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能养却不养”是罪过吗?
1
在普洱,每天不是喝茶,就在去喝茶的路上;不是与普洱茶打交道,就是与茶树周边的花草树木交流;不是与客人说茶,就是在泡茶的康庄大道上。
有一个本土诗人说得好:雨水下地,生活在普洱茶故乡的人,在树叶间看见自己的命运,像一片茶叶一样值得珍惜……生活在普洱茶故乡的人,因为茶叶,人也活得精神和新鲜,人是生长在大地上的树叶。为什么,因为人是”好好灌溉,天天成长”。
普洱茶也如此。
因此,研究普洱茶,不得不去三个地儿。
2
第一个是茶山;
去了茶山,就要做好准备,至少抛弃前嫌,做一个最忠实的听众。
听那些世代离不开茶树、世代期待以茶为生的茶农,给你讲曾经,“曾经这里的山头都是他家的”,后来,“后来又被改编了”的传说;听那些一家老小都以茶为生,因茶树太高、采摘不便,大面积将古茶树拦腰截断,再后来茶价升高的那种错失良机的“叹息和无奈”;听那些通讯录、微信里存着多少多少老板、与四面八方的来客都打过交道、喝过酒的茶主人,嘴巴一开口说到,就在前天,张老板还问过啥时候采摘春茶……
仔细听完,感叹啊。
茶叶真是宝贝,不仅养活了大山里的世世代代,还将这里的故事借助这片神奇叶子的力量,输送到了车水马龙大城市的巷子里、茶馆中、屋檐下,茶余饭后,大家互相“惦记”、互相“诉说”、互相“吹捧”着不属于自己的那些事儿。下次去了、见面了,感觉还是像失散多年的兄弟;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甚至一代代,都惦记在心里。
养呗。
3
第二个要去的是茶叶交易市场。
话虽如此,只是它范围广泛。刚开始,茶叶交易有场地、有时间、有人物,人物还分来头,哪家号、哪家店、哪家会馆、哪路子……在这种场所,人缘好的自然受到亲睐;讲究诚信的,自然备受追捧;按时付账不拖拉、宁可自己少赚也让大家有生意,成了宠儿;慢慢地,逐渐发展成为哪怕不见面、不见人,电话、微信联系,银行转账,快递发货,快捷方便。虚拟的场地,人物也只是通讯录里的称号罢了。
看完、听完,满脑子蒙圈。
为什么,你可能都不晓得哪些人在忽悠,哪些人在正经做生意。茶叶经营,不是厘米分米,统一标准,你哪知道这茶是不是出自名山?只看品相、色泽,不易辨别。因此,买过老张家去年春茶,今年接着买;喝过老王家那山头,今年依旧是首选;做生意都不容易,只是熟呗,熟了更方便,哪怕三两句话就几万几万过去了,还得是那个味儿、那个人。
这个茶生意,还得养。
4
第三个,得去研究一点儿普洱茶的文化了;
普洱茶自古至今,都伴随绿茶的影子(此处诸多人可能不认同),过去大家对茶概念都集中在绿茶;没有区域标识,没有范围保护;每个地区进贡,是对至尊无上皇权的尊重;所以每到茶叶采摘季节,进贡就成了头等大事,官府动静大,民间动静也大,官府能用的东西,在民间自然显得贵重,普洱茶就位列其中。只是在历史的偶然中发现,普洱茶不仅仅是茶,也不是绿茶,为什么,因为陈化。
普洱茶可以陈化,普洱茶当然可以,而且陈化可以遥遥无期。故宫出土的贡茶为证,众多老茶客的说辞为证,茶叶拍卖市场的老茶最贵为证,品茶者刁钻的口味为证……
现在,一旦普洱茶与其他茶类对碰,用陈化的招数对阵,普洱茶当然封王。
为什么,普洱茶本质上不讲究新、奇、特;只讲究陈、讲究老、讲究韵味。
但是这样的韵味,并不产生在明前那一株还挂着晨露的芽尖儿处,并不萌发于那壶清泉下的紫砂中,更不光大在茶店老板想象力驱使下的嘴角边,而是在无边界的普洱茶同伴里、那种温润的环境中,慢慢熏养、慢慢陶冶,在一步一步的微小变化中,实现微生物的大无畏转化,最终熏养成“仁”,光宗耀祖。
这是为什么,不还是养?
5
说来说去,普洱茶还得讲究“养”的文化,不养没事儿聊、不养没生意做、不养让我们“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得了,今儿去了三个地儿,也累了,是时候回去喝那壶煮了老久的茶头了。
作者:思考鱼,首发:開元七子號,本图文由作者授权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普洱茶选购、咨询,敬请添加艾文华老师个人微号:8149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