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定制”,在老茶圈里是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继上月推荐了1999年粉版班章后,今日(8月14日)品鉴的这款2004年黎明班章乔木青饼,同样出自“邓国定制”之手,其份量不言而喻。
“邓国定制”,在老茶圈里是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继上月推荐了1999年粉版班章后,今日(8月14日)品鉴的这款2004年黎明班章乔木青饼,同样出自“邓国定制”之手,其份量不言而喻。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而陈年普洱更是茶中瑰宝。当新茶的锐利青涩褪去,岁月赋予了它何种魔力?以一杯仓储干净的2000年易武老树圆茶(易武春尖)为例
春城茶厂1989年“福”字铁饼,顶着“建厂纪念”与“宫廷用料”的光环,却在本次深度品鉴中暴露了本质。它或许在价格上存在一定空间,然而茶之根本在于品饮价值。
除了价格稍显实惠,其在滋味纯净度、饮后体感舒适度、耐泡度等核心品饮维度上,确难觅亮点。宫廷之名,徒有其表;饮后不适,实难称佳。
7581熟砖,以最朴实的姿态承载时间滋味,糯甜、陈香、喉韵交织成味觉的诗行。这一泡90年代末的7581熟砖,是地地道道的纯干仓昆明老茶杰作。
对于深谙老茶之味、尤其钟爱樟香风格的行家而言,这款90年代樟香极品金印青饼,正是那份期待中的“对的味道”。
这款90年代樟香极品金印青饼,堪称干仓老茶典范之作。其魅力在层层递进间展露无遗:前段,樟木陈香如磐石定鼎,贯穿始终,气势磅礴;中段,甜润感渐次铺陈,糖香清雅可人
作为承载几代人记忆的“国民熟砖”,在三位数的价格区间内,能品饮到如此仓储干净、转化优秀、体感丰富的老熟茶,实属难得。
7581作为“国民熟砖”的扎实功底——用料地道、工艺成熟、仓储可靠、转化优秀。它带来的醇厚甘甜、丰富香气和明确体感喉韵,远超市面上许多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产品。
一杯陈年普洱茶,色泽深邃,香气氤氲,入口醇厚。当我们以一片珍贵的80年代广云贡饼干仓老茶为引,便能深刻体会陈年普洱那难以言喻的魅力所在。
20世纪80-90年代,春城茶厂以铁饼工艺和名山拼配技术,打造了普洱茶史上的经典之作。如80年代代表作“88铁饼”、90年代“四字系列”(1992年出口韩国的福、禄、寿、无字铁饼)等。
春城茶厂90年代初“无字”春城铁饼,其珍贵之处在于选料:选用了80年代末期各大名山的优质茶叶,经过窝堆、切细发酵等工艺,最终在1990年压制成标志性的铁饼形态。
原料尤为珍贵,选用了80年代末期采摘自各大知名茶山的优质茶青,经拼配、窝堆发酵、切细工艺,最终于1990年压制成标志性的铁饼形态。
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知我对易武茶情有独钟,便慷慨分享了一泡80年代的私藏茶——易武野放古树茶(100克装)。
这款1997年7262熟饼,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高等级熟茶代表。它用料讲究,仓储纯净,历经近三十载转化,已进入一个适饮且富有魅力的阶段。
今夜(8月7日)得闲,静品一款沪上老茶人寄来的熟茶作品,标注为“纯干仓石昆牧制熟茶”。未醒茶,直接取干茶8 26克,投入150毫升柴烧壶中,选用珍茗山泉水冲泡。
今日(8月7日)正值二十四节气立秋之际,天地之气沉降,正宜静心体味一泡沉淀了半个世纪的老茶。今日品鉴之茶,乃沪上老茶70年代干仓老茶,其干净仓储与纯粹风味,恰为申时品饮的绝配
2000年易武老树圆茶以纯净的香甜包裹着浑厚内劲,在温文尔雅的表象下,蕴藏着足以温暖周身、通达百骸的茶气能量。
近日,小试一泡一款更早期的藏品——2000年易武老树圆茶(易武春尖)。初次试饮便觉过瘾,周身发汗,通体舒畅。今日(8月6日)晚茶时分,细细再品记录下这款老易武茶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