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洋:就在那里「小竺茶桌」
1
芹洋又名芹竹洋,宋代时建村,属福建宁德福安市溪潭镇。
2020年9月下旬辗转政和、柘荣进村。微雨初歇,山间云雾飘浮。坐在半山腰的芹洋茶场喝茶。推开窗,即见古村全景。村子四面环山,座落在一片山洼里。犹如一位沧桑的老人,静静坐那,等着什么。
一条著名的小河磻溪,由西至东,横穿芹洋,流入赛江,汇入东海。下游村口公路右侧山壁下,有一处泉眼,名曰“醴泉”。传说光绪年间,一位福建的官员路经此地,突然腹痛难忍。饮此泉水,豁然病去。遂欣然命笔,书下“醴泉”二字。醴泉至今水流不断。尝之,甘醇清冽。
村口处,景致颇多。有瀑布、湖泊,一块“三七二十八”石。湖中沙洲上有野鸭、白鹭,嬉戏流连。“二十八石”背后记载的是一个古代故事,寓意一个哲理:跟不讲理的人讲理,就是不讲理。
村口桥头处,有一棵四季桂老树。人未近,香可闻。桥下一条小溪,叫鲤鱼溪。在芹洋的日子里,曾多次逗留桂花树下。闻着花香,看小溪静静流淌,脑子里什么都不想。
磻溪流进村内,建有一座古桥,旁侧为“林公故居”。林公名亘,生于南宋,芹洋人。一生为民打虎除害,治病救人,芹洋人视之为“保护神”,类似于妈祖、陈靖姑。
2
过古桥,沿缓步石阶,可通往双龙漈芹洋十九潭。
一个阴雨天,于利和立新陪同,去观十九潭。她们二人为北京人,作为“文化入村”志愿者,来此帮扶芹洋。“十九潭”个个潭名美妙:星临、斜阳、古弦、野鹤、霁色、君幽、珠帘、素玉、云深、莺梦等。潭名均用篆体红色字,刻在一块石头上,颇添情趣。四年前,这十九块刻有潭名的石头,由一群来自外地和本村的志愿者,捐资捐款,抬石上山,逐个放在潭中。
芹洋是一个古今都有故事的村庄。
现在北京大学某研究所工作的郭梓林先生,芹洋人,四年前开始,带领志愿者入村助力乡村建设,至今未辍。一些旅游景区,包括芹洋十九潭、林公故居、茶厂、生态农业基地、芹洋食府等相继落成。
为十九潭,他写了十九首诗。其中一首《双泪潭》:“淡淡烛光映洞房,绵绵细雨泪双行。云霄自有男儿志,且忍他乡作故乡”。读后令人想起唐人张祜的《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两相对照,异曲同工,家国情怀竟同出一辙。
芹洋归后的一日,与郭先生在北京喝茶。他说:芹洋有一条“古官道”,八十年代,被乡间公路代替。1960年,妈妈背着他,就是沿着这条古官道,“逃”了出去。那一年,村子里饿死了许多人,包括他的奶奶。
3
芹洋村呆了8天。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古宅、古井、古宗祠、古防火河道等。
“宋井”由吴姓先民掘凿,也称“吴埕井”。宋井是芹洋的“地标”,证明了一段历史的真实存在。井中泉水至今绵绵流淌。一口宋井,曾经供养了全村1700多人。提水处的坚硬石板上,生生被踩出了两个脚印。
有时想,或许内心太喜欢旧时的光阴。比如,木心在乌镇过的那些日子:“车,马,慢邮件都慢一生中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也走过江南许多古镇。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甚至上海的七宝。失望的是,古镇不古、不旧,早无清梦可续。
芹洋不同。民居年代较久,有的为一、二百年前的明清所建。雕工精湛,古朴凝重。走进院内,古早气息扑面而来,但无一点颓迷之感。倒觉高堂之上,尚有相聊者的余音绕梁;院中长长的石矶上,茶也未凉。只是饮茶人不觉,光阴似箭,一转眼已过千年。
芹洋有茶。早上推开窗,可见山下的农田,山上的茶园。村子不远处的北山,藏有一个“桫椤谷”。桫椤树,两亿年前的植物,恐龙喜食,被称为“史前活化石”。
神奇之处还在于,村中一家废弃的庭院内,长出一棵桫椤树。芹洋村生态环境之佳可见一斑。好茶,须好山好水泡,高山云雾长。芹洋的茶树,能与桫椤共生,乃“天赐”。
如今的芹洋,仅几百人,且多为“老人、孩子与狗”,略显落寞。许多茶园山高路远,终至荒芜。阴差阳错,这些野放茶成为了茶人的最爱。
作者简介:殷小竺,前资深媒体人,茶专栏作者。茶文散见《散文选刊》《海燕》《2019中国年度精短散文》等文学刊物与书籍。喜欢喝茶、写字。著有散文集《有一种开始永远不晚》。图文来源:小竺茶桌,经授权爱普茶网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