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林爱宋茶城市漫游,来说说你城市的茶文化!
2023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周重林《宋茶:风雅与腔调》,2023年10月,周重林启动全国的爱宋茶城市漫游,在昆明,杭州,湖州,太仓,苏州,上海,北京,广州,四会等多地举办读书会近30场,让人看见茶文化的力量,场景有大型展会现场,书店,学校,景区,寺院,茶馆、茶山、美术馆以及临时帐篷。
12月16日到大湾区(东莞乐人谷、深圳书城,深圳猿抱子,深圳有间茶室,深圳韵霏漫生活),2024年1月6日重返江南(杭州、桐乡、上海、南京)。为每本书倾注心力,是周重林近十年来的常态。
10月昆明滇池会展中心与璞玉书店
昆明茶博会期间,布展了一个云茶文化空间。虽然只是一个展区,却意味着茶文化在云南拥有了一席之地,不用继续乔装打扮成茶科技与茶产业的附庸。茶书在展位上获得极大关注,原来只是来走个过场,但没想到成为了主角。云南茶文化规模出现,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只有在璞玉书店,才会遇到那么多跟随长辈来听讲座的小娃。也只有在这里,那些陪小娃成长的长辈,才有机会竖着耳朵听到一些奥义法旨。我2018年在这里做过一场分享,重逢了一位十年不见的朋友。他正是陪孩子上英语,把无聊的时间用来逛书店,猛一抬头,看到某位似曾相识的人。有时候,是孩子逼着大人学习,在那天,有大人陪小孩听的场景。我开始以为,也许他只是迷恋阶梯,迷恋扎堆的人群。后来才发现,他搜索了两位嘉宾的名字,确认为自己有兴趣的对象。在猫猫书店,我也遇到过,一个小女孩,带着她的父亲,并强迫他买书。我两个女儿在璞玉书店关联企业学英语,有一天她们闲逛,无意中在书店发现父亲的书,她拿着书告诉每一个路人,「这是我爸爸写的书!」那天晚上,两个小娃又坐到台阶上,看着叔叔与父亲。璞玉书店的台阶,观众目光自上而下。
浙江杭州,在茶里重逢。因为茶,我们的席子确实拉得更近。我一到杭州,就被一堆来自千年前的茶器折服,一碗现点的抹茶更是慰藉人心。访旧友,见学生,走溪地,进寺院,逛市集,拜会前辈,与老友重逢,喝着茶,说着湘菜的辣与咸,聊起武夷山的人与事,王旭烽老师一本书支撑了一个展位,终究还是在茶都,十个人有十个人都在说茶,都在讲茶文化的魅力。
在湖州,茶是一场清欢。与都市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有纸醉金迷的沉醉,又有清雅之乐的志趣。可上山摘叶,能临池掬水。有知,消解着日与夜。有行,茶酒两生花。我们在天地之间划出了很小的地盘,把自己塞进去。有时候,会以为,那就是我们的全部。我往返在论坛之间,穿梭在竹林之中,咖啡去了酒来,杯子没有空的时候,嘴巴没有闲的时候,美人从也从未有看够的时候。
从草木集抽离出来,一路行走,一路接力。午访灵峰寺,夜食安吉山顶,晨看白茶山,夕至太仓市。在夜凉如水的江南,我们柴火高燃,新朋旧友,不灭的理想主义。在江南行走,书本经验会复活,而你不过是沿着某位先人的路重走罢了,是重逢。在云南行走,你会觉得每一处都是新的,是开拓。这就是一个地方,有没有被人文灌溉过的区别。
我确定这一路,我为许多物种传播了种子。我也确信,为中国茶文化埋下了火种。
2021年,我带着《茶之基本》,到同觉寺讲唐风。2023年,我带着《宋茶》再次到同觉寺,讲宋韵。唐风宋韵,就是我们身上的血脉,今天在江南被唤醒。书法家告诉我,曙提法师书法不错,可以求一幅。古琴家告诉我,曙提法师的尺八不错,可以一听。曙提送我的书,我大赞其文采与思想俱佳。中国茶与寺院渊源颇深,今日再现。风雅者,生生不息。神韵者,绵绵不绝。为什么要举办茶会读书会呢?会是什么?就是在一起。茶有茶的热气,书有书的气质,目击而存。
常州的书式生活书店,在一个有文化的历史街区,前面是书店,后面是庭院,书店里有一间,装满了常州的历史人文。来听的读者问:“你真的有文章入选了高考?”
