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茶叶进化论·高阶品鉴班」于2019年4月13日如期举行,并于4月17日圆满结束。因为有着共同的渴望,大家在此相聚,对知识的渴求溢于言表。消化本身的知识,吸收新鲜的内容。
茶叶进化论是什么?每个人与茶的经历不同,意义和答案也就不同。记录、呈现,没有太多的加工,或许在茶叶进化论的学员们的故事中,你也会发现自己。
茶叶进化论是什么?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与茶的经历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为此,我们访问了第十三期茶叶进化论品鉴班的学员,想了解大家心中的「茶叶进化论」是什么。
在一期又一期的品鉴课中,我们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茶行业精英,也认识了各地拥有丰富寻茶经验的老茶客,还带领很多新茶友从完全不懂茶,到跨越了普洱茶品鉴的门槛。
在一期又一期的品鉴课中,我们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茶行业精英,也认识了各地拥有丰富寻茶经验的老茶客,还带领很多新茶友从完全不懂茶,到跨越了普洱茶品鉴的门槛。
普洱茶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吗?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品牌林立的市场,不知如何挑选心仪的茶品;对于做茶人来说,涉及茶园选料,产品推广,懂茶更是一件必备技能。
我是昆明的,从我做直播,就有关注茶叶进化论。看李扬老师的视频,从第一个视频一直刷完了他所有视频,每一个视频我都会用笔记本记录,对我来说是小个小个的知识点。
九几年的时候,最早喝茉莉花茶,有幸在广东出差就接触了铁观音,后来从铁观音演变演变,大概是在零几年就开始接触普洱了。
对熟茶工艺以前也是听我妈跟我描述,这一次跟李扬老师学习也是他从最基础的理论,然后到举例子各个山头有什么不同,到它发酵工艺的区别,我觉得我收获得很大。
我们现在知道熟茶,是因为跟李杨老师学习了,才知道熟茶是原来是这么多进程,最后得到一杯好的熟茶,是要经过很多环节的。
我的学业是学习茶叶的,但是我们学茶的时候是没有普洱茶的概念的,只有6大茶类。当时这个普洱的市场是没有普洱茶的,也没有茶产业,是很传统的计划内的经济。
「茶叶进化论 高阶品鉴班」的课程,已成功举办了36期。学员涵盖资深普洱茶玩家、茶农、制茶师、普洱茶爱好者、茶小白等。
这样的茶多吃一些,能让你自身的肠道有益菌获得更多滋养,反过来就能够抑制一些邪菌。也就是所谓“风邪”。回过头来我们看风的繁体字“風”,里头那只小虫是何含义是不是已经有答案
用古树发酵熟茶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共识——这是熟茶发展的必然。古树茶发酵熟茶真的明显有优势吗?当然有。而且喝习惯古树熟茶的茶友,能懂这个差距有多大。
7月29日,茶叶进化论第11期白茶沙龙圆满结束,嘉宾和茶友在现场的发言整理完毕,超过15000字,分三期发布,这是第三期。
7月29日,茶叶进化论第11期白茶沙龙圆满结束,嘉宾和茶友在现场的发言整理完毕,超过15000字,分三期发布,这是第二期。
7月29日,茶叶进化论第11期白茶沙龙圆满结束,嘉宾和茶友在现场的发言整理完毕,超过15000字,分三期发布,这是第一期。
都说喝茶人的最后一站是易武,它不像冰岛和老班章那样好得直接,真正喝懂它需要一点点审美门槛,其中一个门槛,就是冲泡,像易武绿芽茶这样滋味“藏”着的茶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三伏天不宜贪凉,反应“驱寒扶阳”。三伏天喝什么茶?「茶叶进化论」推荐熟茶或老生茶。
普洱茶从历史中走来,关于其概念、观念、片字只语都值得我们重新去予以关注和解读。本期继续关注檀萃对普洱茶的记载。