱、无贸易、无朋友的紧张局面。“中国皇后王”可谓是美国人的第一次远征,此举会影响到这个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这天不仅是华盛顿总统的生日,也是船长——海军上校约翰·格林的18岁儿子的生日,他也要随船远行。[3]

报纸上的小道消息却说,为了阻止美国人远程,英国人用上好的“春熙茶”换走了这张船上价值1.5万英镑的货物。这样的故事有很多,英国人千方百计阻止美国人出海,1750年,他们就上演过同样的事情。美国人多少还是了解中国对外夷的态度,从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对中国的贸易史来看,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好打交道的国家。

美国人寻找可以去中国销售的货物,大费周章,美国在欧洲受欢迎的朗姆酒、木材、腌鱼、面粉,中国人都不感兴趣。但西洋参,就完全不一样了,除了是野生外,这玩意还是中国民间的灵丹妙药,中国东北出产的人参,几乎都被皇家包揽,民间难得一见,它神奇的药效大受中国欢迎;而且美国人发现,中国喜欢人参的另一个理由是,人生可以增加性欲,这人参与鸦片传入中国受欢迎的原因,几近相同。

美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运来了重达30吨的西洋参,为了推销,他们送来的几乎都是上品,一点杂质都找不到。两年后,西洋参输出到中国的超过了1800担,从1804年到1829年,美国输入中国的人参有43602担。为了向中国卖人参,美国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收购人参的广告,而美国民众也漫山遍野地去挖人生[4]。

美国一开始准备了庞大的毛皮计划,当时美国流传着约翰·莱亚德(Johnledyard)讲述的那个令人激动的财富故事,在美国价值6便士的毛皮,在中国可以卖到100美元。当时美国只有两个人到过中国,莱亚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清对毛皮的喜爱,与他们在关外生活分不开,俄罗斯主要输出到中国也是毛皮,乾隆对俄罗斯贸易制裁,一严禁毛皮入口,俄罗斯就招架不住,双手投降。所以,俄罗斯人断然不希望他国来抢生意,负责收购毛皮生意的约翰·莱亚德后来在西伯利亚被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下令逮捕了,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间谍罪的人。皮毛生意虽然没有莱亚德鼓吹得那么好,但一张在广州还是可以卖到25美元,从1800到1811年,美国平均每年有25张毛皮输往广州。

为了确保顺利,美国精心准备了货物和人员,473担西洋参、2600张毛皮、1270匹羽纱、26担胡椒、476担铅、300多担棉花和42名船员,另外,还有10门9磅大炮和4门6磅大炮。

1784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终于在寒冬起航。当年的《纽约时报》报道说,“由于这个严寒的季节,商业往来已经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仅仅从观众的表情就可以看出,美国人心底都充满着喜悦之情。”《独立公报》报道格林船长时说,“这是一个对外交往的里程碑。虽然前面有许多困难他不得不去面对,但这是这个新生的国度开往地球上那个富饶而遥远的地方的第一艘商船。”

皇后号启程的时候,菲利普·弗兰诺写了下一首诗:

……

从此,芳香的茶叶满载而去

英国的许可不需要再思量

还有镶嵌着金饰的瓷器

制作他们的模子是多少精良

她为我们的国家运回大量商品

足以迎合人们对各种品味的向往

……

1784年8月28日,经过188天的航行,“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他们鸣放了13响礼炮向那些停港的船只致敬,每艘船也回鸣致敬。他们先被安排到了澳门,在这里领取“海关船牌”,再到一位引水员。在这里,新来的人都会被教导,要讨好海关的高级官员,很快这些美国人就明白了,“哄骗和行贿是做成此事的唯一办法”。

美国人与其他外夷一样,只能住在十三行的夷馆,限制行动。当年停靠在广州的外国船只,有34艘,英国占了21艘,法国4艘,荷兰4艘,丹麦4艘,“中国皇后号”形影孤单,但它毕竟还是在海外首次亮出了星条旗。9月14日,粤海关来给“皇后号”测量吨位,以便计算关税数额。他们来的时候,“皇后号”鸣炮9响,走的时候再次鸣9响——中国对9很在意,后来粤海关给他们送来了两只公牛、8袋面粉和7坛土制酒欢迎礼。

