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竺茶桌记录:茶界大哥,不再是一种传说
2012年12月10日,筹划了好一阵子的岩茶品鉴会终于如期举办。微姐、樱香兰馨、怡然、豆荚、风雨潇湘几位老茶友,如约而至。
几年来,喜欢上了茶,似乎如一个人闯江湖。涉茶越深,越觉江湖不浅。比如,一谈及岩茶,就想到“讳莫如深”一词。老师在一次岩茶课上两次概其“价格昂贵”,总觉味道不对,又不知如何表达。茶,一介草木,但它是大自然的灵物。习茶喝茶,当尊其性。茶,其性为“俭”。对其价格品头评足,断为“昂贵”,总觉有种不尊不敬之感。茶还是那个茶,只是世上的视茶之人价值观不同而已。
首次与岩茶零距离接触,是在2017年。春尾,岩茶进入焙火阶段。武夷山星村镇小裴家的茶厂,四五个老婆婆坐在那里拣剔茶。南方的小楼,一楼似乎永远是做工坊、仓库用。一个北方人,没见过做茶。于是,那个场景深深印在了大脑里。
那几天,懵懵懂懂,又喝又买。不晓得岩茶出世,要几经焙火;焙火程度有轻、有中、有足。那时,一心感慨一个做茶人,虽被称为“老总”,焙茶日,也是一连数日和衣而卧,双眼通红。
那时,看茶也简单。喝茶,无畏江湖谁大谁小,并不管谁是大哥小弟。所谓“茶界大哥”,在我心中只是一个传说。
但也有些心心念念,试图喝懂岩茶。2018年11月,毅然直赴武夷山天心村,参加天心村一年一度的“斗茶赛”。
那真是难忘的几天。三天斗茶赛,连绵了两天的雨。那双耐克网状鞋,湿了两天。就是说两天时间里,一双脚要一直泡在湿鞋里。11月阴冷的武夷山,好在,嘴上有热茶喝。
斗茶寨现场,人山人海。几百张茶席,每张席后都端坐着泡茶师。他们大多也是制茶师,或茶厂老板。那几日虽没有干鞋穿,却也无比开心:这是正岩的茶呀!核心产区的茶。免费喝,喝对了还有奖。所谓牛肉马肉鸡肉鬼肉,所谓水仙肉桂大红袍各色名丛……应有尽有。真是一场鲜活的岩茶饕餮盛宴。
一张茶席上的一位年轻人吸引了我的目光。高大、帅气,腰杆笔直。他端在在那,呈现一丝不苟的泡茶状一一可是席前并无人。吸引我的或许是因为他的席前无人,清净;也或许,多年媒体工作练就了一双善于捕捉“亮点”的双眼。凭直觉,他的茶要喝。
喝完他“斗茶赛”的茶,又坐着他的皮卡车来到他的家。大王峰脚下,兰源涧溪边,只有三户人家。那日晚饭,面对眼前的大王峰,听他爸爸滔滔不绝讲岩茶应该怎么做。多年后,大部分内容都已忘记,只隐约记得似乎他提过的人名陈书省,还记得他说岩茶要焙足火。足火茶好喝、易存,越陈越香。
离开天心村那天,年轻人执意送我两盒茶:一盒石乳,一盒老丛水仙。火真是焙足了。
年轻人叫陈孝进,行伍出身,刚刚退伍归乡务农。一家世代做茶,子承父业。还未离开武夷山,就看到了一个采访他的视频。原来,我结识了一个有为的青年茶人。
2019年,孝进寄来了一盒大红袍。他说:我爸妈都牵挂着你,问大姐什么时候过来。2020年,去政和途经武夷山。本想稍驻一下,因赶时间,连线匆匆。喜获他即将新婚,于是发给他一个红包。并约定好归途一聚,参加他在当地周周举办的“兵兵有味”茶会。未果。
前些日子,他寄来了几款茶:一款大红袍,一款苔鲜味水仙、两款肉桂、一款名丛梅占。对于岩茶,那种“讳莫如深”的感觉一直有。觉得它高深莫测、曲高和寡。这几款茶随2018年斗茶赛上寻的几款获奖茶一样,终未舍得喝,似乎是高山在待流水。
茶友玲说:大哥先来亮个相吧。于是,有了小竺茶桌“岩茶品鉴会”。参会茶友大多为茶小白,对岩茶更是仅识一二。但茶友们喝出了水仙、肉桂的轻火,直呼“薄”。孝进说:因为轻火,所以会感觉缺点什么。但轻火,可以保有茶的鲜爽度,提升茶的花香。于是,茶友们对岩茶又多了一层了解。
喝他的大红袍“沐樨”,口感稀有独特。豆荚直接呼出:桂花香。杯盖、汤中,皆有清晰、鲜爽的桂花香。事后,孝进也自豪地说:如果你们有耐心慢慢地喝,后面还会有惊喜。还有那款他家附近狮子峰山场的“茗馥奇狮”,荣获了2021年天福杯奖,得2万元奖金。不禁想起,2018年斗茶赛上,他捧着姐夫刚刚荣获的“水仙特等奖”大型“支票”,与姐夫合影拍照。其状貌似以姐夫为自豪,实则内心是以姐夫为榜样,立志拿奖。看来,几年不见,做茶路上,他真的精进了。
作为喝茶人,我们希望每一个做茶的人,做茶技术都日益精进。那样,是我们喝茶人的幸福。
作者简介:殷小竺,资深媒体人,高级评茶员,茶专栏作者。茶文散见《散文选刊》《海燕》《2019中国年度精短散文》等文学刊物与书籍。喜欢喝茶、写字。著有散文集《有一种开始永远不晚》。
往期阅读
图文来源:小竺茶桌,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