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请上帝喝茶 > 名山贡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茶界白马非马专栏」

名山贡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茶界白马非马专栏」

作者:白马非马  日期:04-19 来源: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困鹿山贡茶园

为什么生产企业喜欢生产名山茶、贡茶,商家爱卖名山茶、贡茶,消费者也爱买名山茶、贡茶?这是因为名山茶是市场选择的产物,贡茶是历史选择的产物,两种都是建立在品质的基础上,并通过时间的积淀,在厂商与消费者的心目中已经形成共识——名山茶、贡茶不但品质好,而且珍贵难得,具有极高的品饮、收藏与文化价值。

生产者、经销商者与消费者达成共识,这就意味着名山茶、贡茶的交易成本低,理论上名山贡茶很容易做成规模化、大品牌化的产业。但事实上,名山贡茶的共识,是一种建立在稀缺价值基础上的古纯共识,其在规模供给不足魔咒下,很快让古纯陷入价格飙涨,假货泛滥,消费者用脚投票之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市场结构严重扭曲,另一方面是名山贡茶市场被古纯绑架,陷入名山品质等于古纯之结构性锁定,从而让名山贡茶刚性硬着陆,造成了市场跌荡大危机。

由此可见,在古纯共识之下,名山贡茶的交易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加。名山贡茶要实现有序的规模化产业开发,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跳出“古纯”旧共识,形成新时期的名山贡茶品质共识。

名山贡茶产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解除的无疑是“古纯”共识之硬约束,小树茶、拼配茶、发酵茶也能做出高品质的茶,从而让名山贡茶进入小树茶、拼配茶、熟茶唱主角的新时代。同时,利用名山由核心产区向周边溢出新趋势,扩大原产地范围,打造大名山,这样一来,名山贡茶才能解除古纯概念共识硬约束,并实现品质茶的规模供给。

在此共识基础上,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增加规模收入”之全新整合模式,打造“名山贡茶”制度创新的范本。

同时,名山贡茶作为一种商业社会的公共产品,为避免公共品的“公地悲剧”,其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治理结构。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治理上进行制度创新,倡导名山贡茶开发的全新商业模式——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平台,在政府政策指导下,民间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推动下,企业的倡导下,用公用品牌建设做大名山贡茶影响力,并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最终形成茶企、茶商、茶农与消费者共赢发展之路。

技术变迁、组织与制度创新,推动茶产业升级

新时期茶商要重视三个要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增加规模收入。

提高生产效率,在过去是靠自然资源、劳动力与物质资本的结合来实现。于是,茶企在源头建了许多标准化的初制所、初具食品工业要求的精制厂与专业仓库。也就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主要靠厂房设备的投资与升级,现代食品标准化生产流程的建立。这标志着传统茶业升级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水平。相比于古纯的自然主义生产体系,近几年开启的“熟茶2.0”,空前强调技术在生产体系中的作用,这意谓着茶行业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夜,建立在技术研发基础上的智能制造正在酝酿之中,其将成为茶产业未来的增长引擎。

至此,茶产业有三种生产方式——自然主义的制造、现代食品制造与智能制造。自然制造的生产效率极低,其是古纯时代竞价稀缺资源的产物,即牺牲生产效率,用没有量的稀缺产品获取稀缺高附加值回报。

在当前稀缺产品边际收益递减的大时代背景下,自然主义生产还会存在,但不再是主流。现在茶叶制造的主流是,由二次工业革命的现代食品生产,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智能智造跃进。在此时代,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在升级换代,更关键的是人才受到空前重视,这标志着茶行业由物质资本进入了人力资本新阶段。有了人力素质大提升,才能支撑技术研发与制度创新,从而使茶行业由自然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物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型升级。茶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由自然资源、劳动力与物质资本的结合,转向以技术研发、企业家才能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结合为主。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下,成本分为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技术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交易成本,很大程度要靠制度创新来解决。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比如企业管理不善,就属于交易成本高的一种表现,企业实施降低这种成本的措施,往往是组织创新,而组织就属于人类制度文明的创造物。茶行业最大的交易成本,是认知混乱、认知成本高和假名茶满天飞,这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降低认知成本与规范市场。

以前茶行业处于稀缺产品边际收益递增阶段,做没量的高逼格产品获利大,导致竞价稀缺资源的交易模式盛行。当稀缺交易不能保证规模利润之时,茶行业陷入了竞劣机制,用满天飞的B货C货来套取规模利润与暴利。这是茶界的公地悲剧,名茶这种公共品名誉,被私人利益所损害,消费者用脚投票。公共品有公共选择,茶商选择劣化名山贡茶这个公共产品,消费者也会集体妖魔化名山贡茶公共产品,而选择少消费,甚至不消费,或者消费88元包邮老班章,既然都是假的,购买超低价名山茶反而是对的了……

