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于普洱茶的掺假茶和做旧工艺茶的看法
从清末到现在的普洱茶,种类是相当多的,因为普洱茶从名称到定义一直都在变。而相对应的普洱茶的工艺也一直在变。
掺假茶,说的跟实际做的用料不一样。比如说说用今年易武古树春茶头采料,但可能用了今年春季头采小树料,也可能用了二采的尾春或者夏季雨水茶。差不多做同样的事,换个名称叫拼配茶,拼配茶简单理解就是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用等级原料掺在一起制成茶品,而不告诉你到底掺拼了什么料,也不说是某一个地方的茶。跟掺假茶的区别就是不告诉你也就不欺骗你。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而仿制假冒茶同样清民时代也是存在的,不然不会出现压在茶饼中的内飞这个东西。
从制作工艺看,以前的制茶工艺是不得已的参差不齐,所以会制成很多奇奇怪怪的普洱茶。而现在的制茶工艺相对完善先进,市场上有这么多“花样”的普洱茶是刻意为之。说得更好听一些就是解决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普洱茶新茶的外观茶条和滋味苦涩刺激性,那么不改变地区(滋味淡)用料的情况下,那就只能改变工艺,晒青毛茶制作时去改,常见的就是复炒、高温长炒、复揉、渥黄等等。要条形则低温长炒(不会脱皮但青草味重)、理条等等。
晒青毛茶制好时去改,通过渥堆发酵成普洱茶熟茶,通过熟成工艺制成年份散普洱茶生茶。再通过拼配工艺去形成风格风味型散普洱茶和紧压普洱茶。
而现在普洱茶行业为了加快生产制作效率,由熟成工艺(10多年时间仓储)进化出更短时间的仓储达到一定年份的普洱茶口感滋味的工艺。而除开散普洱茶生茶这个工艺。
其实现在普洱茶行业已经有了成品茶也可以当原料再制作的工艺。这种再制作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加速市场中一些品质不好的普洱茶的消耗,让这些茶去回炉重造。今年我已经看到有人回收开过的茶饼、残破饼等等。以前只看到有人批量的回收茶碎、茶灰、茶梗等等原料筛分之后的废料。
弊端的一方面是用市场的成品茶再制作成年份老旧茶,以致于会出现假冒商标的茶品以及一些茶品跟仓储年份不匹配的茶。目前仅靠喝的感官判断,成功大概率是五五开。这还是喝过不同地域仓储不同茶品拥有年份老茶记忆的老茶客经验判断,小白茶友估计成功率一成不到。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而目前这些成品茶再制作出来的茶,已经不仅仅是在生产的成品茶仓库,还再消费市场流通中。不仅是不知名小厂牌在做这件事,知名大厂牌同样再做这件事。只不过知名大厂牌还有点节操,它是当新品上市发型,会备注原料日期和新的生产日期。价格当然也是不便宜的。
这几年我们基本看不到各大厂牌发布自己的晒青毛茶原料批量收购价了。通过询问一些毛料春季大宗小树(台地)茶价格,统货大概也就每公斤25元左右。而夏秋茶只会比这个更便宜。而在前些年勐海茶厂的收购价表中,分级最高级的料价格不会超过每公斤60元。当然一些名村寨的料茶不包含在内。
回过头来看市场行为,知名厂牌年份老茶的价格跟不知名厂牌年份老茶的价格一比,知名的在天上,不知名的在地底。年份老茶除了厂牌的知名,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消费者认知的茶品的品质、口感和价格(注意不是价值)。年份老茶讲仓储品相、口感、价格。
由于价格的原因,知名厂牌一泡10克年份老茶的价格,都够买一提至少一片不知名年份老茶了。你说消费者需要买的时候怎么选择?肯定选后者啊,买一片能开了喝能退(网络购物)。
至于年份老茶的口感,真要从品鉴的角度看,哪有人能舍得交很多很贵的学费去认真鉴别。毕竟从概率学的客观性看,知名厂牌和不知名厂牌的年份老茶都有好的和不好的。这就需要品饮者自然去甄别。
而从另一个方面说,喝茶人认为好的茶就好。毕竟人家花钱买了的茶。至少在消费普洱茶不是。对行业是好事不是。但就个人来说,你买就买喝就喝好就好,公共区域交流也行,别让我来给你鉴别啊,说真话不好听得罪人,说假话昧良心,重点是跟我一毛钱关系没有啊。在说服你和说服茶之间我选择泡我的茶给你喝。自己感受对比印象最深。
作者:茶空空,图文来源:云茶观察,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