赏钱和测量是美国人对广东贸易制度的第一印象,赏钱就是礼物,外国商船第一次抵达中国,为了获得进入港口的特权,必须支付报酬。测量就是计算吨位,粤海关官员登船实地测量与近距离观察与问询。这两个问题解决后,粤海关就会发一个“开舱”许可证。

对美国人来说,最不好的消息是,西洋参降价了。1784年年初,广州的西洋参每担2000美元或每磅15美元,但等到他们到来的时候,价格已经降到了每担200-300元。商人们运到广州的西洋参数量,是以往的10倍。但美国人还是凭着优质的西洋参,卖了24万美元,其他杂货卖了5万1千美元。来自东印度公司的调查却显示,他们并没有赚到什么钱,这引发了美英多年的口水战,后来他们从中国进口的贸易清单也遭到了同样的口水仗。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在《中国皇后号》的书写中,还依稀透露着这种200多年后焦虑。

这其实这是不同的结算方式,也有英国和美国对贸易的不同认识有关。茶叶是“皇后号”最大的单子,700箱武夷茶,360磅/箱,价值60美元/箱,共42000美元;100箱春熙茶,320磅/箱,价值300美元/箱,共30000美元。20000块本色棉布[5],0.5美元/块,共10000美元,黄金和丝绸共276000美元,瓷器25000美元,其他还有珠茶、僧茶、象牙与茶具。

一开始,美国人为了节省首次贸易国的贡费,说自己和英国一样,来自印度,但1784年11月,一艘英国商船鸣炮致敬的时候,不小心炸死了一个中国人,中国要求交出大班来问询,同时对“红毛鬼”(英国)的船只限制离港。被归结在英国港脚船名下的“皇后号”自然受到牵连,不能离开,美国人只要请求法国人帮助,去向中国人申明自己来自一个新国家,身份也就变成满大人口中的“花旗鬼”。

1785年5月15日,满载中国货物的“中国皇后号”回到纽约。美国报纸对“皇后号”的报道延续了2个月,各种充满希望的评论与赞赏成为美国人的主要谈资。“皇后号”拉动了中国热,也鼓励了许多冒险者到中国去淘金。1890年代后,美国迅速成为英国之后的第二大对华贸易国。

但对那些“皇后号”上首航的人来说,却不那么容易,他们忧心忡忡,西洋参没有达到预期销售价格、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最初投资者丹尼尔·帕克卷走的2300美元漏洞要怎么填补?而且,因为复杂的债务问题,这艘船要不要多久,就会易主。

夹杂在报纸上的广告却是欣欣向荣,“熙春茶”、“小种茶”、“松萝茶”、“武夷茶”、“瓷器”、“丝绸”、“茶具”、“棉布”……中国制造全面发力,销售形式也各有不同,“数等上等熙春茶,论箱卖”,“小套件,成套出售”,有些广告语很有意思,比如“两个非常古怪的小茶盒”[6]。购买者中,当然少不了捧场的总统华盛顿,他买了一些瓷器。

根据股东商定后的最终分配方案,“皇后号”运回美国的货物总价值为75666.5美元,翻一番后为153133美元,返航以来沿途出售了6250美元,减去从美国出发的装备和货物总值120000美元和货船公司工资、关税以及其他意外开支10000美元,那么“皇后号”最终盈利29383美元。[7]这是一笔可观的成绩单,许多人船的首次贸易都是赔钱的。

中国皇后号在1785年以6250美元的价格出售,1787年被再次出售,之后更名为“埃德加号”,1790年更名为“克莱拉号”,1791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皇后号”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港口被沉入大海,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皇后号”带来的示范效应很大,1785年12月,美国的“实验”号从纽约出发,前往中国购买茶叶,获利1.05万美元。1786年,“土耳其皇后号”从撒冷出发,前往广州。1787年,“同盟号”从费城出发,前往广州,他们带回的茶叶最终获利50万美元。同年出发的还有波士顿的“哥伦比亚号”,这艘船完成了美国首次环绕地球之旅。从1784-1790年,来到中国的船只有14艘[8]。

在美国各地也出现了许多以Canton(广州)命名的城镇或乡村,1789年,马萨诸塞州东部诸福克县有一个地方被命名为广州镇;而俄亥俄州东北部的广州市,则是美国最大的“广州”。

