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茶业复兴:茶树的秘密生活

茶业复兴:茶树的秘密生活

作者:周重林  日期:09-11 来源:茶业复兴

 

古树茶

早上去保塘古茶园,当地的茶树王并没有吸引我长久驻足,一棵棵疤痕累累的古茶树才是我观摩的重点。顺着斧头留下的痕迹,古茶树改变了自己生长的向上路线,一扭头横向而去,之后再分枝向阳而去。在那里,新枝要与众多植物竞争阳光、水分。

我们在路上遇到的另一棵古茶树,靠近道路一边看去,挺拔高耸,苔藓披身,好一番生机勃勃态势。可是张敏提醒我,不妨换一个角度看看。于是我下了路,来到坡的另一面。天哪,这一面已经完全被白蚁掏空,连主干都不复存在!枝繁叶茂的那一面,是它仅存的面子。

被白蚁掏空仍然枝繁叶茂的茶树

(被白蚁掏空仍然枝繁叶茂的茶树)

狡猾的白蚁,选择掏空人不易觉察的一面,等要干预的时候,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古茶树的天敌,雷劈野火这样的自然灾害是一种,白蚁这样的虫害是一种,人类的刀斧是一种,所以每一次摸着古茶树粗壮的躯干,都会思考它怎么活下来?资深古茶树研究者张敏说,这说明古茶树根部供给非常足。因为古茶树根系很深,能够吸收地下深层营养。

古茶树根系

(古茶树根系)

保塘这片茶园里修了路,挖出土壤的切面。我们得以直观观察到土壤一些构成。在森林茶园里我们脚踩到的黑色部分是落叶草根等腐物构成的沃土层,这些表层沃土养活了许多没有主根的须根植物,但在坡度陡峭地方沃土也极易被雨水冲走。也就是说,这个营养区看似饱满,但有时间周期。离地1米左右的是沙层,是古茶树树根喜欢抵达的酸性土壤层。我们从寨子里一路走上来,尽管路湿,但鞋子却没有粘到很多泥巴,就与沙土有关。这也是探访古茶园的一个经验,要是走完古茶园,鞋子上没有泥巴,就说明这片茶园是沙地。

茶园土壤切面

(茶园土壤切面)

我特意在裸土埂边用手挖了一些沙土捏在手上,明显没有黏度,撒掉小土块,少部分黏在手上的沙土干后呈现出黄白色。古茶树主根喜欢盘踞在沙层,沙层土质松软,极易穿越,树根稍作歇息后继续向地下生长,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储备营养,能量。

当地人说,古树茶雷劈不死虫害不死刀斧砍不死野火烧不死。“只要伤不及根,树就死不掉”,昨天在三迈村考察,当地有经验的茶农龙华中(音)说。他说亲眼所见的古茶树死亡,是在景迈山。

“不能卡住古茶树的脖子,卡住了就呼吸不了,当然就死了”。

古茶树所谓的“脖子”在哪?就是土壤表层。来看的人多了,把土块踩结实了,土结块后茶树呼吸营养渠道没有了,不死才怪!而传统观念认为,古茶树是被采摘过度死亡。云南古茶园就有一种神奇的养护方式,需要抹掉大量的老叶子以及花果来为芽头储备营养,双江一带把这种茶园叫做“藤条茶园”,在西双版纳,也有两片这样的茶园。我们书中会在其他章节提到。

藤条茶

(藤条茶)

龙华中告诉我们,古茶园的生态系统很发达,为古茶园松土的不只是人,还有蚯蚓,海拔高的地方,“蚯蚓有我小手指粗呢!”他向我们晃了晃手。我们后来去看三迈村的茶树王,要经过好几片古茶园,都有看到茶树下有大堆大堆的蚯蚓粪便。

茶农龙华中在为我们讲述

(茶农龙华中在为我们讲述)

农业专家高兴华介绍,20世纪80年代在勐宋地区推广的扦插茶苗,就属于没有主根,只有须根的茶树。老百姓觉得这样的茶树只能吸收地表的营养,又不好吃,也不好看,“怎么杀青都出不来效果,黄白黄白的,只能做点绿茶”,不太愿意种,后来有些茶农改种实生茶苗了。

农业专家高兴华

(农业专家高兴华)

高兴华让我们留意古茶园的另一种植物,草以及紫堇泽兰,这些也是为茶树“松土”的。当地茶农会在7月与11月去刈草,草的生长会带动土壤松软。

德国人彼得·渥雷本在《树的秘密生命》里说,很多被砍掉的树桩之所以能活几百年,一是自身的树根有营养供给,二是其他树根也参与供给。树木通过根系构建了一个生态系统,这让它们可以一起抵抗天敌。也可以帮助树木在严酷的黄金下存活下来,彼得·渥雷本观察到,有些树被“环剥”过,按道理很快就会死,但有些树木却能活十几年,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树木可以通过根系来输送营养,有些被环剥的树木还重新愈合了伤口。

树木可以通过根系输送营养

(树木可以通过根系输送营养)

沙地是天然松软。我们去过的连片古茶园,贺开也是沙地,我们总结贺开古茶特质时,用了“沙滑”这个少见的描述。今天所到的古茶园,很明显树冠都特别大,这是分枝多造成的。这个区域,没有人为干预过的野茶,没有太多分枝,完全像热带雨林里其他望天古树一样,直挺挺奔着阳光而去,毫无顾忌。

今天要去采野生古茶树,必须搭架建索,有凌云之志才可。有想法的自然是人,要采摘,要参与,跟不上古树茶的高度,得展得开手的宽度。他们用刀斧,用手来改变树的长势。这是一个需要巨大人力以及耐心的精密工程,非得要有强有力的管理系统以及丰富的养护经验才可以做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必须有凌云壮志才能才摘得到的野生古茶树

(必须有凌云壮志才能才摘得到的野生古茶树)

多年来,古茶树送走拉祜族、布朗族、哈尼族、傣族、汉族……是古茶树告诉我们这块土地上有人类密集居住的痕迹,多年以后,科学家为我们位置对面的南糯山大茶树而来,需要在哈尼族世居的族谱里寻找古茶树穿越时间的证据,所以我们不得不问,到底是人类滋养了古茶树,还是古茶树滋养了人类?

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太多未知也有太多惊喜等着我们。而今天,我们已经勇敢迈出一步,用“古树茶”来解释这块土地上的一切。当我们在万千沟壑飘过时,茶祖就在头顶注视着。

古树茶

作者简介:周重林,著有《茶之基本》《茶叶战争》,另有多部研究云南茶的著作。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延伸阅读:+

首页 > 茶叶名家 > 茶业复兴 > 茶业复兴:茶树的秘密生活
爱普茶网 爱普茶网,最新茶资讯网站,https://m.ipu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