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个普洱茶市场,2016年的茶品尚不能称为老茶;但当目光聚焦在易武薄荷塘这一顶级小众茶时,它确实算得上是一款“老茶”了。
今日品鉴这款私藏红版2016年易武薄荷塘古树茶,无需过多辞藻,它本身已属奢侈品级别的茶品。其口感特点尤为突出:其一,入口即甜,蔗糖甜感极其充沛,从一而终;
近来推的多是老茶,倒让人格外想念新茶的鲜活。今日(10月15日)申时,想喝点“不太新”的新茶,便自然想起了它——私藏红印2016年易武薄荷塘古树茶。
相较于下午品鉴的2016年款,这款2015年薄荷塘展现出更极致的甜度与更纯净的滋味。轻嗅杯底,其甜香也比2016年款更为突出。
从品饮体验来说,2015年这款茶的喉韵更深邃,穿透力更强;不过若论整体的饱满层次与丰富变化,我倒觉得2016年的表现略胜半筹。
与下午品饮的2016年款相比,这款2015年的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甜度更高”。这种甜,不仅体现在茶汤入口的瞬间,更体现在品饮后闻杯底时,那挂杯的蜜糖香也显得更为纯粹、沉郁。
今日品饮的这款私藏红版2016年易武薄荷塘古树茶,本就是奢侈品级别的茶品,无需过多赞美。此款私藏红版2016年易武薄荷塘古树茶,已无成品可分享,仅余数泡样品
若放在普洱茶的大世界里,2016年实在算不上老。但若聚焦在薄荷塘——这一味被誉为“易武之巅”的稀有茶品上,九年的沉淀,已让它初具老茶的从容与厚度。
说起来,2016年的茶在普洱茶的世界里,尚属“青年”。可一旦落在薄荷塘这片土地上,它却已悄然步入一个风韵初绽的阶段——不再青涩,却仍保留着山野的鲜活。
在龑王家2021年推出的“易武三味”系列中,薄荷塘与天门山早已一饼难求,唯有这款铜箐河,至今仍静静待在茶仓,售出不过十余公斤。
这款2005年的紫玉忙肺春尖,是一款值得静心细品的临沧老茶佳作。它完美展现了忙肺茶区独特的个性——那种强劲的山野气韵与最终化为绵密甜润的转化潜力。
如今这款茶早已断货,只余少许茶样偶尔分享于同好。能喝到是一种缘分,能存得几饼更是福分。好茶如老友,十年再会,仍觉真挚如初。不必多言,静心品饮便是最深的交流。
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知我对易武茶情有独钟,便慷慨分享了一泡80年代的私藏茶——易武野放古树茶(100克装)。
这款2010年易武刮风寨茶王树古树茶,在昆明历经十五年时光雕琢,竟展现出令人欣喜的“返老还童”之态,花香、兰香、蜜香、糖醇香层层递进,果胶感丰沛
这款2010年易武刮风寨茶王树古树茶,其魅力正在于慢饮细品。拉长每泡间隔,更能清晰感知其丰富的香气层次、绵密的生津与持久的回甘回甜。
蓝版「2020薄荷塘」小饼,其核心魅力在于那份纯净、充沛的甜感与回甘。它经得起考验——即使闷泡,苦涩感也极低,满口尽是甘甜。
在易武茶区,关于哪些小产区能跻身“顶级”之列,一直存在讨论。像凤凰窝、刮风寨茶王树等地,也常被部分茶商或藏家推崇,各有其拥趸。
昌达号2005年易武正山古树茶圆茶,以其高甜、细腻、醇厚的品质,展现了易武老茶的独特魅力。对于喜欢老茶的朋友来说,这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精品,值得慢慢品味
昌达号2005年易武正山古树茶圆茶,以其高甜、细腻、醇厚的品质,展现了易武茶的经典风格。虽然饱腹感稍强,但它的甜润度、汤感、喉韵均属上乘,堪称老易武茶中的佼佼者。
蓝版「2020薄荷塘」小饼,是自然与匠心的共同馈赠。干旱年份的偶然天成,传统工艺的精心雕琢,让它成为薄荷塘茶系中“甜度标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