美国对华贸易,催生了美国首批百万富翁阿斯托(JohnJacobAstor)和伊利亚斯·德比,他们都是在“皇后号”商贸成功后,很快来到中国做贸易。投资“皇后号”的罗伯特·摩里斯更不说了,他是最先尝到甜头的,美国的最先富起的人,发迹都与中国贸易相关。中国不仅是美国第一个外贸国家,成功帮助美国摆脱经济封锁,还帮美国人走出了财政困境,走上了富裕之路。[9]

阿斯托发迹史当然离不开皮毛和茶叶,1800年,他就往来纽约和广州,他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用毛皮、人参换取中国的茶与丝绸,一次盈利就高达5.5万美元,到1847年阿斯托的财富突破2000万美元。后来他转投地产、银行。其后裔大都是银行家、房地产商或旅馆大老板。

阿斯托被评为全球1000年来最富裕50人之一,他创建的酒店在全世界都有分布,约曼哈顿公园大道闻名世界的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饭店(Waldorf Astoria Hotel)就是其后被经营的。

李鸿章访问美国的时候,就是住他的饭店,现在饭店李鸿章的照片都挂载那里,墙上写着:“中国总督,李鸿章,1896年停留。”

美国商人能迅速在中国站稳脚跟,与美国对华贸易的保护措施离不开关系。

独立后的美国政府支持商人对华贸易,提供许多优惠政策。1789年,首次颁布的“关税法令”,就有着浓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1791年,国会规定,外国船只进口中国货物每吨收取0.46美元的关税,而美国的船只只需要0.125美元,同时茶叶获得最大的优惠,茶叶关税可以延期两年缴纳。1830年,政府再次降低茶叶关税,而到了1832年,政府居然豁免了美国从东亚运回的茶叶关税。这些都为茶叶贸易中,美国赶上英国的步伐作了了充足的准备。

另一个方面,就像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里说的,美国人很懂规矩。

美国人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他们为了贸易的目的,并使一切都服从于那个目的,他们才以“自由贸易”者的身份,闯进了垄断的世界。一个没有封建历史的年轻的民族,他们自己的刑法,比东方或西方的其他民族都柔和;但是到了中国,他们却采取了在德兰诺瓦审判中所宣布的立场--“当我们在你们的领海内,我们理应服从你们的法律;即使它们永远是这样的不公正,我们也不能反对它们。

据格林和山茂召日记所吐露,在中国讲中国规矩很有必要,我们来做生意,不是干别的。林则徐禁烟的时候,美国商人也积极地配合行动。在中国官员眼里,美商确实很“恭顺[10]”。

乔纳森·戈尔茨坦描述的拉蒂默家庭景象会让人吃惊,中国广州港的墙画占据了这个美国人的家庭墙壁,瓷茶杯、茶杯碟、茶壶……茶几、茶罐,每一样东西都有着广州或南京的合金,甚至连餐具的搁板上,都是中国的小溪垂钓景观,这与富裕有关,也有着美国人那种会意的自豪感,看看,我也可以过着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所能过的生活。19世纪初期,波斯顿和赛伦的住宅陈设,大约有1/5是从中国运来的,在费城,即便的普通人家,也有瓷器和茶叶。[11]

1771年,查尔斯·汤姆森在《美国哲学学会会报》上说,中国就是美国学习的榜样,“引进古老的东方世界一些国家的物产,特别是中国物产,我们这个国家将可获得所期望的空前进展。我们如能有幸而引进中国的工业、生活艺术、进步的管理,以及当地的种植物,美国终将有一天会成为像中国那样人口兴旺的国家。”汤姆森看好茶瓷丝在美国的前景,也论证了费城与北京相似的气候,当时美国已经从中国引进了稻米、高粱和豌豆。[12]

现在的共识是,要不是因为有鸦片战争,中美之间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美国应为中国在鸦片战争的表现,从而开始对中国轻视,而中国,也因为美国输入鸦片,带有仇恨情绪。

如果贸易中,没有鸦片,只有茶,会有多么不同。

1777年,美国正在和英国打仗,有人在树林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些藏茶,当即写信给华盛顿怎么处置这些茶叶,华盛顿本人也是一位饮茶爱好者,他回信时写到,“将它运到司令部来给军队用”,这些贵重的茶叶将按军职人员的级别予以分配。

当初随行到中国的大班山茂召才29岁,1786年被任命为美国驻广州领事。他所写的日记,是研究中美贸易很不错的文献。山茂召在“皇后号”首航之后,三次来到中国,根据他的观察,他建议美国人主要从事茶叶贸易,“美国人不能没有茶叶,而且茶叶的消费必将随着国内人口的增长而增”[13]。

