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一杯好茶「小竺茶桌」
五月中旬,我结束了在闽东一带的寻茶访茶,正要打包回府,一位正在福州出差的同事联系上我:公事已毕,欲休上几天假。有位茶农朋友在武夷山做茶。你既喜茶,咱们可以去他处尝尝武夷岩茶。
这些年,很少喝武夷岩茶。不会喝,有心里障碍。武夷岩茶为所有茶类中制作工艺最复杂者,其传统制法要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复炒、毛火、扇簸、拣剔、足火、墩火共13道工序。一片茶叶如此被折腾得死去活来,难怪有人说“非老谋深算者喝不懂”。一位茶友曾许下平生夙愿:要搞明白两款茶,一个是普洱茶,一个是岩茶。
同事说,这位茶农朋友多年来一直秉承古法制茶,他的茶甚受欢迎。机会难得,况从福州到武夷山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用二话。
下了高铁,小公汽穿过整个武夷山风景区,直抵目的地星村镇茶农小裴家。此时,小裴家的茶叶已进入“拣剔”工序,七八个老婆婆正头也不抬地忙碌着。之后,茶要经最后两道工序“足火、墩火”。小裴引我们走进在烘焙室,见满满八个大竹筐茶叶正在“墩火”。朋友好奇地想用手抓点茶叶看看,被小裴慌忙客气地制止。没有不悦。相反,一种敬意油然而生。
讲茶、参观。识茶、品茶。品茶室在二楼,小裴一次次跑上楼,与我们共同试喝刚焙好的茶。火不足,再焙。晚上,小裴妻子亲自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实话说,几日留连在外,吃的都是饭店,总觉味不对口,食不悦情。今夕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可口饭菜了。
茶足饭饱,晚上入眠武夷山,在茶香里沉睡,梦也似茶般的香。
早上醒来,见小裴合衣睡在了沙发上。他说,碳火烘焙茶时人要24小时看守。如想睡觉,须把火调至最小,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三小时。所以,通宵达旦是常态。一款茶要据需要决定焙火时间和次数,以往的陈茶为防返青也需再次焙火。这样,每年的“碳定生活”持续不间断,有时到十月份,最晚时也可能到春节。
拎上品好的武夷岩茶归京,心满意足为本次茶旅划上句号。兴奋地将所淘之茶与朋友共享。朋友是一位资深茶人。他说,这款老枞水仙存放有问题,这款肉桂焙火也轻……
回家,我把这些茶再次冲泡品饮。仔仔细细观察,仔仔细细品尝,从汤色到滋味到叶底,脑中不时浮现在小裴家亲历的一幕幕。小裴由于缺觉双眼布满血丝,一张脸总是大汗淋漓;妻子小张做饭拣茶包装茶叶接送孩子,整日都在忙碌;六七岁的小女儿则每晚都等妈妈半夜忙完了才去睡觉,有时还帮助大人拣剔茶中黄片。小裴夫妇无暇陪我们时,小女孩就坐到茶台前泡茶,一招一式甚是专业。她端起一杯来,奶声奶气地说:水仙!又端起一杯:肉桂!其可爱神态逗得我们无比开心。
什么因素会决定一杯茶的好坏?通常说是茶本身、水、器、环境,以及对面的共同品饮者。所谓茶好、水净、器美、景幽,加之对的人。可是,一位饮茶者,如果如我般了解了一泡茶的制作过程是如此繁复,了解了制茶人是如此艰辛,那么,这杯茶哪还有不好喝的道理呢?
作者简介:殷小竺,茶专栏作者,前资深媒体人,喜茶喜书法。墨书志,茶传香,小竺茶桌致力于健康生活方式传播。图文来源:小竺茶桌,经作者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