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2001年101批大红印圆茶,有几个特点很打动我:一是“甜润”,从第一口到最后,甜润感贯穿始终;二是“烟香”,不张扬,却完全融于茶汤,沉稳自然;三是“饱满”,滋味厚实浓酽
今日品鉴的这款101批大红印,同样让人心动——到底是勐海茶厂的手笔,不愧“大红印”之名。我自己喝下来,也是越喝越喜欢。
这款茶,对得起“勐海茶厂”的名头,也对得起“大红印”这个承载了许多老茶客情结的名字。若你也是爱老茶之人,它值得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番。
在当下老茶价格高企的市场中,这款茶的品质表现与其价格形成了难得的性价比,无论是即时品饮还是继续收藏,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90年代大口中绿印青饼品鉴:仓储干净,经典绿印风味,甜润体感强
这款90年代大口中绿印青饼的突出特点有三:其一,入口甜润,糖甜感极其显著;其二,风格独特,富有记忆点;其三,饮后体验圆满,口腔中的留存感持久。
按照口粮、品鉴、收藏的级别来看,这款90年代大口中绿印青饼,无疑属于品鉴级别的老生茶,品质中上。
今日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推荐的这款2003年309批7542青饼,这是继郎河2000年易武熊猫饼、1999年9901批易武大红印之后,又一款让我为之兴奋的老茶作品。
在老茶界,3917青沱与9016熟沱堪称一对传奇——这两款茶在90年代专为香港市场定制,如今早已成为绝版茶品,不仅值得细细品鉴,更具备独特的收藏价值。
绝版港供,陈香弥珍:品鉴90年代老昆明茶厂9016熟沱(大写版)在普洱茶的老茶序列中,总有一些代号,承载着一段特殊的贸易记忆与品质标准。
它的风格让我想起之前品鉴过的1994年7542青饼,前段那独特的“锁梅味”,是许多中期茶迈向老茶阶段的一个迷人印记,甘香而复杂。
今日这泡90年代大口中绿印青饼,喝得颇为尽兴。它有几点让我印象很深:一是“甜”。从始至终,入口甜润,那种糖甜感贯穿全程,非常舒服。二是“味”。三是“韵”。
相较于下午品鉴的2016年款,这款2015年薄荷塘展现出更极致的甜度与更纯净的滋味。轻嗅杯底,其甜香也比2016年款更为突出。
今日这一泡,或许是历次品饮中体验最佳的一次。这饼茶自年初撬开醒茶至今,原本稍显突出的烟香与地州仓味,已渐渐隐退,转而呈现出更纯净、更温润的茶性与口感。
这是去年在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中邂逅的老朋友,曾两度推荐后便渐渐淡出茶桌。此次品鉴,竟有些老友久别重逢的欣喜。
今天这泡茶,或许是历次品饮中感受最佳的一次。这片样品自年初撬开醒茶,起初烟香稍显,还带着在地州存放过的仓感。如今再品,烟香已转为轻柔,仓味几乎不见,茶汤更加纯净、甜润、饱
像这样陈化30余年的7542青饼,本身已是一种奢侈。每一道茶汤都在诉说着时光的味道——干净、醇厚、甜润、香沉。不必过多形容,喝过的人自然懂得;没喝过的,或许值得找一个安静的午后
品茶之趣,本就因人而异。同城另一位资深老茶友在品饮此茶后,对其评价极高,用了“表现力爆棚”来形容。
这次品饮,这款茶展现出的高扬蜜甜感,一度让我怀疑是否拿错了茶。但细细品味,它那标志性的强劲气韵和鲜明体感,与记忆中的紫玉2006年忙肺古树茶别无二致。
回归到手中这款9016熟沱大写版,它出身老昆明茶厂,是标准的昆明仓存放。就其品质而论,这确实是一款不可多得、可遇而不可求的年份老茶佳作。
今日品饮的这款私藏红版2016年易武薄荷塘古树茶,本就是奢侈品级别的茶品,无需过多赞美。此款私藏红版2016年易武薄荷塘古树茶,已无成品可分享,仅余数泡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