山茂召少校日记

山茂召少校日记

山茂召对茶叶的近距离观察,是美国商人了解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通道。1788年,他在日记中说,按最保守的计算,除中国武夷茶外,其余各种茶叶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0%。茶叶的需求量如此巨大,以至中国人几乎不知道该要价多少。如果抢购茶叶的狂潮持续一年,说不定茶叶价格还会翻一番。这其实为我们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很直观的数据,美国加入茶叶贸易后,茶价确实每年都有上涨的趋势,东印度公司对此非常懊恼。

美国人与中国做生意有什么优势呢?山茂召说,我们有人参。

当时美国步履蹒跚,缺钱少银,山茂召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就是用中国人需求的西洋参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用人参去换茶叶或其他东西,中国老百姓也愿意干。法国人最先从北美加拿大的报告中得知那里有人参,他们又从传教士那里获悉人参是中国的至宝,最先贩卖到中过的许多法国人都赚了盆满钵满。

我们其实可以回顾下可以作一般等价物的物品,茶叶、鸦片和人参。中国有茶叶,茶叶价格是中国定的,以此作为参照,许多人用茶叶来换取国外的其他的东西。一开始与贸易的英国人,并没有可以那里做等价物的,只有鸦片输入之后,消费群体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鸦片才扮演了等价物的角色,尤其是等印度茶、日本茶崛起后,茶叶的等价物作用在沿海就消失了。美国人的人参,也是他们独一无二的珍稀品,恰好又赶上中国的大量需求,所有像茶叶一样,也作为一般等价物使用。

人参像座金矿,给美国商人注入了信心,当时美国一些科学家还准备研究人工培植的问题,但多次试验后,不得不放弃。

1787年来华的美国船有5艘来到广州,他们只带了很少的钱,大部分货物装载的都是人参,那年人参价格大涨,从130美元涨到200美元,这让他们大赚了一笔,按照山茂召对市场的估计,在最后一条船离开之前还可能再升20%到30%。随着人参价格的一路攀高,山茂召建议美国应该限制其他国家到美收购人参,只允许美国船只直接送往中国。当然,他也注意到了鸦片贸易,他说澳门总督一年能收到4万美元的好处费,这几乎是他们一艘船所能赚的钱。

美国另一个大富翁约翰·顾盛,就是依靠鸦片走私在广州赚了大钱,1803年,他孤身前来广州的时候,开始还规矩做着茶叶、人参贸易,后来看鸦片有利可图,遂加入到走私大军。在华30后,赚了60多万美元回到美国。

1750年,就有费城商人想去中国做生意,但受到英国人的打压便取消年头。1721年,美国就普遍饮用茶,1781年,美国人的每天至少印茶2次。来自英国海关的报告称,从1750到1774年,美国人消费了大量的茶叶,有120万磅之众。茶叶消费者每年都有增长,1830年代,美国人的人均消费茶到0.54磅,1840年代,到0.99磅,1850年代,增长到1.21磅,19世纪末达到1.34磅。[14]

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纪念币

美国“中国皇后号”帆船纪念币

从1785年到1895年,茶叶是中美贸易中最大宗的买卖。1784年,“皇后号”不过是运了3000多担茶叶,到到1799年,数量增加了10倍,到33769担。而到19世纪后,更是有显著增长,1833年高达10万担,1836年又翻了一番,达20万担[15]。此后几十年中,美国从中国输出的茶叶比重都超过总货物的60%以上,有些时候达到90%。

美国人一开始并没有像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可以垄断贸易的公司,他们都是以自由贸易身份介入到茶行业,马士认为这是美国商人的优势[16]。东印度公司的种种弊端,让它在1834年解体,高度垄断的时代结束了?其实没有。五口通商后,随着贸易的发展,美国散商成堆的贸易局面也被打破,美国的洋行逐渐在外贸中发挥垄断作用,汉口的慎昌和美时洋行,上海的惠利和协隆洋行,合称四大洋行,几乎垄断了中美所有的茶叶贸易。一般的外国散商和华商都无法介入。

中国出口的茶类中,绿茶在美国贸易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印度红茶基本不会对中国茶市构成威胁,但日本人在1860年代,从中国学会了绿茶制作技术,确切地说是如何让绿茶更加保质,不易霉变的技术后,也加大了绿茶的出口贸易。

