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古树茶概念的兴起,忙肺茶区的古树茶更是备受追捧。那么,忙肺普洱茶是否值得收藏?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你分析。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而陈年普洱更是茶中瑰宝。当新茶的锐利青涩褪去,岁月赋予了它何种魔力?以一杯仓储干净的2000年易武老树圆茶(易武春尖)为例
一杯陈年普洱茶,色泽深邃,香气氤氲,入口醇厚。当我们以一片珍贵的80年代广云贡饼干仓老茶为引,便能深刻体会陈年普洱那难以言喻的魅力所在。
今日,就以2009年鸿福茶厂刮风寨绿大树(易武正山古树圆茶)这饼身价不菲(15800元 饼)的老茶为例,细细拆解陈年普洱的动人之处。
20世纪80-90年代,春城茶厂以铁饼工艺和名山拼配技术,打造了普洱茶史上的经典之作。如80年代代表作“88铁饼”、90年代“四字系列”(1992年出口韩国的福、禄、寿、无字铁饼)等。
当80年代双飞红印铁饼在柴烧壶中苏醒,橙红的茶汤里荡漾着四十载春秋。那穿透岁月的参香,是古茶树林吸收的天地精华;绵长不断的生津,是云南高原阳光的甜蜜馈赠
冰岛普洱茶的特性,是勐库雪山脚下那片神奇土地的恩赐,是时光雕琢的杰作。它用纯粹的冰糖甜、细腻的汤感、持久的生津和独特的韵味,在普洱茶的世界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冰岛茶,以其独特的“冰糖甜”、饱满的汤感、显著的喉韵,成为普洱茶爱好者心中的“白月光”。然而,名山茶的光环下,市场难免鱼龙混杂。
当这样一款以“柔”见长的茶,经过20余年光阴的沉淀,又会展现出怎样一番风味呢?近日,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品鉴了一款1999年易武正山野生茶(茗香监制)
老茶之味,是时光雕琢的艺术品。正如龑王家「艾老师选茶」栏目近日推荐的60年代英敏号所展现:醇厚如浆,丝滑入喉;甘甜为骨,生津为脉;香型蜕变,层次交响。
陈年普洱茶,这穿越了漫长光阴的“活古董”,其魅力究竟何在?让我们借这杯甲子陈韵,一探其灵魂深处的光华。60年代英敏号老生茶,一盏红宝石般透亮的茶汤,氤氲着参香、菌香、药香
“普洱茶,到底要不要洗?”以及“如果洗,该如何正确操作?”今天,我们就拨开迷雾,用最朴实的语言,为你讲透普洱茶洗茶的学问。
喝普洱茶,第一泡到底该不该倒?这3类茶洗法大不同!理解“洗茶”的本质,掌握正确快速的方法,能让你的普洱茶冲泡事半功倍,更充分地领略普洱茶丰富醇厚的魅力。
当普洱茶界追逐浓烈霸气时,易武茶坚守着那份“柔中带刚”的智慧。薄荷塘的清凉,是雨林的呼吸;铜箐河的厚重,蕴含着历史的坚韧;芭依箐的蜜甜,如同瑶家山歌般温柔。
思茅是普洱茶历史的重要源头。困鹿山的清代皇家古茶园石碑,迷帝茶的“贡茶”传说,都诉说着这里的辉煌。但在早年的古树茶热中,思茅却因山深路远,显得有些沉寂。
在易武茶区,关于哪些小产区能跻身“顶级”之列,一直存在讨论。像凤凰窝、刮风寨茶王树等地,也常被部分茶商或藏家推崇,各有其拥趸。
易武茶区的高杆古树群落星罗棋布,其中尤以八大高杆产区最为茶界推崇。它们代表了易武顶级古树茶的风味巅峰,每一处都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易武茶,常被资深藏家誉为“陈化之王”。这个称号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今天,我们不妨以一款转化二十余年的2003年易武私家茶400克饼为例,一探究竟。
普洱老茶的品饮价值,归根结底,在于它能带给饮茶人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深刻的身体共鸣、厚重的历史感怀以及充满探索乐趣的品鉴过程。
从一饼转化优秀、仓储干净、滋味迷人的“99傣文青饼”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价值最生动的诠释:兰香陈韵交织,冰糖甜润满口,气韵悠长回荡。
熟茶如人,日久见真章。真正的熟韵,是工艺、原料、时光共同雕琢的艺术。下次品饮时,不妨手握这五把尺子,让每一口茶汤都喝得明明白白。
为什么醒茶如此重要?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同一款老茶,醒茶前后的表现往往判若两茶。
摆尾箐古树茶,用它的实力证明:好茶不一定非要名声在外。它兼具老班章的霸气、困鹿山的优雅,又有自己独特的山野气韵。虽然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但金子总会发光。
龑王家2016年私藏红印薄荷塘,历经9年陈化,将山林野韵与岁月醇香完美交融。蓝版薄荷塘小饼系列更开创性采用同地块连续6年春料,打造出普洱茶界罕见的“垂直品鉴样本”。
面对如此稀世好茶,龑王家以匠人之心对待。自2016年首入薄荷塘,连续6年定点采收同片古树春料,这在业界尚属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