我们后来去了无锡的荡口,去了一家私家花园,去了寺院,在有历史感老街的润生书局与贺弄玉带雅集分享宋茶,我才猛然惊醒,所谓雅集,在这里就是常态。因为举手投足之间,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景,所遇之人,皆是才子,连空气里都散发着一股文气。陆羽为什么来到江南才变成一个文人?陆龟蒙所影响的江南文人茶,从唐到宋,经历明清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消亡过啊。在太仓,一入继山先生的院子,那种精致感就一直没有消散。我也理解了王新宇、武频圆诸友的苦心,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多来江南,因为这里可以重塑一个我。
我到苏州心田里的时候,看到许多小孩扎堆到了稻田里。鹿茸哥先开业的茶馆已经挤满了人,刚刚装修好书店,后院是游玩的地方,前门是供阅读的图书馆,中间才是书店部分。与我在昆明的猫猫书店很像,有承担图书馆可在店内阅读的功能,也有博物馆部分的展示书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书店部分。鹿茸哥是独立书店里头的名人,苏州慢书房在业界有很高的声望,他自己是福鼎人,所以除了爱茶外,还把茶元素也带到了书店里。许多书友从四面八方赶来书店,我坐在院子里吃饭时候,觉得这就是我以后生活的样子。
苏州上苏洲书院,藏书超过了8万册,分类极为有趣,我讲课的时候,就在“风雅宋”这一排书架前。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图书讲课,有压力,面对苏州的才子佳人,亦有压力。约好了袁总,下一本新书,来这里继续。
受到上海招商银行外滩支行私人银行邀请,分享一场风雅。在私人银行喝下午茶,黄浦江尽收眼底,看到的自然不只是外表的繁华,还有如何充盈我们内心。我喜欢唐影的茶庭名字:欢庭。每次坐在那里,都舍不得离开。苏轼说,饮茶便是一场清欢,比起悦人来,悦己更为难。宋人与唐人有什么区别?宋人更内敛,更注重生活本身。在上海,我自然也挤在万圣节的欢乐队伍里,既看他们的容颜与身材,也看他们的灵魂。
茶文化大年,到北京开年会。去雍和书庭分享书,书店老板彭明榜和与谈嘉宾李阳泉都是我在《中国青年》杂志期间的同事,李老师现在研究风雅,与我是同行,彭老师开书店,自然也是同行。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家都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当然,那天与李老师撞衫,还撞题材,我们都将在2024年出版写苏东坡的书。两位老师说,你能在中华书局出书,说明你已经学业有成,这是行家的话。后来去灿然书店,这是中华书局自己书店,还卖一些新式茶饮,也有其他出版社的书籍,近年来茶书出不少,我想这是大家都想过好日子。
茶博会期间在冰岛印象展位签售,书友茶友来自河北、天津等北方城市,都说当地是茶文化的荒漠,亟待去拓荒。北京文化太强大了,这让其他地方只能成为小弟弟。故宫一个茶文化展,就吸引了多少人专门跑一趟?遗憾的也是,固然这里有遗迹,但还是缺乏好的呈现方式。不然,乾隆就用不着每次下江南,都要复制一些茶室回来了。
在巫小为的安排下,与清华大学茶艺社的学子有了一些分享。北京高校云集,自然有一些对茶文化感兴趣的人,我之前接触过北京大学茶艺社的人。遗憾的是,并没有一个茶文化专业来让大家学习。
广州是我的福地。每次去广州都会惊叹茶在这里的消费方式。每一年,广州都会给我机会,让我说几句肺腑之言。多少年过去了,上台面对上千人,还是会战战兢兢。千人开会,是广州茶社团的常态。他们喜欢大场面,这样看起来喜庆,热烈。尤其是在茶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广州认为自己要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态度。我随后在青年茶人论坛上分享自己从写书卖书到知识社群的经验,还是感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少。
受四会庄家翡翠的邀请,去做了一场分享。来的一位教授说,开始以为是茶文化,没想到到最后是文化大餐。很早之前,我就写过一本玉石的书,玉是中国人的审美标准,现在用来形容茶的“油性”就来自玉石,搞明白玉石的审美,也就搞明白茶的审美。活动策划苹果问:下个月还出去讲课吗?我说,讲啊,不死不休。下个月,去深圳讲。
用一本书点亮一座城市,看见茶文化的力量。
如果你也要与周重林约一场读书会,请联系我。
文:周重林,学者、作家,著有《宋茶:风雅与腔调》《茶之基本》《茶叶战争》等
接下来,我们在深圳,东莞见。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23日晚
图文来源:茶业复兴,经授权爱普茶网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