1885年日本首次使用揉茶机,由此进入机器化制茶时代,日本控制下的台湾也建立了大工厂,制茶产量迅速提高。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又陷入各种内乱与外患事件,茶税负重,加之没有人经营管理的情况,中国绿茶质量下滑,这些种种,导致中国对美国绿茶出口量直线下滑,到辛亥革命后,茶叶出口只占到美国茶叶进口量的8%多一点,之后更难以突破“破十”大关。

清末引进的日本揉茶机

清末引进的日本揉茶机

日本、印度,再加上锡兰与爪哇的茶,构成了20世纪初期冲击美国中茶市场的生力军。英国人没有放弃美国这个表兄弟,他们极力向美国推销自己的规模化茶叶,在包装上做足了功夫。“无论至美国何处,皆可于杂货店购得同号同种之茶,购取既便,饮之成癖”。这种形式,中国茶业还没有思考过,为了品饮方便还不是一种潮流,英国人的意识太超前。他们做的小罐茶,一罐一磅,买卖和饮用都很方便,当时中国的《农商公报》说,这种方式改变了茶叶的品饮形态,“美人之嗜好逐渐更变”,最终专爱“装于小罐中之茶味矣”。1904年,美国人发明了袋泡茶之后,中国茶也成为了美国人口中的老古董,“中国茶三字已为稽古之字”。

虽然现在美国还是中国茶叶出口的第二大国,但其消费茶叶人群的比例大不如前。市场调查公司明特尔(Mintel)公布的数据说:2009年全球茶市场规模预计在566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国内茶叶市场规模只有52亿美元,所占比例占只有9%,从人均茶消费来看,亚洲地区最高,人均每年消费在730杯,而美国只有人均每年消费只有157杯。但美国茶叶进口的比例在扩大,2007年进口额为30.99千万美金,同比增长2.81千万美金,涨幅9.97%。2010年,美国茶叶进口量达到12.7万吨。阿根廷茶叶占美国市场的老大,中国依旧是第二位。

美国人的饮茶习惯确实被英国人改变了,进入美国市场的茶叶形态,主要是散装、袋装和即饮类,他们把茶叶当作了可乐,他们茶水里加冰块,不愿冲泡茶叶、倒茶渣,甚至就连茶叶也不愿意,故速溶茶占据了很高的比例。

茶叶在美国上升的势头让可口王国受到了威胁,现在市场,消费者可以随处买到可口可乐和雀巢联手推出nestea冰茶,百事可乐和联合利华联手推立顿liptons冰茶。

美国茶叶协会2011年欢呼道,昔年的“茶叶党”,终于在2009年又回来了。“茶”在复苏,“美国有3000多个专业茶室和数量不断增加,几乎所有的高档酒店提供下午茶服务”,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个健康饮料。

[1]这个有不同翻译,有“折抵税条例”,也有“折抵法案”,有些甚至翻译成“减刑法”。这个法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茶叶走私,“抵代法”颁布后,又出台了“窗口税”,来抵补茶叶税的损失。

[2]1780—1784年,共55590担,1785-1789年,上升到138417担。

[3]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中国皇后号[M].广州日报译.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3

[4]梁碧莹.论早期中美贸易的特点[J].史学月刊.1985(5)

[5]南京布。

[6]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中国皇后号[M].广州日报译.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228

[7]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中国皇后号[M].广州日报译.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238

[8]苏宁.早期中美茶叶贸易的启示[J].福建茶叶.2001(4)

[9]梁碧莹.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J].学术研究.1985(2)

[10]迈克尔·亨特.中国人探索美国,1784-1879[A].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外关系史译丛[C],第3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56

[11]乔纳森·戈尔茨.费城与中国贸易,1682-1846[A].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外关系史译丛[C],第4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50

[12]乔纳森·戈尔茨.费城与中国贸易,1682-1846[A].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外关系史译丛[C],第4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54

[13]梁碧莹.再现中美贸易肇始期的《山茂召日记》[J].世界历史.2001(5)

[14]乌克斯.茶叶全书[M].侬佳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15]邹明德.鸦片战争前的中美贸易[A].汪熙主编中美关系论丛[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107

[16]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M,]第1卷.张文汇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99-100

作者:周重林,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茶业复兴:美国建国初期,在与中国贸易中走出封锁困境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