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品鉴的这款101批大红印,同样让人心动——到底是勐海茶厂的手笔,不愧“大红印”之名。我自己喝下来,也是越喝越喜欢。
若以“口粮茶、品鉴茶、收藏茶”来论,这款90年代的大口中绿印青饼,无疑属于“品鉴级”的老生茶。
品茶之趣,本就因人而异。同城另一位资深老茶友在品饮此茶后,对其评价极高,用了“表现力爆棚”来形容。
说句实在话,在同一日品味两款稍微年份的薄荷塘老茶,是味蕾的幸运,也是内心的享受。茶如此,大概许多事也如此吧。
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曾在2024年8月品鉴过一款临沧仓的3917青沱,其“熟化生香”的特质令人记忆犹新。
当有人说“普洱茶我懂,我只喝古树茶”,“30年以上的老茶我才喝的”“这茶真霸气,是老班章吧”等等,其实可能喝了这茶觉得有重口而不敢明说,怕你眼里闪过的“原来他不懂”的失望。
今日(8月7日)正值二十四节气立秋之际,天地之气沉降,正宜静心体味一泡沉淀了半个世纪的老茶。今日品鉴之茶,乃沪上老茶70年代干仓老茶,其干净仓储与纯粹风味,恰为申时品饮的绝配
当80年代双飞红印铁饼在柴烧壶中苏醒,橙红的茶汤里荡漾着四十载春秋。那穿透岁月的参香,是古茶树林吸收的天地精华;绵长不断的生津,是云南高原阳光的甜蜜馈赠
这款8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青饼的品饮体验堪称惊艳。其茶汤入口丝滑,厚实甘甜,饱满如米浆;标志性的参香与深邃药韵贯穿始终,层层递进;生津迅猛如泉涌,回甘持久悠长。
这款鸿泰昌70年代远年七子饼青饼,其味其韵,绝非寻常茶客所能轻易驾驭。初段药香之浓烈如饮汤药,足以让不惯此味者却步。
今日这款鸿泰昌70年代远年七子饼,以霸道药香劝退世人,又以汹涌体感震撼知音——古董茶的灵魂,本就不为取悦而生。
真正的古董茶,是味觉的盛宴,是体感的冲击,更是心灵的对话。它静默无言,却足以让每一位有幸亲历其境的茶客,深刻领悟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真谛与魅力。
70年代鸿泰昌远年七子饼生茶,是时光的礼物,是工艺的结晶,它用醇厚顺滑的口感、丰富迷人的陈韵,征服着每一位品饮者。
常听人说喝老茶有“气化感”,没体验过的人,难免觉得玄乎,像在吹嘘。茶汤里怎么会有“气”呢?这听起来确实有点“虚无缥缈”。但真正喝到对的老茶,那份身体里升腾的感受
这款茶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层次感和持续的转化力。它并非一味的甜柔,而是在陈香底蕴之上,交织着樟木的清冽、药香的沉郁、蜜糖的甘甜,以及中段恰到好处、带来张力的苦韵。
今日品鉴的2001年远年七子饼青饼(茶庄版),原料来自倚邦古茶山,历经二十余年陈化,呈现出独特的药香木调风格。
为什么醒茶如此重要?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同一款老茶,醒茶前后的表现往往判若两茶。
药韵、汤感和体感是这款茶的优势所在,滋味其实是相对浓酽的,只是时间打磨使得苦涩减弱,但舌面苦韵的留存与绵延依旧“诉说”着茶品的这种质感。
在品鉴老茶之余,龑王家自有茶品亦值得期待。蓝版系列涵盖薄荷塘、曼松王子山等名山微产区,铜箐河野韵与猫耳朵清甜各具风姿。这些新茶如同待琢璞玉,静候时光赋予更深沉的韵味。
早在2024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时,便将茶列入减肥指南的优选食物(饮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