茶山产业互联网建设流程图

名山贡茶开发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增加规模收入”之全新整合模式,打造“名山贡茶”制度创新范本。

起初名山古纯能降低交易费用,高利润也能规模化,于是业界厂商纷纷从传统领域迁移到这个新的增量市场淘金,业外人士与机构也闻风进来,造成市场交易的火热。但名山古纯不能量产,而求者众,“出价高者得”之竞价稀缺资源交易模式就应运而生。面包价高,导致面粉非理性上涨,茶商利润被茶农挤压,量太少而且不再暴利,这意谓着茶山搬运工的规模利润消失,也很难“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于是,做假套取名山古纯规模利润成为集体行为,名山茶沦为公共选择行为下的“公地悲剧”!

现代主流国家的制度有四个显著特征:公民社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与柔性制度。国家是大社会,名山茶是一个小型消费社会,就社会属性而言,存在类比的可行性。

现代主流国家的老百姓为什么幸福指数高?是因为公民身份与福利政策造就的,也就是其享受了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红利。公民也叫纳税人,既然我纳税了,我就要享受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良好的治理结构及福利回报。中国也是从国家治理结构改善与抓税收开始,逐步建立公民社会与有限福利国家。前文说过名山贡茶其实是公共产品,其最优治理秩序就是建立名山贡茶的公民社会,让生产与消费名山贡茶的纳税人,成为名山贡茶的公民,通过公民社会的游戏规则进行有序的生产与消费活动,并享受公共产品的二次分配效应带来的巨大福利——名山贡茶公用品牌红利。

混合经济是指统制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结合,现代经济没有单一的计划,也没有纯市场经济,而是统制计划与自由市场混合在一起。公民社会的一大特征是,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也就是在政府与企业之外,出现了大量的第三方专业服务组织。统制计划,政府可以指导,但实施的主体一般为第三方专业组织,比如在普洱市政府推动下,成立景迈山、普洱山、千家寨、无量山等茶山诚信联盟,就是引入第三方专业组织在名山茶治理秩序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一种表现。

最后是柔性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有周期性的繁荣与危机。二战前,由于主张自由市场自发调节这个刚性制度的存在,危机往往硬着陆。二战后,各国将自发调节的刚性制度,转化为对冲或缓冲政策与市场自发调节相结合的柔性制度,往往能推迟危机的发生,或者让危机软着陆。名山茶的竞价稀缺资源与B货C货交易的盛行,其实受完全自由市场竞争游戏规则所影响,其危机也是刚性的,也就是从自由竞价交易到做假交易与公地悲剧,是不可逆的!

破局两大硬约束:稀缺资源规模供给严重不足、古纯概念共识

名山贡茶的制度结构上,存在稀缺资源规模供严重不足与概念共识的硬约束,从而造成市场结构扭曲,推高了制度交易成本。在旺盛的有效需求下,正品供给不足的短板,就会被B货、C货填补,从而出现市场竞劣机制。茶行业虽然概念多如牛毛,众说纷纭,但真正有效的是能降低交易费用的“概念共识”。只有古纯才是好茶,这一古纯概念共识,在名山贡茶的兴起之初能极大降低交易费用,古纯成为市场硬通货,流通价值极高,从而造成名山古纯市场交易之火爆。古纯共识遇见规模供给不足魔咒,很快让古纯陷入价格飙涨,假货泛滥,消费者用脚投票之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市场结构严重扭曲,另一方面是名山贡茶市场被古纯绑架,陷入名山品质等于古纯之结构性锁定,从而让名山贡茶刚性硬着陆,造成了市场跌荡大危机。

要让名山贡茶柔性软着陆,使之进化到名山贡茶2.0时代。首先要解除的无疑是“古纯”共识之硬约束,小树茶、拼配茶、发酵茶也能做出高品质的茶,从而让名山贡茶进入小树茶、拼配茶、熟茶唱主角的新时代。同时,利用名山由核心产区向周边溢出新趋势,扩大原产地范围,打造大名山,这样一来,名山贡茶才能解除古纯概念共识硬约束,并实现品质茶的规模供给。

古茶山开发

打造“大名山”茶区,以名山贡茶为战略抓手,用大产业链的思路开发大名山茶区,有利于解决名山贡茶稀缺难以量产,很难产业规模化开发的问题。

文/白马非马,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请上帝喝茶 > 名山贡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茶界白马非马专栏」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